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丈母娘的作文

【篇一:润物细无声作文】

天上的宝物,在此时,在此地,化作一颗颗钻石,洒落人间,洒落播种的田地。

——题记

那个夜晚黑得令人打冷颤,萧萧疏疏,萦萦纡纡,随便飘来一阵风,都可以把人透得穿心凉。

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缠绵得很,总是下个不停,滴满了那处,又徘徊这处。时常包裹着大地,滋润着干燥的地皮。凉爽是有了,但随之而来的潮湿也令人闷拙。

那是一段关于乡下的回忆……

一路上精疲力乏,回到老家之后便早早睡下了。还没等到分钟,我已到达了梦乡。那一睡不太漫长,晚上11点多,大家都睡下了,我被窗外的磅礴大雨惊醒,闲来无事,只好到窗边看看真正的农家图。

虽然不是真正的丰收的季节,但植物开花、茂盛的景象还是可以随处见到的。那不,有一朵羞答答的狗尾巴花腼腆地汲取雨滴的滋润,脸颊不那么绿油油,仿佛还有点红润了。树上还有一朵似开未开的花骨朵,伸着颈,努力地想要和雨姐姐攀谈。那一根根正在淋浴的稻谷,撑着懒腰洗礼雨的待遇。看到它们,不免想起了春的美好。

在这些花草的旁边有一块枯地,原来繁盛的背后也有衰落。我正准备回头,突然看见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在动,顿时,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屏住了呼吸,静静的搜寻。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过了好一阵子,我终于看清了,原来是一位老人在这里栽种植物,看他的样子,鬼鬼祟祟地,生怕被别人发现,说实话,从他佝偻着的背可以看出,他的年龄也不小了,就算他孤身一人,也没有必要在晚上干活,而不选择白天呀?带着这个疑问,我不解地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忙不迭的下了床,跑到姑妈跟前问了问事情的原委。原来,他并不是一个人生活,这里有好大一家子人都靠着他生活,他的老婆在几年前为鞭炮厂工作时,不小心炸瞎了眼,单位狠心地将她开除后也不提赔偿,老丈母娘死了,留下了老丈爹,至今都瘫痪在床,村里的人都劝他去吃低保,他却说不受政府的施舍,自己独自一人为家里忙活,担起了赡养的重任。这几年头发白了好多。他说他不喜欢在阳光下活动,其实是不想其他人看到现在的样子。

“润物细无声”,大概就是他这样的人吧,不要求别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只希望自己能好好地奉献给他人。

他不再邋遢,他顿时变得高大了许多,他才是真正的雨露。

【篇二:传承】

血浓于水,传承下去的是那只能够潜移默化的性格,传承下去的是精神。

闺女叫小雪,生得一副好皮相。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老李还是把她当公主一样伺候着,她提出的要求老李一件也没有拒绝过。小雪也很是懂事,小雪平时基本不会向老李要什么超出他们家经济负担的东西。

小雪越长越大,俨然已是一个小淑女了。小雪渐渐的也会羡慕别的女孩子头上可爱的发夹,羡慕她们身上漂亮的衣服。可是小雪,从来都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老李。因为她知道,父亲知道这些一定会埋怨自己无能,她不想让她的父亲自责。

可是,尽管小雪什么也没有说,但老李是小雪的亲生父亲啊,他又怎会看不到小雪眼里的渴望呢?只是他没办法,家里穷啊。老李开着一个裁缝店,因为老李人又好,从不欺骗别人,所以小店里的生意还是很好的。

在小雪16岁生日的前夕,老李拼了命的接活,想送给小雪一件像样的生日礼物。老李自知无法给予小雪像别个女孩子的华丽衣裙,但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小雪开心。小雪16岁的生日很快就到了,小雪的生日过得很简洁。尽管她的闺蜜再三对她说花季的生日很重要,但她却没有邀请很多的同学。

老王真的给了小雪一个惊喜,小雪接过裙子的那一刻,眼泪很不争气的掉了下来。她疼惜的抚摸着父亲手上增加的茧子,可怜的父亲啊!

18岁时,小雪出嫁了。老李很关心她在婆婆家里过的怎么样,便找各种理由去看望女儿。丈母娘很疼她,因为小雪很孝顺他们。有一次临走的时候,夫妇俩拉住老李的手一个劲的说:“我家儿子能娶到你接女儿真是他的福气,你家女儿和你一样,晓得疼人,手艺也不错。”

老李听了,眼眶立刻就湿润了,他默默地想,真的传了我的代吗?

【篇三:来世换我照顾你】

我从一出生就没父亲,所以我在村里一直很自卑。

娘从小就教育我要认真读书,长大成才,不要着了我爹的道。

我爹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我纠缠了娘很久,娘却总是对我苦笑,摇摇头,继续做手中的针线活。

我为此感到悲伤。

哎!我真想找个人诉苦,像我这种没爹的孩子,最可怜了。

我家前邻二福对我哭诉道:“小叶,你大伯又打我了。”我大伯就是二福他爹。

我没有嘲笑他,只是在心里默默的对他表示羡慕嫉妒。

我多希望父亲也能打打我啊!

