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墨的作文

【篇一:校园里的桂花树】

似乎校园每个角落都有桂花树。

九月飘香,往往是闻味寻树,人们已经对这种花儿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它辨识度高,味道浓淡适宜,花朵本身也不傲骄放肆,只是畏怯隐匿于绿云之中,但又毫不吝啬它的芳华。

是桂花无疑了!

印象最深的是C区的两株桂花,是学校开得最好的,那边人迹罕至,少有人停下脚步欣赏,我时常只是一掠而过,因为香味而驻足寻找。这样的花生长在寂静的地方,果然一方水土养一方“树”,这长出来的树也是娇羞可爱,相比长在热闹的教学区的桂花,更多了几分内敛。

因为这里阴凉,花朵的颜色更是明晰,是明黄色,让人忍不住摸一下,又生怕碰掉了这“林黛玉”般的水灵!操场边上也长了两棵桂花树,让我发现它的,已然不是凭借香味,而是树下的一地“黄花”,它究竟是有多少愁绪难以抒发,只能寄情于风,吹一吹它头上载不动的几多愁!眼见满地花儿,心生怜悯,俯身侧望,花朵已有焦灼之感,不忍多看,还是走吧。

还要说一说的就是教室楼下的砖头了!

既然是砖头,就该呆头呆脑,方方正正,但咱们学校偏就要有几块不一样的砖头。

大块的平地上,有规律地铺了几块砖头,每块还不同。或许这是块坚强的砖头,上面刻画着一个用不知名书法家写的“韧”字,又或许那是块高尚的砖头,有力的“德”字深入石心┅┅每次从这些砖头踩过时,都觉得有些分量,果然砖头充实了自我之后让人感觉就是不一样。

学校估计最不缺的就是“墨宝”了。教室门口,走廊过道┅┅有书法,有绘画,有青墨,有重彩。虽然有些书法的质量一般,和大家墨宝相比,有些书法的技法我实在找不出美感,但我们仍需要仰视它,既然它们被选择悬挂,我们就便有欣赏的必要,生活中不是也常常把一些平庸塑造为伟大,让人顶礼膜拜吗?

所以,桂花也好,砖头、书法也罢,生活处处有比较,万物皆有语,校园微处见真理,不求上进的桂花树不是好桂花树,砖头、书法也是。当然了,我们也是。

【篇二:琵琶情】

你,就那样躺在那里,静静的,庄重的,妩媚的,柔情的,是我怀疑,是不是西方天空中一抹红的舒服的彩霞降临人间。你是琵琶,我的琵琶。你,古色古香;你醇厚端庄;你,柔情似水;你,亦温柔大方。

四条弦就像四股经脉,正气,血液,坚忍不拔全都倾注倾于此。从细到粗,由高到低,由自信到低调,瞬间到永恒,四条弦担任了各自的职位,不争不抢,即使弦音最孱弱的那条,也不卑不亢。弹指一挥间,一个眼神,仿佛一场心灵的沟通。作为琴与琴手,我们之间有太多的默契了。

你,还是躺在那里,在昂贵的琴桌上。你从不会华贵而改变什么。相反,是我变了,我盲目地追求成绩,追求众人爱慕的眼光,相比较,你是那么淡泊,脱俗,恐怕在你眼中,昔日的我已不堪,变得虚伪,刻薄了。无论何时,看到你,我总认为你是优雅的,不会为时光的匆匆手忙脚乱,也不会为现实的无情而蹙眉叹息,你总是那么宁静,恬淡。你背后的木板上有块雕花,刻着的是牡丹,无雍荣华贵,只有清新的美。我会想象你的样子,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但我更喜欢把你想象为江南悠悠河道的采菱女,嘴角浅浅的笑意,仿佛一滴青墨,在江南中绽放,迷醉了一江春水,散尽了韶光,惹了一身蝶戏。你踏着一叶扁舟,手持一支长杆,双手用力,荡起了圈圈涟漪,露出了皓白的手腕,平添一份秀丽。

最让我着迷,还是你的嗓音。洪亮清脆如你,宛若山谷中的画眉鸟在雨后空旷的幽谷里啼啭。

再回首,一千三百多年前,大唐宴乐,歌舞共载,坐乐器之首,你也。琴音随着曼妙的舞姿,节奏铿锵有力,拍起拍落,统领全体。赞美从诗词中可见一斑——大珠小珠落玉盘。

你指法众多,柔性论,一轮一点花,装点声腔;刚性轮,一轮一齿轮,迸发火花;长轮如歌,如潺潺流水。弹挑,一起一伏如生命跳动,虽闻不其誉,却至关重要;轮指,则是点与点之间,如血脉相连。

你使我陶醉,有着酸枝木特殊香味的你款款拂在我的脸颊前,淳朴的香味像打翻了的清茶扑面而来,清新淡雅,却也沁人心脾。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出了琵琶少女的高超琴技和悲惨的生活遭遇,同时也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感人至深!而我不求深深恋,只求纤纤情,即使挫折迎面而来,也不忘,不悔,不改——对琵琶的执着追求。

【篇三:有一种美丽唤醒了我】

初识时,我只有六岁,不谙世事的年纪,却被爷爷书桌前那抹温文尔雅的黑色吸引。

望着书桌前的那抹黑色,移不开眼神,爷爷看透看我的心思,轻声笑笑,满脸愉悦:“孩子,这是墨!写字的墨!好的墨,是有灵性的!”便提笔写下“心怀旷达”四个字,那时的我并不理解它的意思,只是把爷爷的话铭记于心。

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屋子,轻轻地贴在我和爷爷身上。我在爷爷怀里,爷爷在书桌前,书桌在阳光里,我们仿佛一幅水墨画。

