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老师的决定】
我们升入了六年级,有了十一位新进来的小伙伴。有了他们,所以班主任决定重新排一下位置。
先按从低到高(身高)排位,由于加入的男生偏多,教室又小,所以男生不得不跟男生坐。
我原先的同桌是蒋同学。他可是一个“开心果”,他常常拿我开玩笑,引得同学哈哈大笑,虽是拿我开玩笑,但我有时也会一起笑。
但,祸从口出——扣分单来了,因为我和他引得大家发笑,所以不得不扣一分。老师因此又做出了个决定,把我和邓同学调换了一下。
我和蒋同学都恋恋不舍,可是真的必须分开啊!唉,谁叫我们惹了祸呢。
我的新同桌是小余同学。他性格时而大方,时而内敛,但我和他又很快熟悉了起来,成了朋友。
我还有个优秀的后桌——黄同学,平时成绩(四科)良好,而且性格与我合得来,我们相处得也同样融洽。我原本对老师的决定并不满意,但我现在很庆幸老师这个决定。可真是歪打正着,得着这么些优秀的朋友。
随着“优秀队友”的帮助,我的成绩也有了提高,我也更加快乐(在各方面)。真是印证了“先苦后甜”这个词啊!
其实,老师的任何决定都是正确的(除非这个老师不负责任),刚刚开始反对,之后才尝到甜头。作为一个学生,我想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好。
背书苦,学习苦,挨批苦,惩罚苦,这都是为了长久。老师就是诸葛亮,目光远大,不局限于现在,这难道不就是“先苦后甜”吗?
【篇二:我是书包】
大家好,我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包,我与他们形影不离,是每个书本和学习用具的家。有了我,学生可以更方便地上下学。四年前的一个夏天,我被别人从高高的货架上拿了下来,开始了和新主人的生活。
每天早晨,主人背着我去上学,放学后,又背着我回家。慢慢地,我发现主人的书本越来越重了,我每天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主人上了初中以后,学科多了四科,作业也越来越多。看着主人每天忙碌的背影,我不禁为现在的学生打抱不平。为什么学生那么多作业呢?一天的写作业时间就那么两小时多。每天六点钟,主人就会起来学习,背单词、背古诗、背政治和历史……并且尽量缩短走路、吃饭和洗澡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又要注意身体,早上跑步,课间跳绳,这样算下来,写作业的时间更是微乎其微。放假回家,时间更多了,但作业也更多了。虽然周末有两天的假期,但也和平常一样,只不过换了个地方写作业,学习同伴变成了家人,没有课程而已。
作业在增多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主人的进步。开学至今,主人已适应了初中生活,越来越爱学习了,报怨越来越少了,曾经小学的语文,主人也一步步在攻克难题了,也会自己安排时间了。成绩在提高。我也高兴了起来,依然尽职尽责地为主人服务。
我是书包,面对作业,我想替主人对大家说,合理安排时间写作业,虽然累,但会使你受益无穷。
【篇三:碎片化阅读】
碎片,这是一个很微小的东西,有时候,它就像一粒尘埃,你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当它慢慢积累起来,凝聚起来,谁也想不到,它会发出多么大的能量。
我,是一个宅男,喜欢宅在家里不出去,所以每当我吃完晚饭后总会有那么五到六分钟的休息时间。但这五,六分钟有事,我把它看的比一粒尘土还轻。所以我也只会用那么点时间,刷刷微信,看看微博,打打游戏,给朋友们发发消息等等,所以这些时间也如飞一般的很快的过去了。
直到有一天……
那天,我刚刚把四科的作业做完。伸了一个懒腰,看看时间,才八点半。心想:这么早就睡觉了,也太没意思了那不如在网上看看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吧。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麻利的坐到电脑前,打开电脑,打开浏览器,看了起来。看多了也没什么意思,但我要看了浏览器时,我瞄到了四个字“如何利用”于是我往下拖了拖,“碎片化时间”这时我心想:碎片化时间,不就是我每天打打游戏那五,六分钟吗,这还能利用?于是我点进去看了看,发现里面提到不会用时间的人与我一模一样,心想:我有那么不会利用时间吗?看完之后,我便对利用时间感了兴趣,决定去尝试一下。
第二天,我便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看完一本有我手掌竖着放那么厚的书。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有一些后悔,心想:这要看到猴年马月去啊!在最初,我还会在看书的时候开开小差,到后来,也变成每天固定看五,六分钟。之后,也会在书上相应的做些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也慢慢的减少了页数。
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当我再次翻到书签的位置时,我惊奇的发现,书,已经被我看完了。从原来的零个字到现在的几十万字,从原来一本空空的书到现在记满笔记,也不过才一个月啊。这也只不过是每天五六分钟的结果啊。
一个碎片,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当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碎片汇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人也是一样,当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时没人在乎,但当你坚持做,日日做,月月做时,这可能就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