有关建湖的作文

【篇一:发现生态建湖的美】

我们在建湖生活,在建湖成长,可是每个人眼中的建湖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到的是繁荣的建湖,有的人看到的是和谐的建湖……而我看到的是美丽的生态建湖。

有一次我骑车出去乱逛,打定主意一直往南骑。突然,我看到一泓清水,看上去那么清凉,那么可爱。全身的力气一下子就出来了,我鼓足劲头,一口气冲上了桥顶。

我站在桥上欣赏双湖公园的景色。看向湖水,水很干净,水面上没有那些让人厌恶的垃圾,只有顽皮的风玩耍时留下的波纹,鱼鳞般的水波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夺目的光。我看向远处,一团一团的青绿色占据了我的视线。深浅不一的绿色勾起人无限的遐想,让人想去一探究竟。站在桥上看双湖公园就像在看一幅画,翠绿的颜料在宣纸上绽开,留白的部分便是河水,绿的让人眼馋的就是草地和绿树。

在桥上驻足观望已经不能让我满足。我要到桥下去,走进那一片浓绿。我踩在泥土上,感受着泥土特有的柔软,一步一步接近那片树林,终于把自己置于那一片浓绿之中,让自己看到了绿色的美,让自己看到了生态建湖的美。

我放慢脚步,睁大眼睛仔细看身边的每一棵树,每一片树叶,想把它们鲜嫩可爱的样子记在心里。停住脚步,静静地站在树林里,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轻轻地呼吸,生怕打破了这林子里的安谧,我感受到树林里的空气很新鲜,吸一口,凉凉的,湿湿的,让人很舒适。站在林子里,总觉得所有的东西已经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揉合的恰到好处,多一分嫌挤,少一分嫌松。任凭你是怎样的人,到了这个树林里也舍不得离开。

我想留在这儿,可是又觉得应该还那些树木一个宁静的世界。最终我决定离开。因为我相信,这种摄人心魂的美会在生态建湖长久的存在,并且会变得更美。

骑车回家,这才发现,建湖并不是只有双湖公园才有树。生态建湖处处都有树,只是这些树被喧嚣声淹没了,被匆匆走过的路人忽略了。其实这些树也一样很美。

我发现建湖的每个角落都有美,每个角落都有生态,每个角落都有环境保护。我们该做的,是发现生态建湖的美,留住生态建湖的美,将生态建湖建设的更美。

【篇二:这件事情让我悲伤】

2017年3月21日上午7点,我的外婆因疾病去世了。可是当外婆去世的时候,我还在赶回外婆家的路上。到了外婆家的时候,已经有好多亲戚赶到了外婆家,他们的脸上都充满了悲伤,眼里都含着泪花。

外婆住在建湖,我家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搬到盐城了。原因是,爸爸妈妈想让我和姐姐上更好的学校。

在我们往建湖赶的路上,爸爸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说外婆已经走了。听到这个悲伤的消息,我和姐姐的眼泪都情不自禁的往下流。虽然,我们在前一个晚上就知道外婆的身体已经非常的虚弱,但是我们仍然没有想到死神来临的这么快。

想起外婆慈祥的面孔,想起外婆平时的一言一行,我和姐姐的眼泪更是“哗啦啦”的往下流。外婆和蔼可亲,落落大方,对待别人从来都是真心对待,从来都不小家子气,是所有亲戚邻居眼里公认的好人。

外婆在医院的时候,明明她的身体已经非常痛苦,可她为了们不让我们难受,还经常反过来安慰我们说她没事,让我们放心,不要哭,一定要坚强。还特意叮嘱我们几个小的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了要孝敬父母。

直到现在,我和姐姐都非常想念我们的外婆。我经常在心里暗暗的说:“外婆你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篇三:生态建湖】

淡淡的荷花香,清新的柳絮香,令人垂涎的鱼肉香,这是家乡的味道,是建湖的味道。

家乡的荷花,是我最不能忘怀的。虽有西湖“接天连叶无穷碧”,但终不及家乡的荷花。近几年建湖发展得越来越快,高楼也越来越多。可庆幸的是,我还能看到成片的荷花镶嵌在小桥的两旁。心里觉得烦闷,总愿站在荷塘的下风口,任凭微风将花香沁如我的鼻腔,整个人也就轻松起来。荷是家乡的魂,藕是家乡的根,到了季节,看到卡车拉着成堆的莲藕在市场上叫卖,总是被人一抢而光的。家乡的藕饱满而香脆,有次外出,吃饭时便点了道炒藕片,可我吃不出那味,什么味?建湖的味道。荷花的生长对土壤要求很高,生态环境是藕生长的关键。肥沃的藕泥是家乡的财富。当然,建湖人也没有浪费,清澈的河道,灌注莲藕以力量,生长出不凡的气势。

牧童吹笛,杨柳青青。牧童是少见了,但杨柳是看得见的。建设“园林城市”是我县的目标,而那一天也是指日可待了。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西塘湖风光带。上学路上,远看前方,太阳还没将天空照亮,只见得,杨柳依依,风儿吹散她嫩绿的头发,细长的柳枝,指向河水流动的方向。我向来是喜欢柳树的,有人说她是春天的使者,我更认为她是家乡的姑娘。每天早晨,起来梳妆;唤醒路人,以晨曦的清香。要是到了夏天,更会有人在树底下躲避阳光。鸟儿也忍不住驻足,吟唱一曲《杨柳香》。树儿越来越多,仿佛路修到哪儿,树就长到哪里。只有这样,树才会和我们同路而行,这才是我的故乡。

