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碎的作文

【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现今,碎片化的生活早已在不知知不觉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现在要去利用这碎片化的生活,学会运用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简单来说,碎片化的生活便是将你的时间分散开来,去做一些零散的事。这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发生,也许你前一秒在读书,后一秒便拿出了手机,这使你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却成为了如今的主流,但是碎片化的阅读并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我们该做的应该是静下心来用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而这样片段式的做事使我们并不能受益颇多。过多的碎片化只能让我们去了解表皮,无法挖掘正真正都精华。但在如今,这种碎片化的生活却被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们认同它,运用它,依赖于它。但是找一个完整的时间,去耐心做一件事往往是利大于弊的。

既然这样碎片化生活的弊如此明显,那为何又如此多的人要这样去做的?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信息,要我们去一个个深入了解是不太可能的。在以前,那些想要功成名就的人可以花一辈子去学习,去为官,这是他们的唯一目标。而现在确实不遥不可及之事,我们不单单花一生起做一件事,这才导致了我们不得不折开时间去干别的事。但我们却不能深入去做好一件事,在重重的诱惑下,我们应该去学习如何抵挡夺走我们时间的东西,不忘本心,这才是如何化碎为整的方法。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去寻找碎片,并将其拼凑为一个完整的世界。

【篇二:破整为零还是化碎为整】

这些天,我总能看见妈妈在房间里忙碌,忙碌的过程中还夹杂着几句抱怨。我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起身去帮她倒了一杯水,可再回到妈妈身边时,却看见原本忙的焦头烂额倒妈妈却在悠然自得的玩手机。

“妈妈你工作做完了?”

“没,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妈妈回答。

于是在妈妈为时两小时的工作中,妈妈一共“休息放松”了五六次。看着妈妈不断重复着从口袋里摸出手机这个举动,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像摸烟一样摸手机”。

这个举动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公交车上,街上,甚至在工作岗位上。就这样生活在手机中变的碎片化。也许有人说我们只是在利用多余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这当然很好,但是现实可能却是你将一个完整的时间拆成了碎片。还给他冠以美名“利用碎片时间。”

可是上网获取信息更快捷更方便更全面,可就是这种快捷方便全面的信息会造成你的惰性,让你不再善于思考。“可是这个问题的本身是人,并不是阅读本身,人们需要对信息时代里纷杂的碎片化知识进行整理,方能系统化,为己所用。”网上有人这么反驳。这道理谁都懂,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就像烟民说:“我可以在我想抽烟的时候权衡利弊,控制自己。”可当你烟瘾犯了,无论什么烟送到你的面前,你还不是照单全收?

或许又有人说现在碎片化生活已经成为了最新时尚,可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一味的追随所谓的时尚呢,你们想想,你们有多少时间没有好好的读过一本书了?像以前一样完全沉浸在书里那样,废寝忘食的读过了。

其实原本碎片化的生活本来没错,但是如果你将完整的时间打碎,并利用大部分时间来上网。那么碎片化的生活便会将我们碎片化,杂乱无章的文章词藻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断章取义的文章蒙蔽着我们的双眼。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固然重要,但是在没有练就火眼金睛时,你还须谨慎选择,小心甄选,网上的世界固然美好,但里面不乏有鱼目混珠的文章。

现在,看着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一个个成为了低头族,不断的碎片化阅读,我不知是喜是忧,是该劝解还是该鼓励。

其实在碎片化的利弊在于你是化零为整还是破零为整

但在这碎片化的世界中,在这碎片化的阅读里,我愿意坚守,愿意守护并锻造那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完整。

【篇三:小议碎片化阅读】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日渐发达,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被碎片。在公交车,我们瞥一眼今日新闻;在等红绿灯时;我们略过几行文章;在上厕所时;我们瞅一眼微博热搜……。

可是,这样的“碎片化阅读”真的正确吗?依我之见,应是弊大于利。我们必须“化碎为整”。

碎片化阅读让我们的知识零散化,错误化。现代人爱阅读,没错,这是个可赞之处。但是,我们总是把握那些稍纵即逝的时间来阅读,致使每次的阅读都并不完整,无法了解其真意,甚至会有错误的理解。萨特说过“我在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又在书里重新开始我的生命”。是的完整、深入、让阅读与生命同构,方可让我们的人格有所进步。如碎片化阅读那般断断续续的努力,只会让每位们的思想不沉静,不坚定,不扎实。

碎片化阅读会让我们的思维粗浅化。碎片化阅读的确会让我们拥有众多领域的知识,但是仅浮于表面,一知半解。我们并不会懂得更为深层次的知识与认识。我们自以为学富五车,于是心浮气躁,眼高于顶。我们的心灵不会沉静下来,而是丢弃谦虚,狂妄自大。可实际上呢,我们之所学仅止于皮毛,仅是在学海中刚刚出航。我们的思维尚且仅是停留于浅层,并不够缜密。碎片化的阅读却会给我们一种博览群书的假象,只会让我们自我欺瞒。

碎片化的阅读让我们的认知错误化。今天东看一点,明天西瞄一眼,碎片化的阅读让我们易去听取百家之辞。这样自然不错,但是在言论正确的基础上。互联网的庞大,不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有“害虫”存在,众人均冒着“XX专家”之名,;凹散布劣质信息,而我们又辨识能力,自然是听取他们的“谗言”。如果我们阅读专注、完整。深入,自然拥有了慧眼,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拥有正确而无误的知识。

哪么我们怎么能利用好这碎片化的时间?化整为零其实古人已经向我们作出了优秀的典范。

一人是钱惟寅,他在自己诸如上厕所这般碎片化的时间中,仅读些小辞,保证自己一定能够读完;另一人则是欧阳修,他说自己平生所作文章均在“三上”,即枕上、马上、厕上,他利用这“三上”的时间来构思文章。

是的,我认为他们的方法就是——化碎为整,既然我们无法拥有完整的时间。

钱惟寅是将碎片化的时间当作一段完整的时间,选出定然能读完的作品,以杜后顾之忧;而欧阳修则是思考,思考永远是我们个人的东西,是能不好丢失,不会劣质的东西,它只会促进我们灵魂的进步。

化碎为整,让我们的碎片化时间完整起来,让我们思维严密起来,让我们的知识系统起来,让我们的人格有所升华,让我们的生活充实丰富起来。

化碎为整,便我们能充分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让这种弊大于利的阅读转化为受益无穷的阅读。

热门推荐
1文明是举手投足间
2秋游
3最吸引我的大自然
4吞牙齿
5家乡的桃花
6春天来到了我家
7幸福的颜色
8第一次扎染
9美丽的樱花
10一件感人的事
11读《西游记》有感
12那一刻,我很感动
13那件事真让我开心
14夏天来了
15美丽的校园
16疯狂购物
17“美美”我想对你说
18国庆趣事作文
19新编龟兔赛跑四年级作文
20一道风景
21与“路”一起走过的日子
22研学之旅
23我的大水枪
24抓住创新的机会
25老师,其实吧,我也没有那么恨你
26你的名字叫微笑
27听爷爷讲家风
28回来,就好
29秋天的田野
30描写归宿的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