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望天上云卷云舒】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被这个传媒介声喧哗的快时代所割裂,遇上了碎片化生活。曾经那个“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诗意生活正在渐行渐远……
刘心武有云:人在风中,风来不可抗拒。风既起,风便有风的道理,有时也无所谓道理。诚然,我们被裹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生活逐渐被碎片化是必然的情形。当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点点手机、一件件商品便可以送到家中;当我们不用再费神地翻阅报纸而是从网络中便能获取最新资讯……由此观之,碎片化的生活提供给了我们便利与快捷。
在当下的碎片化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它的便利,却早已被繁花迷了眼,失了心。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读此类碎片式的阅读便使人们认为自己领略了整本书的风采;微信来消息时的提示音充斥在耳畔,而曾经那个于茫茫人海、有人与你会面、交心的感觉,此生是何等荣幸,这份情谊便不会相负;专注做好一件事的决心与耐心也会被无数纷繁事物所打断……碎片化的生活所带来的除了提供暂时的声乐之娱,更使我们变得浮躁怠慢、不专注对待生活,使曾经那些能够驻留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耐心、情谊、专注的品质与认知一去不复返了。
尼采说过:“我们走得太快,是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了。”
虽然我们无力改变碎片化时代,但我们可以以己之力,于叫嚣喧嚷的碎片化时代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找一个静静的地方,让自己静静的思考,明白该如何做,才能够不让珍贵的东西再次失去,明白该如何做,同样的错误不会再次发生。从中吸取经验,吸取力量,继续坚定前行,使自己不被碎片化的片面信息所误导;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使碎片化的时间尽可能集中,借助时间清单和任务归类处理的方式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提高效率抵抗内部外部的干扰,开始一种简素、规则而完整的生活。专注于一事,以内心的专注与韧性来对待碎片化生活。简禎写道:竹篁短篱不美,美的是采菊东篱下的人。在我们夜眠不过数尺、日食不过三顿的现实生活中,日渐繁杂飞速发展的碎片化生活有时可以引起一声惊呼,但总是瞬间即灭。在碎片化时代中仍能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被其干扰,任外界纷纷扰扰,我自岿然不动。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宫崎骏绘制《起风了》时,一个几秒钟的镜头,可以耗时一年多;张杨导演《冈仁波齐》时表示,他曾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在西藏漫无目的地游走,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彻底改变了他的心。“我想用苦行僧的方式,花一年时间跟着一支真实朝圣的队伍拍摄,朝夕相处,同吃同住,不预设剧情,就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他摒弃了以往那些驾轻就熟的技巧,就像第一次拍电影的新手,尝试用纯真的眼光去发现,用最笨的办法去寻找。在碎片化时代中,这部电影回归了电影的本原,即故事与生命的真实联系。对于票房,张杨也显得很淡定:“一部电影有它自己的命运,该什么时候见到观众就会什么时候见到,票房不是我要去考虑的事情。”他们都以坚强意志与和平的内心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们仍可以于浮躁的喧哗中,在幽香阵阵的花房里,用心聆听花朵绽放的妙音,守住心中一片安静祥和的、完整的心态与生活,真正做到在碎片化时代中仍能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篇二: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
小时候,回老家的距离只有上车和下车,好像只要母亲牵起我的小手,我的另一只手就能抓起家乡的回忆,一个馒头,便是心头的甜蜜;上学之后距离似乎远了,多了一句妈妈的问话“想不想回去”;现在,这距离似乎是永远不见,见不到的那片土地和再也见不到的祖奶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我坐在竹编的躺椅上,吃着“长在树上”的瓜子,看着大人们在金黄的麦田里忙碌,云卷云舒,伴随着的,是躺椅发出的“吱呀”和瓜子仁从嘴中吐出的轻快声,小肥猫懒懒地躺在门口,落日的光辉轻轻地洒在它的脸上……
“开饭咯,开饭咯!”祖奶奶边把冒着热气的饭菜端上来边吆唤着我们,嘴边挂着幸福的笑容,只要跟我们在一起,她啊,就乐呵呵的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祖奶奶的催饭声,窗外的知了唱着歌,屋里的人们又欢笑着,这都是幸福的声音。
