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祭神的作文

【篇一:湛江人身边的年例】

在我们湛江这里,有一种民俗叫“年例”。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大约起源于明清时期,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古时候,湛江人受福建莆田文化的影响,每年的初春至清明期间各村都会挑一个固定的日子,开展舞醒狮、游神、演大戏,放花炮等多项活动,祛除凶灾恶毒,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年一度的年例。

外婆家在郊外农村,三月十三日是那里的年例,每年这个时候妈妈都带着我回去过节。

初春的早上,还带着露珠的晨风缓缓拂过,一切看起来都还是那么惺忪。我刚来到村口,一幅喜气洋洋的画面就展现在眼前。“游神”的队伍此时从祠堂出来了,旗幡开路,一路欢闹,打破了来时的宁静。队伍中,有人撑着阳伞“护神”,有人举大旗扛大刀,威武十足。“众神”所到之处,鞭炮鸣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众神”被抬到村口,早早守候的妇女们燃旺手中香烛,直奔香案争插头柱香。大家都期盼着神灵保佑,期盼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接着,便是盛大的“摆醮”和“祭神”。平时供奉在祠堂的神像被请到广场,神像前长长的供桌上摆着丰盛的贡品。村民纷至沓来,广场聚集了好多人,花灯轻曳,红联飘飘,烛烟袅袅,一派喜庆吉祥的气氛。唢呐吹响了,锣鼓敲响了,祭神仪式开始了。穿着八卦袍的道公用特别的语调,叨念着冗长的祭文,祈求众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村民朝拜更是讲究礼节,三拜九叩,动作规范,在虔诚祈愿谷粮满、仓世道清平。

到了晚上,乡戏便成了主人招待亲朋好友的盛宴。木偶戏是老人的佳肴,露天电影就是年轻人的甜点,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喜欢躲在银幕背后,洞察戏里春秋,忙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我们湛江的乡俗,像一首抒情诗,在每年春意盎然时分,抒写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憧憬。

热门推荐
1美丽的张家界
2传承传统文化,铭记红色历史
3带着梦想一起飞
4美妙的乡村生活
5雷锋精神传万代
6三国演义读后感
7军训日记
8跳火群
9那次我选择了忍耐
10割稻记
11游雕塑公园
12未来的衣食住行
13童年的一件事
14美好的时光
15真假美猴王新编
16忘不了
17快乐的一天
18我的母亲
19扇出来的母爱
20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21钢琴也是学校
22读《自然之道》有感
23我心中永远的美好
24年的作文
25泸沽湖
26难忘的第一次
27想象出来的大楼
28走错的也是路作文500字
29期待
30与海伦·凯勒对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