可惜的是我没有父亲。

记忆里属于父亲的那抹身影永远是个黑影。

我回到家后,大闹了一场,又哭又喊,非要娘告诉我我爹是谁才肯罢休。

娘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到:“看来俺想瞒也瞒不住了。告诉你吧,反正你早晚得知道。”

十年前,我爹喜欢上了我娘,我娘也喜欢我爹,俩人同村的,本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可他们偏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他们是表兄妹。就是说,我奶奶和我姥姥是亲姐妹。我姥姥也可是我的姨奶奶,我奶奶也可是我的姑姥姥。长辈们坚决不同意,说亲戚和亲戚生的孩子是傻瓜(怨不得我那么傻)爹和娘上演了一出梁祝。

爹本是英俊能干的小伙子,村里的支书。

娘那时候已经怀我了。

娘谁都瞒下了,包括我爹。

一次,我爹我娘在树林里幽会,娘把事告诉了爹,爹一激动滚下了山坡,脑震荡,死了。

娘的肚子越来越大,瞒不住了,村里人都感叹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守了寡,他们说我是丧门星,害死了自个的爹。除了我的奶奶(我娘的姨或说婆婆),我的姥姥(我爹的丈母娘或说姨)稍微看在是自个身上掉下的肉的份上勉强待见我,和母亲,村里的大人都不喜欢我。

我听着听着,流下了泪,是母亲含辛茹苦拉扯我这么大,我还经常不听话。

我问:“妈妈,下辈子,还我做娘,你做闺女,我照顾你一辈子!”

下辈子,换我照顾你!

【篇四:芒种】

天还没有亮,小七就提着煤油灯,用木贼草擦试铁镰刀上边儿的铁銹,沙沙地磨,偶尔,也哼几曲小调,也正是这略带吵哑的声音将桐麦村唤醒了。

东方的山头微微露点鱼肚白,割麦子的农民们就踏踩着黎明的露珠,焦急地上路了。

麦地里,挥舞着铁镰刀的人们形成一条蜿蜒盘曲的长龙,恰似一条对称优美的孤线。缓缓地,忽而迅速地向前西南的地平线上,掀起一朵朵麦浪,稍过了一会儿,小七也累了,可连个喘息的机会也没有——他们在必须在11点之前割完这片田。有时为了鼓舞"士气",会喊些简易的口号,那整齐的吆喝声,徘徊在乡亲们的耳中。

小七的效率不错,半小时后就大功告成。农民们瘫坐在地上,一大口一大口地喘着粗气,午时到了,他们的妻子用荷叶包着米饭与菜,孩子提着用瓦壶装着的肉片汤,送吃的来了,男人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小孩们还有些想流口水呢。观刈麦中,"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不就是眼前这景象吗?

猴时已到。

割了麦,接下来便是--插秧苗,男人们负责收割、运输、打麦、晒麦、入仓。女人们负责插苗子,不过呢,小七与王大力可不想让老婆晒着,一回到家就十万火急地抽顶帽子往外跑,还弄了个丈母娘说他性格急,这一说,还把王大力说得扫兴,但转念一想,芒种忙收忙种,哪还顾得上与丈母娘多费口舌,正所谓“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头也不回,直奔田野。妇女们顶着娇阳,挥汗如雨地弓着腰,整齐而有节奏地播种着。

插好秧有一个祭神活动,据说是让来年的麦子有个好收成。

屋前的麦场上,大力扬了鞭,大声吆喝着,赶着牛在场上一圈圈地打转,一颗颗麦穂被牛牵着的石疙瘩碾压着露出了麦粒。小七头上裹着一条毛巾,用大木锨,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撒麦粒。晒了一整天的麦子必要赶在申时前入仓。结束后,家家户户用新的麦面捏成畜牲的模样,放点儿蔬菜调色,蒸熟,祭祀神仙。然后,全村人聚集在大礼堂,端上瓜果鲜肉,斟满靑梅香酒,虽只是小酌几杯,但乜慢慢醉去?

一声号子高昂地响起,人们开始手舞足蹈,应声相和,踏着活泼的节奏,海潮一般地往前,这海潮仿佛永无止境,天蒙蒙亮地时候,人们燃起无数火把,那古老而又深邃的歌声,从树下鼷鼠的洞穴直达无边的宇宙。插秧的这几天,像是狂欢节,没有人会去睡觉,他们燃起熊熊烈火,这迟来的庆祝,使所有人愉悦。

之后,多雨季。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节气,抢收抢种,最繁忙的节气,最辛苦的节气,也是最欢乐的节气。

热门推荐
1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2春光明媚好读书
3阳光
4醉人的山间风光
5听古筝说话
6成功的制法
7军训的日记
8坚忍不拔的仙人掌
9玉带林中挂――读《红楼梦》有感
10那倒是真的
11有趣的游戏
12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13不一样的年味
14水浒传读后感
15春天的公园
16我们玩得真高兴作文
17挑绳
18我想做环游世界的旅行者
19温暖
20我的妈妈
21浓浓师生情
22我的青春摆渡人
23彩虹的作文
24放飞梦想
25年味
26宝贝宝贝读后感
27我的良师益友
28都是手机惹的祸
29赶路
30两位新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