同样的一个夏天,知了却不再唱歌,只有电话那头的抽泣和我的沉默,“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妈妈回到了那里,可祖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草叶奏鸣献上哀悼,风不做声,为此叹息,安静得只能听见妈妈的哭泣声。
经过许多年,我们回到老家,依旧能闲谈、欢笑,只是没有那等舒适。经过许多年,电话那头再次响起,是爷爷,他的声音无不透露着关心和想念,他会问很多,我会说很多,若是我有一点不开心的情绪,他会追问到底。经过许多年,电话那头的声音牵动我的心灵,听到的更沙哑,我也只报喜不报忧,只为听到他那低沉而又幸福的声音。放下电话又投入到忙碌的学业当中,翻页的声音,房外喧闹的电视声,窗外落叶的凋零,每一个都拨动我的心弦,勾起我的回忆。
小鸟长大了飞上了天,却来不及看云卷云舒……
经过许多年,我们回到老家,依旧有闲谈、欢笑,只是没有那等舒适,少了祖奶奶的催饭声,心中隐隐地空荡了很多。远在天边的祖奶奶还好吗?我虽然每天都投入在忙碌的学业中,书房翻页的声音,房外电视的喧闹,窗外落叶的凋零,但每一声都拨动我的心弦,时不时会勾起我的回忆,那里满是祖奶奶的吆唤。
小鸟长大了飞上了天,却来不及去看云卷云舒,但是,小鸟的耳边,总回荡着那曾经温暖的催饭声……
【篇三:带一本书去旅行】
品一杯香茗,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下,捧着一本书,细细地去品味。我喜欢这种恬静优雅,如古人一般。我已陶醉在其中,或许是因为迷一般的情节,或许是因为书中已勾走我思绪的那个她吧。
一曲红楼,唱响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曲红楼,道出了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几代人的命运沉浮。“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就是这样一部流光溢彩,闪烁着绚丽光芳的古曲名著《红楼梦》,如潺潺的流水,如路边的野花,牵动着我的感念。它伴着我,伴着我去旅行。
在曹雪芹的笔下,一个个鲜红的人物跳跃在纸面上。柔美的黛玉、端庄的宝钗、开朗的湘云、智慧的袭人、泼辣的熙风……而我最欣赏她,她的名字,预示着她的一生,有着隽永的美,伴着缱绻的哀伤。她就是红楼,红楼就是她。黛玉,你还好吗?
一双似喜非喜合情目,两弯似蹙非蹙冒烟眉,一袭轻纱,一支金步摇,精致的妆容。黛玉,你笑着从远处走来。你那柔弱纤纤的身影,是我仰望的风景。
从小寄人篱下,造就了你孤僻的性格。在夜晚冷风袭人时,你却独自一人含泪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你感到孤独,你感到寂寞。没有人能够真正读懂你。谁能想到,白日里你在长辈们面前强颜欢笑,装作云淡风轻,一笑而过,背后你又忍受着多大的煎熬。祖母舅舅们要为宝玉提亲,你的心已碎了一地,却在外人面前,你还要恭贺道喜。小小的观园,把你的人束缚在那里,你的心却仍可以自由飞翔。在无人的深夜里,我愿陪着你,陪着你感叹人间世事无常。“寒灯照壁人未睡,冷雨敲窗被未温”,黛玉,是你在旅途中告诉我,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孤独,战胜孤独,才是最大的智慧。
别人总说你“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说话有时会尖酸刻薄,不给昔日的好姐妹留点情面。黛玉,这正是你的执着,你的与众不同。你不懂得圆滑处世,你总是那么真实、纯洁。正是你那尖俏俏的棱角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丫环、嬷嬷们在下面嚼舌根,你不予理睬,依旧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他们殊不知,你的冷漠、直率是对封建社会的抨击,是对人情冷暖的拷问。你不像是封建社会的一名足不出户的大家闰秀,而像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在那时,所有的人几乎都是黑暗中浑浑噩噩地生活,只有你,你把自己的灵魂放在光明处,你的心就在光明的地方。
在封建的旧社会里,你仍然对爱情有执著的追求。你容不得宝玉和其他女孩下一盘棋,你要宝玉的心里只有你。在一片茫茫中,或许只有他才是你的知已,才可以和你在一起。可惜,“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当你和宝玉的爱情就要开花结果时,你终于撑不下去了。当你在潇湘馆奄奄一息时,外面却是锣鼓喧闹的喜庆之声,本该和你洞房花烛夜的人,却在和另一个人拜堂。你,无声无息地去了。但宝玉终于不负你的情,随你而去,在古佛清灯下了此残生,你也该安心了。哀愁是花朵上的雾珠,是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天涯的百合为你摇碎淡淡的忧伤!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纵然世间万物都在变,唯有你的爱,一层不变。
也许,在我心中,读《红楼》就是读黛玉,黛玉代表了《红楼》。这次非同寻常的旅行,旅途中的风吹尽了花瓣如同她片片破碎的心,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暗梦魇,唱尽繁华。
