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暑假】
暑假,来到英国伦敦的我十分快乐,因为我浏览了温莎堡。
这座王后之宝,朴素,而又典雅。看那土黄色的石墙,不知里面包含着多少流失的岁月,虽然凹凸不平,但却又包含着一种无形又有规律的美感。看那沉重的铁门,不知有多少王室贵族从这铁门进出过,又被多少人用手轻轻的抚过,漆黑中仿佛出现了王后的身影,多么美丽。空气中隐隐包含着一种浓厚的气息,那就是骑士们坚强不息、永不屈服的精神。
突然,我的耳畔环绕着响亮的音乐,每一个音调都是这么的响亮,告诉着我,要坚强,要坚强。仔细一看,原来是换岗士兵奏响的音乐。
走进大门,又走入了高大的砖墙中。看,着那一个个明亮的吊灯,照得房子金碧辉煌、金光闪闪。每一个家用物品都亮了,似乎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看,看那一排排整齐的家具,一定是国王、王后们用过的,仿佛王后正坐在黑漆漆的炉子的面前,享用着温暖的火光,一切都是这么的真实。
摸摸这凉透人心的会客厅的墙,你会想到,在房间里,一定举办过一场又一场盛大的典礼,这墙一定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所熏陶过,那时的这墙一定格外温暖。
紧跟着步入教堂。五彩的西窗,拥有着一个个国王神气的注视。那四周伟人的碑,一次次被众人敬佩的仰视。在正中的小桌前坐着一位白发主教,正在向坐在教堂中的人们高声地朗读着圣经的篇章。
来到城堡正中,这里原来有一行行被女王给予的骑士勋章。这种荣誉,应该会让一个家族的人都兴奋欢呼。
如今这里已是一片草坪,看着看着又回到了过去,仿佛又亲眼看见女王将骑士勋章别在那英勇的人们的胸前,又听见了他们家人的欢呼声。
回首一望温莎堡,在心中留下了很多快乐。
【篇二:如水月色】
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
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饮。推开窗户,任月色静静流泻在肌肤上,轻盈飘逸的韵致,清新蕴涵的情调自然流淌在心际。月华如练,心情在月色中变的清朗而柔软,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感动和美丽灵动浮若。
曾经,天真烂漫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数星星,悠然欣赏着乡村清澈而恬静的月色。
曾经,在菁菁校园里和同学在清朗月色中促膝谈心,感悟似水年华的美丽与忧愁。
曾经,在如水月色中我与你一起泛舟太湖,在桨声灯影里,在月色和湖水交相辉映中欣赏人间美景。清漾的湖水,飘渺的琴声,让我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不知归处。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相约莺莺,待月西厢下,古琴传幽思,月下待佳人。一份古典的美丽。淡月染西窗,淡淡的思绪亦弥漫。
流年处,月色在古典的含蓄和现今的浪漫中演绎着唯美,带给人无限沉思和悠然陶醉。
清绝的月色吸引着我,于是披衣出门,踏着如水的月色,缓步走入花园,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顿然心悟,豁然开朗。
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
静立于花园幽径,听取静默一片。
【篇三:人生若只如初见】
“多渴望找到时光的隧道,重回到简单容易觉得美好……”房间里沙哑低沉的歌声在耳边萦绕。人们总是反反复复,从陌生人到朋友,从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到羡煞旁人的亲密无间,后来却时过境迁,纷争不和接踵而至,到最后花开彼岸,天各一方。
“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永不会减……”我与她初识时,我们小心地相处着,相互包容。在新鲜感作祟下,我们不约而同地寻找彼此身上的共同点,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心中充满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乍见之欢。我们一起安静地看书、听歌,我们一起看十七岁的夕阳漫天,当时的我们都以为两个人能携手走过未来的旅程。
可惜事与愿违,原来以为永恒的友情,坍塌时其实只需要一瞬间。
我们的相处像是一听喝到一半便没气的可乐。久处生厌,初见时的小心尊重到后来已经不复存在。随着慢慢亲近,我们没有了界限也没有了底线,曾经被我们忽视的性格不合,在此时也出现了。我们意见不合,互相抱怨,对彼此不满时却忘了刚开始我们总能包容很多。
正如商人只会给顾客看华美的衣袍,却不会让人发现底下的虱子。当初的我们亦是如此,刚接触时都把自己最善良优秀的一面呈现给别人,但随着时间推移,身上问题暴露无遗,对彼此也更为苛刻了。
