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成长的收获】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在这些阻碍你成长的挫折里,你会慢慢地收获快乐;收获幸福;收获知识,只有不断地收获,才能不断长大。
在小学时,老师经常布置很多作业,压得我和同学们喘不过气来。有一天,当所有作业批改完,并且发下订正时,我的“拖延症”就犯了。批好的作业发下来没多久,有的错的少的就飞快的订正完奔向办公室,有的错得多的头也不抬的订正作业,我错的还挺多,大约6、7道,于是我心里想:反正还有好多节课,我可以课间慢慢订正。快放学了,我的作业依旧是只字未动,伴随着一阵强而有力的脚步声,数学老师走进班级大声地问:“谁的订正没交,举手让我看一下?”我一边举起手,一边心虚的四处张望,我发现就我一人举起了手,我于是故意把手举得特别低,可是这样却还是被数学老师如同鹰一般的眼睛发现了,数学老师指着我说:“放学后留下来,订正!”我只好应了一句:“我知道了。”在许多老师都下班了后,我走出了校门,发现整个学校门口就只有我的家长再等着我了。
“拖延症”给我的第二个教训是在家里,一个阿姨请我们出去吃饭,临出发,老妈大声吼道:“快去洗脸,刷牙,换衣服。”“哦”我懒洋洋地回答道。但我依然躺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着动画片。老妈急了,从玻璃橱上拿起一个木棒子就冲进房间,喊着:“快点去!”若此时嘴里说:“不”或“等一会儿”就会让你狠狠的挨上一棒子。没办法,已经被棍子打怕的我被老妈“赶”到卫生间,我一边狠狠的刷牙一边想:现在又不是以前,拿棍子打人,不就晚了一会儿吗?还要揍我一顿,简直欺负小学生。
小学五年级时,当时的数学老师特别“喜欢”我们的家长,时不时就把他们请到学校来“嘎讪胡”,我就因为犯拖延症太多次了,她就把老爸请到学校,我隐隐约约感觉不是什么好事,我可能要遭受皮肉之苦了,果不其然,老爸一回家,又拿起当年那个木棒子,冲过来揍我,边打边骂:“你这个小兔崽子,你还想考中学吗?”
自从我被狠狠揍了一顿后,我再也不敢再拖延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拖拖拉拉的完成某件事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难以完成,只有又快又好的完成一件事才能使人获得更多。只有不断地认真做事,才能真正成长。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当你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被五花八门的信息碎片所淹没时,那就变成了丰富出采——丰富的使你没了神采。
而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我们该试着拼拼图,将生活的碎片拼成一幅美好的画卷。
比如,现在火爆的微博。一条微博只能发140个字的限制,这使长期使用微博习惯于发一些短文的我在写这篇作文时却是抓耳挠腮,愁眉不已——我只能写出精简的短文章了。碎片化的写作虽然有利于我的概括能力,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我对细节的观察。那些碎片化阅读的人也会出现这种问题,读惯了短文后,在阅读长篇文章时便会没有耐心,很难能够坚持读完一整本。久而久之,我们对细节的感知力越来越弱,并且更没有耐心。
这时你会发现你专注于某项工作的时间愈来愈短,这就意味着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入侵了你原来的生活,使你变得无法全神贯注在一件事上。它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而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但目前来看,情况已经恶化:学生在写作业时总爱捧着手机,大人在开车时总爱打电话,老人在带孩子时总爱和大妈们“嘎讪胡”……而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扩散。
可是该从何拼起这散落一地的拼图?
从自己做起。
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想将拼图完成的心,也就是积极想改变自己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接下来要想改变就会很轻松了。
远离一切会在你专注于某件事时突然分散你注意力的事物,如“爪机”和电脑。它们也许会在你工作或写作业时倏地显示来电或消息,使你停止了手中的活。这时这段时间就变碎片化了。因此,一旦你要开始工作时,将它们都放置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直到任务完成。
可以列一个时间表:在限定时间内做限定的任务,不能半途而废。就像上司要求下属员工在某一期限内完成工作一样,时间表既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不拖沓,也确保了这段时间内自己不会三心二意。只不过员工需要向上司汇报,而你,只需要自豪地对自己说:“BOSS,我已完美完成任务!”
最后,我要呼吁大家减少生活碎片化。试着与朋友一起合作写一篇长篇小说,也可以试着和朋友一起完成一个长远的目标……适量减少生活碎片化,我们不能被碎片化的生活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