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监狱里的作文

【篇一:读《红岩》有感】

《红岩》,多么令人敬仰的书名,我翻起开那陈旧的历史,感受到了革命者们伟大的英雄气息,我怀着崇高的敬意读完了这本书。

书中主要写了重庆地下党与国民党做斗争,在“蒋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对许云峰、江雪琴、刘思扬等共产党员在“魔窟”中顽强对抗的精神进行了重点描写,也表现出了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

故事里面写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令我印像最深的是:许云峰。在即冰冷又阴森的地窖里,许云峰受尽不计其数的痛苦折磨,却在近一年中为监狱里的共产党员们挖出一条用来死里逃生的急救通道,他不顾自己的生死,只为让其他党员能多一份逃出“魔窟”的希望。

刘思扬出自富身家庭,原本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但为了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不怕牺牲,加入共产党,在监狱里也坚持加入共产党的战斗,不当逃兵,给共产党献出一份可贵的生命。

江雪琴受到了可怕的竹签钉手指的酷刑,在受尽十指连心的痛苦折磨后,仍然不说出党一分一毫的秘密,她那坚强而倔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有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也要像革命先烈们一样勇敢坚强。想想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与坎坷,然后就不再振作,想要放弃。我们应该要懂得黑白是非,面对正确的事情,要有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精神。学习也一样,只要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先烈们在这片美丽的神州大地上洒下了无数的热血,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一定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美丽!

【篇二:我敬小小革命家】

最近我在书中认识了一位跟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他叫宋振中。因为他头大、身子小,大家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与我不同的是他从一岁开始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了监狱,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他和妈妈以及其他的十几个人一起被关押在一间十平方米的牢房里。每天吃着发霉的米饭和烂白菜帮子,一天只能喝到一小勺水。到了晚上,妈妈为了不挤着小萝卜头,总是让他睡在自己的身上。在那阴暗的牢房里,只有依靠牢门上方一个不足一尺宽的小窗口才能见到一缕阳光。每当小萝卜头不耐烦的时候,妈妈就抱着小萝卜头,让他看看蓝蓝的天空和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在小萝卜头的眼中,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就这样,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几乎度过了他的整个人生。

我不能想象当时监狱里的条件是多么恶劣,但是我却看到了一个乐观、勇敢的小萝卜头。在当时艰苦的环境里,他依然渴望着外面自由的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为了自由,他也勇敢地与敌人做斗争。他帮助地下党在监狱里继续创办《挺进报》,鼓舞着难友们。面对敌人举起的屠刀,他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

可惜的是,敌人并没有因为他是个9岁的孩子而放过他,灭绝人性的刽子手残忍地将他杀害了。小萝卜头后来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小的革命烈士。

小萝卜头虽然没能体验到新中国自由、美好的生活,但是正是因为有像他一样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像小萝卜头这样的小小革命家,我们更应继承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三:走过从前】

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回到过去,走一遍古代文人的辛酸艰苦,再与监狱里的伟人共诉感想。

人类,因懂得了自我惩罚而走向了文明,法制,就是这种文明的必然果实。

《广陵散》曲终,嵇康蒙冤而死,随着嵇康,淼不可寻,又一个被小人终结生命的伟人,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还有太阳。

但嵇康入狱和赴死的过程,都表现得非常漂亮,已被历史铭记,那个时代,极其混乱,又极其美丽。司马昭听信钟会,判处嵇康,但嵇康丝毫不解释,一曲《广陵散》足以表明一切,死得美丽。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人绝望的走来。他朝着这个当是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在这里,他想,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他明白了,三十多年来,洋洋自得地炫耀,是在炫耀无知。他的自省,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江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马上就要产生。

“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

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写到的那些伟大生命,大半与监狱脱不了干系。司马迁之狱,承受了毁灭人格尊严的酷刑。成了制定千年历史格局的开山之祖,使后代中国永远受惠于历史理性而生生不息。李白之狱和杜甫之狱,这两颗中国诗歌的至高双星,都曾经在监狱里痛苦煎熬。文天祥之狱,表现的是他作为一个末世高官的高尚文化人格,监狱是成就仁义的最好平台。

古代文人,伟人经历挫折,面对谗言,依旧保持内心所追求,成熟于磨难后。泰戈尔说过:“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热门推荐
1回眸
2冬雪
3那一天值得品味
4那次玩得真高兴
5最美的遇见
6游金鞭溪
7虎王大会
8游湖
9我家的小狗
10读《含泪奔跑的少年》有感
11感谢拼搏的日子里有您
12靠自己
13可爱的小乌龟
14别过旧年,喜迎新岁
15老家的雨
16有心一切皆风景
17第一次的尝试
18年“味”
19快乐的嘉年华
20出错
21背影仿写
22回家的路
23送伞
24妈妈我想对您说
25拼起手里的碎片
26心要在焉
27跳绳
28这就是我
29母亲对我的爱
30风的心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