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华南城的作文

【篇一:快快乐乐去研学】

11月26日星期一,我们去华南城研学园秋游,听303的吴老师说我们的旅程是这样的:去学校坐大巴车去研学园,上午参加一到四个活动,午饭后再做三个活动,然后返回学校进行小结,最后放学回家。

那天我们穿着蓝色运动服来到学校,乘坐大巴。我和一些同学居然坐在四年级的车上。约一小时后到华南城,我们开始了第一项活动:热缩艺术。这是我的作品:嘟着嘴的皮卡丘。

我是这样做的:1。在热缩片上画出喜欢的动漫人物;2。用打孔机打孔;3。用机器把它吹热缩(小心200度的高温!);4。放冷完成。

接下来我们又去做了小屋:首先把木头片一个一个取下来,像照片里那样,然后按说明说上的指示拼接。可惜我做完没拍照,不能给你们展示了。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博物馆和做橡皮筋扑翼飞机,我总算得到5研学币喽!做完飞机后,我突然发现太饿了,可还要去拍集体照。等拍完照准备去吃饭,我腿一软扑通倒在地上,掉队了。我赶紧爬起来用剩下的所有力气来冲刺到了用餐点。“耶,耶,耶,我赶到了!”没想到今天午餐是我最喜欢吃的炒饭,还配有一个橘子,一个香蕉和一个鸡腿,好丰盛啊!再加上我们带的零食,有奥利奥,有薯片,还有山药薄片,太丰盛了!

吃完午饭后我们又去玩了冲浪飞机、古法扎染和糖葫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古法扎染。我先把一个手帕卷起来,用橡皮筋把两头和中间扎起来,放进一大盆叶绿素里,就染成了绿色手帕,过了十几分钟又变成了蓝色,好神奇啊!不知不觉我们要回去了,回去时我坐的是六年级的车。真羡慕他们呀,他们居然可以在车上吃零食。

真期待下次的秋游。

【篇二:做糖葫芦】

我们百仕达小学的全部老师和学生来到了华南城研学院。走着走着,我们到了糖葫芦的制作工坊,导游说:“这里是制作北京糖葫芦的地方,北京的糖葫芦很好吃,酸酸甜甜的,要注意的是等会大家加糖的时候不要被烫到了哦!”我心里暗暗地想:制作北京糖葫芦的老师应该是从北京来的吧,我相信她做的糖葫芦肯定非常好吃,我也要跟老师做的一样好吃。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想很快吃到北京糖葫芦。

轮到我们班了,我们分为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导游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长长的工作服,然后端上来一箩筐山楂和几个橙子、桔子。我们一拥而上,疯狂地抢啊抢,串啊串,不一会儿,就被我们抢光了。我们都看看自己手中串好的山楂,也和其他同学的对比了。突然,听到有一位同学大声叫道:“不公平!不公平!”他带动了我们男生的情绪,我们指着有四个山楂的同学说:“不公平!不公平!导游说每人三个山楂,而你们有四个,应该给只有二个山楂的同学一个。”拿了四个山楂的同学想尽办法抵抗,我们吵来吵去,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去问了导游。导游说:“没关系,相互谦让点,你们都是男子汉。”终于,我们的吵闹声渐渐平静了下来。有的同学是两个山楂和两个桔子,有的同学是三个山楂和一个桔子,还有的同学只有四个山楂。

“哎呀,这个山楂掉下来了”,我大声叫道。“抢啊”,男生兴奋地叫道。他们盯着那一个小山楂,扑了上去。幸好我眼疾手快,“救”了回来那个又“可爱”又“可怜”的小山楂。我的心里怦怦直跳,我还以为会被他们给抢走了。我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小山楂脸蛋,自言自语道:“你真让我担心啊!”

我们排着一条长队,慢慢地走到了加糖的地方。轮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糖葫芦交给了加糖的老师,加糖的老师把糖葫芦放进加糖的锅里,再用勺子把糖铺在糖葫芦的上面,眼看着我的糖葫芦就快好了,可以吃了。老师却说:“不许碰,如果现在吃,会烫到了,赶紧离开吧。”我们只好乖乖地走开了。等到全部人加完糖之后,我们问:“现在可以吃了吗?”老师说:“可以吃了,随你们吃吧。”

吃着吃着,张津玮突然把嘴巴靠近我的耳边,小声地说:“好酸啊!”那时,我和张津玮的感受刚好相反,我认为糖葫芦非常甜。我吃完了,可是我还是不想出去,因为糖葫芦实在是太好吃了,和棉花糖一样好吃,只不过棉花糖大一些,糖葫芦小一些,吃了还不够。我心想:我还是不看糖葫芦了吧,一看到我就想放开嘴大吃一顿。哎,自己做的就是那么好吃!回家后我一定给我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亲手做糖葫芦,看看他们吃的时候出现什么表情?

我不舍地走出了糖葫芦的制作工坊,跟着大队伍离开了。我还想,下一次我要带着我的家人、朋友和亲戚一起到华南城研学院,让他们发现自己做的糖葫芦就是美味!

热门推荐
1我的一家
2我的妹妹
3一件难忘的事
4浮躁
5寒假趣事
6祖国我爱你
7一碗药,定一生的情
8丢三落四的小明
9你左手的温暖
10包饺子
11红包“大战”
12毛绒小熊
13一张难忘的照片
14圣诞老人
15八年级作文
16倾听爱的声音
17我的妈妈
18教室里的蜜蜂
19人和动物的感情
20秋天的校园
21你的追求没有理由
22雨中的小女孩
23童年趣事
24我最敬佩的人
25幸福的一家人
26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27以考试的作文
28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29交通·生命
30大自然的声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