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双头蛇的作文

【篇一:读《中华美德》有感】

白雪皑皑的寒冬,一本好书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投射在纯净的大地上,闪烁着明媚的光芒,让人情不自禁地慢下脚步。

手捧小学生读本——《中华美德》的我,被窗外照进来的柔柔阳光拥抱着,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这136页的油墨书香中,散发着多年积淀、深入骨髓的文化味道。在众多中华美德中选取了忠贞爱国、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勇毅力行、笃实宽厚和仁爱孝悌六个方面进行概述,一个个妙趣横生又鼓舞人心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我非常喜欢习总书记在前言中的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有不褪色的价值。

第四章“勇毅力行”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孔子曾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拼搏的勇气、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身体力行的精神,使得人们为了放飞自己的梦想,在各种困难面前永不放弃;使得团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各种挫折之下永不言败;使得民族为了不断前进,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自强不息。古有勇杀双头蛇的孙叔敖,勇敢果断的班超,拜师学艺的华佗……

今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勇敢坚强的周美玲,永不言弃的中国女排、自强不息的马云……

“好好,快来收快递。”不解风情的妈妈残忍地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中。“现在有网购真方便,手机操作还送货上门,真要好好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啊……”于是,我现学现卖,给妈妈讲起了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马云从小长得不好看,成绩也不理想,从学习到创业,真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几经曲折最终凭着不懈努力,发奋图强的“勇毅力行”。让阿里巴巴成了上市公司。爱拼博的他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淘宝网、支付宝等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更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报道,马云及其家族财富200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四,全球第26位。马云说过:“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中华美德》就是冬日里的暖阳,所传递的正能量把我们的心变得暖暖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美德正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中华美徳永驻心中。昨天的努力给我底气,今天的拼搏给我机遇,明天的坚持给我无限可能!具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篇二:万恶贪为首】

古语有云:“万恶淫为首”。而我以为,万恶贪为首。淫是可以纳入贪的范围的,是贪的一种形式。

我们一定会觉得那只身单力薄却又嘴馋的乌鸦很傻,竟要去模仿鹰去叼羊。事实上,乌鸦之所以有抓羊的举动,一是因为鹰,二是因为贪,而后者在驱使它去抓羊的事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贪,是人的本性之一。《圣经》中说过,在双头蛇的怂恿之下,亚当与夏娃偷吃了禁果,被上帝发现驱出了伊甸园。他们偷吃禁果是出于好奇,这不假,但我们要看到好奇背后,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贪念。这根植于人类心灵的邪恶之物,寄生于人类的每一个细胞之中,游走于思维的每一个角落。待它发现缺口,便会喷涌而出,腐蚀人类的心灵。

贪,自古就有,令人头痛不已。翻开史书,鲁迅假托狂人,说出了书中满是两个字:吃人。那是他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强有力的抨击。而我看到的,却是大大的“贪”字。商纣贪色,是以灭国。太宰噽贪财,而致吴被越灭国,和珅贪钱权色,被抄家时,家中的金银细软竟比清王朝的国库还多。似乎在每一个朝代的落没处,我们都能看到那么一群人,贪脏枉法,历史的兴亡周期律,贪应是一个级重要的因素。

贪,如今又该何去何从?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贪也在黑暗中活跃着。前些日子,翻看《南方周末》时看到了一篇有关中国贪官现形记的文章,一个个令人瞠目的数字,一个个令人痛心疾首的官员,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徘徊于编制边缘的建设股股长,短短几年间挪用公款,购买豪宅超过亿元!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大部分人都像这贪婪馋嘴的乌鸦一样,被缚在了法律的大网之上,接受法律的制裁,人民的审判。贪官一个又一个地被曝光,这是一件好事,能使那些动了贪念的人引以为戒。

贪,终归是恶心的。贪钱、贪权、贪色。贪心是一个人向善的大敌。但我们完全可以拿起武器,与贪做斗争,它可能是一把道德之剑,一把修养之剑,尽力挥动它吧,将贪欲从心中斩除,使之不能近身。万恶之首的贪啊,还怎么能够阻止人们成善的心愿。

热门推荐
1午后时光
2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3我的心爱之物小猫
4一朵开在心间的花
5我们班的奇葩
6我的绿色生态梦想
7被自己感动
8快乐的一天
9我们的群
10书刷新了我的生活
11校园流行风
12失去
13写事的作文
14黑板上的回忆
15身处美好
16相信自己坚强不息
17我与阳光同行
18挖井漫画的启示
19我仰慕的乡贤
20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21我的航天梦
22梦中的绿洲
23香樟树
24说善
25差距
2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7爱护水资源
28难忘的星期天
29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30有个地方我们曾经走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