云卷云舒,卷舒的是心灵的纯洁无暇。雁过雁往,过往的是人性的清姿丽影。花开花落,开落的是灵魂的郁秀芬芳。
落叶归根,看燕去燕归,看浮云飘过,我与你握手,体味芬芳。
——后记
【篇四:成熟是青春的歌】
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题记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凋零的树叶,渐行渐远的是青春的纯真与浪漫、破晓和月牙的交替,让时间又从指间走了数千个日夜,就这样,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小时候,会天真地问天空的颜色为什么是蓝的。年岁渐长,对于一切已茫然得失去幻想。
成熟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慢歌。长大了,就意味着责任。成熟是淡淡的悲伤,时间是沙漏里的沙,留不住也抓不住。缘于此,我们应把握好现在的每一步,不留遗憾给明天。小时候,盼望着成熟长大;长大了,又希望回到小时候那无忧无虑的日子。我们总是在这样的思绪中度过。那为何不过好现在,充实自己每一天的生活?静听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少了些浮躁,多了些自若。
成熟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快歌。也许有人说,成熟相对于无所谓忧愁的童年是可悲的。可我认为,成熟了,让人很多方面从无到有。况且,在时间的磨炼下,我们从懵懂无知的幼稚到挥斥方遒的成熟,无不体现出时间对我们意志的磨炼。感谢时光,赋予我们成熟的心智。月下品一杯茗茶,对月诠释未来。
成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歌。时间就这样从指间流逝。是我们不珍惜,还是它消失得太快?长大了不意味着成熟,但成熟了却代表着长大。也许我们没有神圣的向往,但我们有我们的追求。余秋雨说过:“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成熟的成功者,以谦和的心态,看世间万物,而将自己看得低于尘土。
成熟前的东西都是有苦味的。时间在不断流逝,万物在不断生长,人生的路总要你走下去,回顾青春走过的路,无怨无悔,如此,岁月静好。
【篇五:品味人生的云卷云舒】
“沉郁澹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我的名字源自南朝梁代文学家任昉的《〈王文宪集〉序》。细细想来,虽然它与我的个性略有出入,但与我的爱好倒是若合符节。五六岁时,我便喜欢举着一张印有文字的纸片,跟在大人身后大声朗读。再大一些,便尝试着自己写一些东西。
写作其实是件非常有趣的事。亲手写在方格纸里歪歪斜斜的字,每一个笔画都渴望跳出束缚;却在印刷后变成了工工整整的铅字,一个个乖乖地待在纸页行列之间,字字句句都散发出诱人的气息。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成长,有时去整理一些过去写下的文字,重温尚带着生涩的故事,虽总不禁哑然失笑,“悔不当初”。可一旦沉静下来,却又无比怀恋,因为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文字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讲的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文字再多,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再繁复,即使它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天文数字,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所能撷取的部分也许已是“命中注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都会从这样浩如烟海的可能性中去发现,去寻觅。与其说我们是文字的创造者,不如说是发现者。于是闲暇时我总爱去“知乎”这样的地方转转,去感受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思想的碰撞。浩瀚星宇都是在碰撞中诞生的,更何况是一篇小小的文章呢?
除此之外,围棋是我的另一个心头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是围棋的宇宙观。尺余见方一块棋盘,黑白分明二色棋子,“金角银边草肚皮”三处落脚点,便演化出了尘世万千,应有尽有。虽然不似象棋那般,通过棋子与棋子间的纵横捭阖、左右腾挪便直观可见战局之激烈,但每一手落子都是一种力量的积蓄,最终将对手缓缓引入自己编织的“陷阱”。因此,这样的战场没有莽夫的角力,只有智者的运筹帷幄。我正是享受这样的宁静与快乐,于窘境中反杀,更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世界的确很大,但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徜徉于山水之间,那就让我在文字的海洋、纹枰的世界里,品味人生的云卷云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