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雨息的作文

【篇一:偶然的发现】

一日,我与同伴相约而行,来到一处景点,那天风和日丽,天气晴朗,但毕竟是夏天,也因闷热而感到烦躁,不免有些心急却有力不从心之感。

那家的主人,十分高调,屋内不少物品都是镶金戴银,看着甚感华贵。一路走去,全都是这类的金银珠宝,粗着刚见着,确有几分惊艳,但看多了也不免反胃,这家的主人竟如此低俗,怕不是个财迷,品味如此低下。

我边想着也和群体走散了开,跌跌撞撞来到一处,却被那眼前之物所惊艳,一个私人花园。

此处没有镶金也没有戴银,那一池淡雅的莲花,在这一片天地间,竟如此清新脱俗,似已远离红尘,远离是非。四周很静,几只鸟儿在远处一棵树上吟唱,却更显幽远深长,如此之静……

我还是没能对那一池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的莲花移开眼。开空微微发暗,白云开始染上一点儿灰色,似乎要下雨了吧。我来到雨棚里,静坐着,也不出声。果不其然,丝丝润雨降下,既不倾盆而下,却也不是毛毛细雨,而是一种很有规律的感觉,像这天上有人在弹动一首极美的曲子。“叮咚,叮咚”,雨点滴在池里,溅起朵朵池花,荡开一层层波纹,如同给池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雨滴落在莲花上,顺着它又缓缓滑下,好像在抚摸它,轻轻的,轻轻的,像是怕不小心把它弄坏了罢。

一阵小雨过后,天空再次响晴,阳光照在莲花上,照在池上,照在一切被水打湿了的地方,泛着一层亮萤萤的水光。这雨,将天地洗干净了,空间清新,没有了繁杂,这是雨后独有的那一股气息!莲花经这雨一洗衣,彻底绽放了开来,露出淡黄色的花蕊,雨息和这花香融为一体,淡淡的,幽幽的,似有似无,似无似有,似远似近。

我望着一池莲花出神,如此炎热的夏天,而能看到这一处不同于他处的莲,这感觉犹如涓涓细流,抹去了我心中的烦闷,洗去了我酷热的气息,冲去了夏日的闷热。

我站立着,出神地望着莲花,也望着远方,就这么呆着。

电话响了,顿时扫开我的一脉心絮,同伴们的声音陆续传来:“准备走了。”走了,我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这花园。这一次相遇,美得惊艳,美得震惊,美得孤绝。

踏出屋门的那一刻,思絮逐渐回来了,我心中仍然流淌着那一沫清泉。

【篇二:迎春】

新年已至,冬爷爷刚引着雪宝宝离开了人间,春姑娘就随及穿着花衣服,带着她的姐妹——花,来到了人间,给人们送来阵阵芬香。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迎春了。

迎春花深受人们喜爱,有的种在花坛里,有的生在石桥边,有的长在池塘旁,一簇簇,一团团,尽显自己的美姿。

迎春花的花朵更为引人注意,金黄色的花朵小巧玲珑,千姿百态,有的全开,尽展美丽,相互争艳;有的半开,不愿露面,满怀羞涩;还有的是花苞,圆似球,正含羞待放。微风吹过,叶影晃动,迎春变得若影若现,增上了一份漂渺之感,更为美丽动人。

当风云变色,一粒粒雨滴从天上倾泻而下,狂风开始呼啸之时,迎春的腰在风魔的压迫下,难已挺直,她的脸庞在受到摧残,一片片花瓣飘零,有的地方树枝也不经重负,断了,但是她没有服输。

飘飞的枝叶是她向风雨下的战书,乱舞的枝条是她对恶魔的反抗。

雨息了,风停了,迎春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为鲜艳动人,她的枝,她的条,更加挺直,她的叶更为翠绿。

美丽的迎春,她光彩照人,坚毅的迎春,她绝不服输。

【篇三:听雨】

总是失眠,干脆就听雨吧。

淅沥沥,是有是无的,只是当微凉的风囊着土腥味涌进窗户时,才嗅到雨息。渐渐地密了,浓了,落在屋檐上,树叶上,便有了滴滴答答的响声;大多数仍无声的投入大地干涸的怀抱。此时的雨声带来些诗情。无论哪一滴雨,都无法选择自己的何处。这是雨少年。而人之“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是否也是不暗世事不识愁味的洒脱无拘呢?

慢慢地,雨声听来有些脾气,撞什么上再也不是羞涩地滴答声,而是噼啪有声,有分明带了些不耐烦的躁动。仿佛急于向世人证明什么,一如入涉世未深,为名利为稻梁,四处奔波,虽不见古人那种“江阔云低,断雁叫西云”的漂泊感,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忽一阵疾风飞过,凉意插进,热气顿消,一道闪电趁风卷时射进来,虽闭幕在黑夜中也能感觉到眼前一亮。随后,雷声轰然炸裂,感觉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继续狂风大作,雨似天河倾泻,急切地喊着,宣泄着•,仿佛要冲刷人间角落的污渍,荡进所有污渍脏水。又一串惊雷如山崩地裂,似要震醒那些沉迷物欲的麻木心灵。这是光明磊落之间的庄重宣言,无私无畏。

热门推荐
1戏精老魏
2再也没有
3学雷锋行动
4原来成功并不遥远
5期末考试
6一只粽子的旅行
7碎片化的生活
8瞧,我们这一家
9踢足球
10满分作文
11可以吃的润唇膏DIY活动
12乡间的美好
13独特之旅
14都是车子惹的祸
15的作文
16回味
17我的母亲
18假如我能替你分担一点
19小草
20写游记的作文
21叶之随想
22我发现了乡村的美
23南京六朝博物馆游记
24那年秋天
25议论文
26我读懂了妈妈的眼光
27不能说的“秘密”
28开幕式练习
29《中国钓鱼岛》读后感
30中秋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