河水,玉带般穿过建湖的南北两侧,是那么的流畅和美丽。看到水也就想到了鱼,鱼是离不开水的。作为鱼米之乡,鱼是招待外宾的必要菜式,不但有“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建湖的水美,鱼更美。随着政府对水资源保护的大量投入,精力也好,财力也好,家乡的水更清澈了。每当水中泛起晶莹的亮光,总觉得那么空灵,仿佛阳光穿入水中,水的秘密一清二楚,鱼儿你追我赶,任凭其浮游于河道之间。鱼是建湖的精灵,游走于家乡两端,仿佛河水已与其一起律动,变得轻盈起来。家乡的鱼肉味道是最美的,水也是最美的。

这样的建湖,是我眷恋的。远走他乡的建湖学子,每当谈及到自己的家乡,脱口而出的是美丽的生态环境。当在大城市里仰望天空,寻找太阳时,恍然觉得只有家乡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花是香的,人是美的。

建湖的每一块绿地都是有生命的,优美的生态环境,更不是说有就有的。生态建湖,美丽的建湖,我的家。更愿这样的家长存,与子孙们共享。

【篇四:生态建湖】

巧夺天工的朦胧宝塔,肃穆庄严的陆公祠……这些无不积演着建湖悠久的文化底蕴。正是这生态的鱼米之乡才会孕育出像胡乔木、乔冠华那样的伟人吧!

又是一年春来到,百花争妍斗芳菲。建湖春日的空气中常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它如丝一般滑过你的每一寸肌肤。看!这几朵月季开得正旺呢!密蜂也在忙着采蜜,望着它们在花间的辛勤劳作,你便会顿时觉得春意之盎然。那几簇玫瑰花开得正妍呢!那鲜艳欲滴的玫瑰不正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美丽与动人吗?

柳树抽芽了,那苍凉的枯枝被零星的嫩芽点缀着。春风一阵比一阵和暖,一阵比一阵令人惬意。原先那零星的嫩绿已占领了整棵柳树。河畔的清柳迎风浣洗着秀衣,那愈加和暖的春风吹坲着柳条,就连那腼腆依偎在柳树襁褓的柳絮也随风飘扬到那属于它们的一方净土。春日的建湖是那么充满着生机,因而此时的建湖是生态的,是造物者不矫揉造作而形成的。

春去夏来忙报到,碧波荡漾添凉意。就在炎炎的夏日炙烤着大地之时,你是否有一种似被熔化之感呢?双湖公园是解决你烦恼的好去处,它那富有韵律感而又千般姿态的音乐喷泉可以让你在酷暑中独享一份凉意,它那万顷的碧水给人无限慰藉。扎个猛子跳入湖中,水花四溅,鱼翔其中,打消无限烦闷!先来一个蛙泳,再来一个自由泳,在清水的拂动下享受着清凉。你看:那智慧的建湖人在用那最古老而又最健康的方式来消暑。

最爱金秋硕果香,金黄照喜建湖人。秋天是一个满载收获的季节,勤劳的建湖人挥汗如雨地收获着庄稼,那黑黝黝的皮肤便是他们勤劳的见证吧!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好像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放眼望去,那亭亭玉立的荷花迎风而动,它似乎在向你倾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看!河畔的梨树被硕大的果实压弯了腰,那柿子树上也撑起了一盏又一盏的红灯笼。农民们正顶着烈日忙着采摘呢!那累累的果实上分明已被汗水浸润了,望着那晶莹剔透的果实,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收获之微笑。此时的建湖已完全沉浸在这个馥郁的果香之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个冬日的清晨,窗外白雪皑皑,似乎天地间的万物已被濯洗过一般。屋外的树儿早已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了。

这便是建湖的四季,它无需过多的修饰,它不就是韩愈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境吗?

【篇五:爱我环境美我建湖】

我的眼前常常浮现这样的画面:漫天的烟雾笼罩着县城,笼罩着乡村,笼罩着公路,无孔不入的烟雾钻进车里、屋内,刺得人们泪流满面,寸步难行,那是农民伯伯们在焚烧秸秆。

我的眼里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路边的烧烤摊点旁,菜市场里的买菜点旁,街道里的早点供应车旁,人们欣然地接受摊主赠送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和塑料袋,使用之后又随手扔到了路边、河边,满眼的白色刺痛了我的眼。

我的脑海里常常出现这样一幅漫画:一条可爱的鱼儿撑着一把伞,满脸的痛苦,那是因为它的伞上落满了人类抛下的坏鞋子、破瓶子等垃圾,它美丽的这样伞竟成了“保护伞”。

我的心里常常听到这样的呐喊:环保,刻不容缓!

是的,政府在行动:出台了“限塑令”,发布了“秸秆焚烧禁令”,播放着一条又一条环保公益广告,制定了一项又一项法规,惩治了一个又一个破坏环境分子,关闭了一个又一个危害着人们健康的超标化工厂……

是的,人们在行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车上班,越来越多的人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将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节约水电……

我相信,小小的行动不是微不足道,小小的行动可以改变世界,再小的行动也能凝成一股力量!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爱我环境,美我建湖!

热门推荐
1鸭子的启示
2碎片化
3温暖的背影
4胆小如鼠
5别怕
6阅读伴我成长
7我眼中的秋天
8我的数学老师
9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10和平中国我的梦
11有趣的亲子活动
12我想对妈妈说……
13雪中的情
14爸爸,您听我说
15海之美
16我的妈妈作文
17家宴
18游茶马古道
19霸道同桌
20读《刘胡兰传》有感
21重返母校
22最动听的声音
23时间的痕迹
24还书小学
25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高铁
26愿为窗帘
27讨厌的公鸡
28味道
29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三年级作文
30第一次骑马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