犹记得那次演讲比赛,由于名额有限,我日夜奔忙写出的稿子落选了,心中像是层层乌云笼罩,越发的低落、压抑、焦躁……

心怀愤懑地回到家,走到书桌前,将稿子随手投入垃圾桶里便埋头痛哭。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愈发肆无忌惮的涌出,落选像利刃割上心头,久久难以愈合。失败像黑暗中的巨龙,咆哮着吞噬了我的自信心。

最终,干枯的泪腺里再也挤不出一滴眼泪,我抬起头来,只见桌上纸素白,墨青黑,于是提起笔在纸上肆意游走,一横写到尾也不知收笔,素白的纸变得青黑,墨没了,字也写不出了。

恍惚间,忽然想到,从古至今,多少人称赞笔走龙蛇的书法,像是妇孺皆知的《兰亭序》,鼎鼎有名的《出师表》,名扬古今的《画马歌册》。可何曾有人称赞过默默无闻的墨?在光彩夺目的书法下,墨是那么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可是没有墨,何来如此优秀的书法作品;没有墨,多少豪杰的雄心壮志将被磨灭;没有墨,中国的辉煌历史谁来谱写!墨是这样重要,却也不被在意,即使这样,它也仍无怨无悔的继续着属于自己的工作,不曾放弃,不被替代。

墨,拥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相比之下,同样是被忽略,青墨何言?我的胸怀是不是太过狭隘?如此说来,我竟不如世间一物,我不禁心生愧疚,面颊红热。

墨的美,是“心怀旷达”的精神。

墨的美唤醒了我。

带着愧疚,自省,面对挫折草草放弃,是逃避现实的懦夫。我决定,要重振旗鼓,养精蓄锐,带上充足的信心,牢记“心怀旷达”的精神。

人生战场上,对于风雨,逃避它只会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墨,是有灵性的……”这句话在耳边久久萦绕。

墨教会我处世的智慧,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实力。

【篇四:书卷青墨伴流年】

十方起哄,红颜不易种;众生相碰,凭书墨填补苍穹。

——题记

诗曰:

“月団新碾青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辞。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我的书之恋。

伊初

据说,我在一周岁时,曾举办过抓周礼。那是举办得很盛大,刀尺针缕,琳琅满目。祖父希望我能继承衣钵,成为一名大夫,准备了一些瓶瓶罐罐的药瓶;祖母希望我成为一个秀秀气气的斯文女生,于是准备了一幅刺绣;父亲希望我做人圆滑通透,所以准备了一串玉珠……还有很多亲戚送来的金锁、印鉴之类的小玩意儿,零七八碎。就连隔壁邻居的小姐姐也来凑热闹,将自己的童话书也塞了进去。人到齐,抓周礼也随之开始。母亲将我放在大桌子上,我趴在上面,挑挑拣拣,这摸摸,那看看,周围的观众都为我捏了一把汗。最后我玩累了,趴在一本书上,就懒得动了。小姐姐看我不动想扯回那本书,我死死抱住,哇哇大哭。又或许是这样,才让这一缕墨香,飘进我的童年,才使我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七瑾

青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悠悠,倦鸟还巢。采一束不知名的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坐在紫藤秋千架上,微微晃动,裙摆也愉悦的跳动。手捧一卷诗书,轻声诵读,度过清闲的午后时光。七岁的我拿着一本古朴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清脆的声音回荡。温暖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梢,零零碎碎地撒在我的身上。而我沉浸在我的世界里,就像那琉璃月色,干净、纯粹。

十木

春日迟迟,时间就是那被锁在抽屉里的一张张泛黄的老旧照片,一页页,缓缓地翻过去。十载春秋,回首悠悠过往,已是沧海桑田。我已经不再满足于彩绘本,开始看起了,世界名著,虽然会有些似懂非懂,但也算一个不小的大跨步。沉浸在书里,我想与小王子携手同游,一起寻找美丽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想与黛玉一同葬花,吟出千古绝唱;想与惊世才女张爱玲,一同看悲欢离合;香想与鲁迅一起提笔奋战,寻找光明……我希望我满身书香,满身墨香;润物净清,行云流水。

流年

波起复落,花开又残。抚摸着一本本老旧的书籍,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春水渐涨,燕子来时的青葱岁月。这一本本书,曾多少次温暖了你我逐渐世俗的心灵。

诗曰:“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尼。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我希望,我可以在阳光与雨露下静静开放,不负锦绣光年。

后记

落霞孤鹫,秋水无尘;落叶空山,寒枝拣尽。从烟雾迷蒙的晨晓,到栖霞云敛的黄昏。晓风冷月,杨柳落英;水寒江静,月明星疏。从牙牙学语的孩提,到华发丛生的老者。我不知道书能不能陪伴我到白发盖黑土,但我能确定,它一定能与我结伴,度过这段青春年少,它一定能陪我成长,无可替代。

只愿在这秋意阑珊的午后,采一束阳光,读几卷诗书,日子陶然忘机。

热门推荐
1我爱这个新家园
2未来的课桌
3美丽烟花
4西湖夜景
5素描人生态度
6梦游海岛之旅
7回家记
8宝贝别流泪
9不一样的三天
10底色
11我说三国
12我最喜欢的人
13观察蜗牛
14桂花树
15我领悟了生命的坚韧
16我是一只枯叶蝶
17《古文观止》读后感
18这天,我回家晚了
19未被领走的鞋
20爱的足迹
21等待
22整理书架
23走进
24第一次夏令营
25我们班的捣蛋鬼
26助人为乐的陈启瑞
27品王熙凤
28她,可真温暖
29一次紧张的发试卷
30未来的万能笔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