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龙舟赛】
记端午龙舟赛
端午,烟雨蒙蒙,沾湿了头发。正午我坐在父亲的车上,奔赴在去松山的乡间小路。
一个个人头在攒动,挨着挤着,人如河流般川流不息,汇聚着潺潺地流向大海。车也没了秩序,东一辆西一辆横躺在路上。父亲拉着我用手拨开一条路。寂静的窄小的巷子热闹起来,街坊感叹着。
待我们到达的时候,只见各种花色的衣服穿梭在各处的角落。龙舟比赛已经开始。一堵堵的人墙,使我们只能站在路边。距离很远,再加上雨越下越大的缘故,只看到了一个朦胧的轮廓。隐隐约约还是感受到划桨手的那种奋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队,他们遥遥领先于后面的四支队伍,白队在最后。“黑队好棒!”群众发出喊叫,鼓掌示意。我望着不起眼的白队,他们奋起直追,不放弃,奋力地划着桨,急速的划着桨,大起大落地划着桨,整齐划一,跌宕气度的鼓声响彻在海上,演奏着一支激昂奋进的曲子——就在不经意间,他们找到了节奏,敏捷地越过转弯处,在大海上如履平地,浩浩荡荡地行驶。现在白队是第一,红队是最后。“白队真厉害。”群众再次发出喊叫。白队的反超,固然令人惊叹,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此时人已经散去不少。白队还在前进,依旧领先在前。俄顷便来到了彩旗边。一个队员伸手,将彩旗拔起,在船头不停地挥舞着,挥舞着。彩旗在风中摇摆着,他们成功了。内心的喜悦喷涌而出,久久不能平息。
一条条长龙在水流中搏击,亦是华夏儿女奋进的步伐。
【篇二:快乐的端午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文秀写的。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吃粽子,看赛龙舟。你知道我是怎样度过端午节的吗?
一大早,我就起了床。到了楼下,我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在包粽子。怎么回事呢?哦!我想起来了,今天是端午节。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呀?”
妈妈慈祥地说:“说到端午节,就会提到屈原。两千多年前,楚国大夫屈原十分爱国,可是国君不听他的意见,最后导致楚国灭亡。屈原知道后,跳江身亡……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把他跳汨罗江的那天作为端午节。”
“哦,我明白了。”我说。
我跟着妈妈包起了粽子,先拿起竹叶,把它折成一个三角锥,再把米饭放了进去,接着把红枣“请进”粽子里,然后找来了几根绳子,把粽子“绑”起来,最后,把粽子放进了大锅里,等上几分钟,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中午,我们去看赛龙舟,这里的龙舟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红的、白的、紫的……它们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开始比赛了,龙舟们一个个你追我赶地游了起来,人们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加油!加油!加油……”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在人们的加油声中,白队获得了胜利!
正是如此,我喜欢独特的端午节。
【篇三:寻找“和谐之源”】
今天,妈妈说要带我去芝士公园玩,我很开心。
刚刚到芝士公园,我就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冲进了大门,吵着要妈妈给我买“寻找和谐之源”的门票,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寻找和谐之源”是一种游戏,要在泡泡球堆中找到钻石。游戏的规则是:把我们分成红、白两队,从中挑出一个人,让她来埋“和谐之源”,然后两队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哪队先找到属于自己队的“和谐之源”,哪队就获胜。但是如果找到的是对方的“和谐之源”,也没有用。
比赛开始了,我是红队队长,领着我的助手们去寻找“和谐之源”,留下的队员负责看守我们的地盘。我们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个正方形的木桶盖在球上。我们觉得奇怪,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文章”呢?于是,揭开木桶。这时,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都期盼着会有奇迹发生。果然里面是一个“和谐之源”!“万岁!”大家叫道,可是,我拿起来一看,哎,原来是白队的呀,真是空欢喜一场。我们没有灰心,继续往前走。一不小心,我跌了一跤,把球堆踢开了一条缝。突然,一道红光映入我的眼帘,我赶紧爬起来,寻找那道红光,顺手扒开那条缝。啊,是我们队的“和谐之源”!“万岁!万岁!”大家再次叫道。我们架上望远镜,看到白队还在苦苦寻找自己的“和谐之源”呢!
这次游戏,以我们的胜利告终。游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欢乐,还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