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炉的作文

【篇一:饱经风霜的老屋写一段话】

老屋在山坡上,与娘家现在的房子隔着近两百米的陡坡,它就像我们遗弃的旧时光,默默地茕茕孑立着,青苔缀满屋墙四围,就像套着加厚的绿裙子。

我在绿意盎然的春日造访老屋,寻觅搁浅在记忆深处的童年、少年时光,捡拾生命中最葱茏的岁月……

老屋是一幢大瓦房的左半厢,由田字形两层瓦房搭两间日字形一层平顶房构成,呈曲尺形。如今与堂叔家共用的堂屋以及瓦房的右半厢,都被堂叔建成了三层楼房,在楼房的映衬下,这半厢瓦房便显得低矮老旧,然而,左屋顶前后高翘的燕尾脊,红中泛青的外墙,虽饱含着岁月的沧桑,但透露着沉郁的倔强,犹如我们一家四口艰苦奋斗的过往。

推门进去,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鼻而来,我没有掩鼻避之,只觉得这种异味是岁月散发出的厚重气息,屋内几乎空空如也,我却努力想找到存放记忆的一些老物件。

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呢?那可是九十年代初母亲托二姑夫在萍乡买回来的。那张伴随我们十多年的红色皮沙发呢?那沙发弹性很大,我和弟弟经常在上面当蹦床蹦跶,它竖起来是气派的沙发,放下来就是柔软的床,曾伴随弟弟许多年走进美妙的梦乡。

电视机和沙发都已退出了时光的舞台,地炉还在客厅的窗户下生动着。这个地炉是有一年冬天母亲自己挖的,她用铁锹掏一个正好套蜂窝煤炉芯的洞,再从侧面挖一个通气口,一个嵌在地上的炉子便形成了。地炉很暖和,特别好烤脚,也适合放烘衣服的焙笼,它伴随我们一家度过了无数潮湿而阴冷的日子。

暗红色的双门大衣柜立在卧室的中央,盘踞着我们曾经的岁月。拉开柜门,一些散乱的旧衣物还在衣柜的上层,下层却堆满了我的书籍,那是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笔记、作业以及陪伴过我无数闲暇时光的课外书。

从小到大,我一直嗜书如命,即使是每个年级的教材都舍不得扔掉。我是个温厚的孩子,很多事情都听父母的话,也很迁就他人,然而,我却像守财奴一样,固执地护着自己的书,不惜把衣柜当书柜,宁愿把衣服堆叠在床上。父母默许了我,把它们留到了几十年后,犹如留存着我奋斗的时光。如今,看着这些泛黄的书籍,似乎触摸到了自己勤奋学习的初心,与多年前孜孜不倦的我相比,现在的我是否过于懒惰与浮躁?

厨房里的水泥灶台、火炉、水缸都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那些挑水上坡的日子立即浮现在眼前。老屋在山坡上,水井挖到十几米下都找不到水源,只能到山脚去挑水。下坡很容易,但挑水上坡就很难。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我从十岁左右就开始挑着大水桶挑水。

那时我比扁担高不了多少,必须把两头拴勾子的绳索系短。山道很陡,分三个坡道。每次从山脚挑着满满一担水,我都是憋着一口气咬牙走上十二级台阶,到第一个平台,放下担子歇一歇,喘口气再上第一个陡坡……

那些挑水的岁月锻炼出了我的耐力、韧性。而我的体力劳动也终结于挑水,离开老屋后,乡村通了自来水,之后二十多年里,我的肩膀几乎没干过体力活了,现在竟然连一桶桶装水都扛不动了。

厨房原有个通往外面的门,门外是一块四方的晒地。每当农忙时节,晒地白天铺满了金黄的谷子,晚上就是我们一家纳凉看星星的场所。一吃完晚饭,我们就把躺椅、竹椅放在晒地上,把水泼湿地面,摇着蒲扇,一边听着时起彼伏的蛙声,一边用眼睛捕捉着萤火虫忽闪闪的身影,在星空下听母亲讲着家长里短,听父亲讲在外做工的苦辛,让我们立志改变现状,不倦追求。

关上老屋吱呀的木门,走进明晃晃的春日,屋外绿意葱茏,我大步走出去,重新步入沸腾的新时代。

热门推荐
1春天的声音
2背书
3碎片化的生活
4一次有趣的游戏
5牵动心灵的声音
6致灯的一封信
7被冤枉的滋味
8四年级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
9为外婆祈祷
10别让感恩沦为表演
11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作文400字
12大运河导游词
13母爱
14幸福的时光
15变形记
16在没有父爱的日子里
17以吃苦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18五一劳动节作文
19爱是没有界限的
20妈妈我爱你
21酒鬼爷爷
22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3上册优秀作文
24可爱的乌龟
25身边的感动
26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27田园风光
28快乐之旅
29森林历险记
30年的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