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鼎足的作文

【篇一:黄山游记】

站在黄山脚下,抬起头远远望见高矮参差、前拥后簇、鼎足而立的山峰。不由的感叹道,大自然的崇高和独特。它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创作巨人。它创造了世界,毫不吝惜地赐予了几千种千奇百怪的植物,它们为大地平添了许多色彩。

在皖南山区,它巧妙地为我们呈现出36座大峰和36座小峰。那扑朔迷离的白雾,在山峰之间来回荡漾,如同一片汪洋大海上激起层层涟漪的波浪。还有那绚丽夺目的霞光,为黄山遮盖了一面神秘的面纱。不得不让人们去探个究竟。

在登上莲花峰顶时,天色已经渐渐沉了下去,但是太阳还仍依依不舍得挂在天边,像是在做最后的道别。拿起相机,一张一张不停地抓拍,一秒一秒不停地捕捉它最后的美丽。这时的光芒没有正午那么的耀眼夺目,但是却有几分温婉柔和,像一个妙龄女子嘴角扬起对我们微笑。使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此时,最后的霞光已经盖住,天色也暗了下来,但人们却还在那里驻足痴望。

第二天的晨曦,我们从山上的白云宾馆出发,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天都峰”,它骄傲的挺立在我们面前。可是此时的山路却越来越陡峭,但是为了一睹仙境的壮丽,只好顶着烈日一步一步的爬上山顶。

终于,我们全家到达了“天都峰”顶。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这真的是“黄山奇景,尽踏足下”呀!看到美轮美奂景色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那些黄山的石工们。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我们筑造出一节节的台阶,让我们能感受到黄山独有的美丽与味道。在返回的途中,还能看见被汗水浸湿的石工们,正在辛苦的工作着。他们挑起几十斤重的水泥,一步一步的从山下运上来。可以说,就是因为那些石工的坚毅才使黄山得到真正的“重生”。

此时夕阳坠入地平线,西天燃烧着鲜红的霞光,一片宁静轻轻地洒落在黄山上。

【篇二:历史将记住诸葛孔明】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我缓缓吟诵着杜甫的《蜀相》,思绪飘飞,一个两千年之前的人物,倏地跃然于我眼前。木雕鎏金,岁月涟漪,但他,永不会被历史的洪流忘记。

诸葛亮原本一介布衣,躬耕于田间。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著纶巾,摇羽扇,能谈笑间,使樯橹灰飞烟灭。却淡泊于名利,不求闻达于诸侯,隐居隆中,只好为《梁甫吟》。时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然志犹未已,三往以求,终于草庐之中相见。诸葛亮感激他的信任重用,感激他的猥身枉屈,感激他的以友相待,遂因刘备而出山,从此受命,用行舍藏,夙夜忧叹,心系蜀国安危。怀着对刘备的感激之情,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隆中之对,对的是诸葛亮的韬谋伟略。先定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为鼎足之势,而构筑了图取中原的战略远景。刘备如鱼得水,隆中之对由此成为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国策。

先帝托孤,托的是诸葛亮的竭力忠贞。诸葛亮率谒先帝,涕泣:"臣敢竭肱股之力,效忠贞之竭,继之以死。"嗣子刘禅托付于诸葛,诸葛事必躬亲,率军南征,带金鈇钺、曲差、羽葆鼓吹及虎贲六十人,深入不毛之地,秋平天下乱世,蜀国于是富饶。

病逝五丈原,逝不尽诸葛亮的耿耿忠心。病故之后,命人遵遗嘱行事,秘不发丧,缓缓退军,策马收兵吓退司马懿。故有"死诸葛吓退生仲达"之说,其深谋远虑,料事如神,身死而精神不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见一斑。

一代忠臣,智慧第一,忠心无二。天下之事,运筹帷幄,绝处逢生,扭转乾坤。其对先帝的感激涕零之心,也令后世天下人敬佩不已。故后世有云:"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值得被我们铭记。诸葛亮感激刘备的豪义赏识,遂助其成就大业;我们感激诸葛的伟大精神,所以他仍被我们交口称赞,流芳百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忱忱忠心洒平芜,一世清明在人间。历史将永远记住你,诸葛孔明!

热门推荐
1我有一个想法
2语文无处不在
3错别字
4最是那一低头的文明芬芳
5我的小秘密
6暑假生活作文
7狮王读后感
8英雄不问出身
9惹人喜爱的小白
10有你真好
11秋思
12美丽的秋天
13怀念姥爷
14快乐的节日
15温暖的味道
16我的学艺路
17家乡的小河
18妈妈,您听我说
19月光下的村庄
20美丽的银杏树
21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22公交车上的“最强大嘴”
23我的父亲
24我眼中的诸葛亮
25关于微笑的作文
26菊花
27机械化的内心
28二十年后的聚会
29那段美好的时光
30石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