我们如同两条直线,相交后又渐行渐远。她有了新的朋友,她们肩并肩相视而笑,就如曾经的我们。“当时西窗草草,都成别后思量。”为什么故事变了,是我们变了吗?其实我们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刚相识时我们共同打造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城堡,随着本性显现,表面的金色被剥开,而留下的只是破败不堪的灰黑古堡。我们无法面对现实带来的落差,于是松开彼此落荒而逃。没有谁对谁错,这是时间和琐碎现实的生活在撒野,最纯粹动人的感情已经流失指尖。
若人生只如初见,我想我们还可以点头微笑,欢笑拥抱,但人生没有返回键,生活并不都是回忆的独奏。那就把初见的念想当酒偶尔品尝,然后昂首向前。
【篇四:读你懂你】
翻开泛黄的书叶,你便从那个遥远的朝代向我缓缓走来,带着你的忧伤,带着你的哀愁,还有你的执著与坚强……
——题记
你的名字叫清照,可我更愿意唤你易安。清照这个名字,蕴含了太多的我无法懂你的愁绪,就像在寂静的夜里照下的清冷的月光,太让人伤感。
你曾有过天真的“回首嗅青梅”的快乐,你也曾有过“误入藕花深处”而“惊起一滩鸥鹭”的欢愉,可惜,注定你的命运多桀,注定你不会平凡。丈夫的猝然离去,让无边的愁绪似潮水般向你涌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多么的沉重啊。梧桐小院里,你坐在冰冷的石桌前,看着远去的孤雁,黯然神伤。在萧瑟的秋风中把酒独酌,本欲借酒浇愁,怎奈何愁上加愁。那入了愁肠的苦酒,化作了你脸上两行相思的泪痕。独椅西窗,任凭西风卷起帘帐,镜中的人儿,晓鬓已改,比那瘦弱的黄花还要憔悴,我多想走近你,为你轻轻拂去眉宇间的哀伤。
你的忧伤让我心痛,于是我更愿意看到一个坚强的你,然后唤你一声易安。
大雨过后,花草虽已是“绿肥红瘦”,可是,虽有哀愁但更多的确是绿意盎然的希望。“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这首《夏日绝句》,让我从你瘦弱的身体中,看到了你的坚强与执著,你不曲的灵魂。纵使命运如何想篡改你的诗情,却也是无可奈何。你向往的是未来,而非逝往的昨天。
读你的诗,懂你的心。清照,易安。两种不同的性格交织成了一个独特的你,一个永居我心中的你。
【篇五:放弃,亦美丽】
以放弃为圆心,以所在形势为半径,画圆便最美。
——题记
茉莉花的幽香渐渐飘散,黄昏迈着轻盈的步伐悄然走来,倦倚西窗,相伴余晖,清风徐来。心中不禁浮起阵阵凝思,缠绕着发黄的书页,溅起我心底的浪花,抬头向远方眺望,回忆往事中放弃的点点滴滴。
炽热·心·永恒。
我们所处的的世界是璀璨的,但缺少放弃的点缀是暗淡的。流星,放弃了再天际散发光芒,选择一瞬的光良,永驻人们心间,烟花,放弃沉默的躺在地上,选择一瞬光良,绚烂夺目,蜜蜂,放弃自己的生命,酿造了劳动结晶,香甜的蜂蜜,蜡烛,放弃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大千世界。飞蛾,放弃自己的生命,在临死之前追求到了光明和火热,她们虽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却在明亮,炽热的心灵中重生,成为永恒,完美的诠释了放弃亦是一种美德。
悲痛·情·决舍
如果把记忆折叠起来,如果时光倒转开来,我依然无悔,无悔曾经放弃友谊的决定。当我发现朋友A沉溺网吧,我多次的劝说变得无济于事时,当我发现同学B追求浮华而荒芜学业时,我不断的告诫显得苍白无力时,最终,我忍着痛楚。忍着心中的凄凉,隔断了这些友情,独自一人奋发前进,演绎着放弃,亦是一种美丽。
壮烈·痛·重生
鹰母狠心的折断了孩子的双翼,推至悬崖,才练就了小鹰展翅高飞的本领。正因为这种放弃,促使小鹰绝处逢生,从此飞得更高,更远,他们用心中的痛,书写着一种放弃,亦是一种美丽。
六月的茉莉香渐渐飘散,而放弃却萦绕我心头,让我领悟到,放弃亦是一种美丽。
【篇六:巴山夜雨】
夜的倾盆,淅淅沥沥。巴山,一座草屋的窗内,透出朦胧的、黄晕的光。
窗边,蜡烛的烛火不安地跳动着,忽明忽暗。
依窗而坐,视线徘徊在你身处的远方。今夜,注定无眠。这些豆大的雨点儿,仿佛都在诉说着对你的思念。一切都像这漆黑的夜一样平静。
可我的心头却宛若波涛汹涌的大海。回想别离前,与你约定在那老树下,在我们那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可如今归期已去,我却不能与你相见,你还会在那儿等我吗?
巴山这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你也像那雨点儿,涨满我的心。
遥想从前,阳光明媚的早晨,你坐在窗边,对着远方吟唱,用那把圆木梳,将你那三千青丝梳起。如今,你是否会在早晨,吟唱起对我的思念?
我回忆起与你共度的时光,在那窗边,一起将那西窗烛花剪去,你那巧笑嫣然,灿右桃花的脸庞。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深处,那是我日夜思念的你啊。
窗外雨声,仿佛都成了你在我耳边的细语呢喃。
好想与你,当面诉说着在巴山夜雨时一切的一切,而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是我对你的思念,浓浓的,似一汪洋大海,辽阔无边。
我对你的思念,化作千丝万缕,像那雨丝儿,从我这头,下到你那头,你能否察觉?
一夜无语。有的,只是那绵延不绝的思念。
当你那儿落下雨丝,你可知,那是我对你最殷切的爱与思念?
我要将这首诗化作爱与思念,寄与远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