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寂然的作文

【篇一:寂然筑歌】

说起“筑歌”,偶然想起的是高渐离送别荆轲时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以及《谓我》里:“谁在远方击筑悲歌,歌我王师好男儿,铮铮铁骑曾响彻山河。”想必在历史的长河中,悲壮依然是大部分歌颂历史人物的主旋律。

《说文》中写,悲,痛也。《广雅》中写怆,伤也。可到底所有人物的悲伤都要直抒胸臆,悲恸决然吗?有时沉默,有时无法诉说,那些情绪却飘散在空中,犹如击筑不止,余音久久不散。

我在九年级时曾经特别迷恋嵇康。那时被学习压力和自我期待的落差来去折磨,内心向往酣畅自在的生活,便被生活在那样一个乱世中的竹林七贤所吸引,自然更加欣赏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叔夜,为他那句“广陵散于今绝矣”心疼和感动。如今重读《思旧赋》,字里行间却隐约浮现那个赤膊打铁的男人身后的另一张宁静、安详的脸。

在那个光彩照人的叔夜身旁,向秀想必是淡薄沉稳的。那段怡然自得的竹林时光,便是用一生相忆,追悔而不可求。黑暗恐怖的乱世,终究扰乱了竹林里的清欢。古书中记载:“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然”字原可别有陈说,“疏”和“放”便点出了嵇康和吕安的性格,终究是太刚烈不肯屈服司马氏政权,性格决定了命运,两人被安乌有之罪,壮烈赴刑。作为挚友的向秀,可曾痛苦的表达“将命适于远京兮”。她终于一步步走向洛阳,保全性命,不作声,不抗争,把一切的波澜隐藏在内心深处。

后世对向秀贬褒不一,李贽说他:“此为最无骨头者,莫曰先辈初无臧贬‘七贤’者也。”(《焚书》)颜延之却说:“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五君咏》其五)可在《思旧赋》里,我感觉到他的悲痛无奈,对往事的悲凉伤怀,对黑暗社会憎恶悲愤,但却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往事历历在目,好友却已不在人世,生亦何欢?可他必须选择活下去,走他们当年走过的路,看遍物是人非,听故地笛声哀婉凄绝……

大概与嵇康的极度反抗不同,淡泊的向秀反而更能接受现实的变故。他宁愿向黑暗屈服,赔上一生的孤寂与怅然。以前,我欣赏嵇康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豁达,后来才明白隐忍与深藏才是最深沉的难以名状的悲伤。死亡的阴影紧紧压迫着心灵,回忆,断断续续。那个曾经笑言大论庄子的向秀不见了,因为没人再陪他豪情疏狂。我只记得他那淡薄的目光背后温和的灵魂。曾经那么温柔的只愿意注视他人的灵魂,却在悄悄沉没,掩盖他复杂的情感,掩盖他的一身光华。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赋短情长,已写尽所有。只伴着那笛声悠扬,带着离人瑰梦回到故时旧地,妙声绝而复寻。还差问他一句:“知音三世,叔夜,你可知我心?”

故人不在,只余寂然筑歌。

热门推荐
1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2关于乱扔垃圾的建议书
3面对你我流泪了
4难别离
5享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6要想飞跃,按部就班来
7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8我的同学
9门前的那棵白杨树
10珍惜生命
11有关碎片化
12给四川山区小伙伴的一封信
13卖红包
14一个大方的人
15不再害怕
16我心中的价值观
17妈妈我想对你说
18成功的滋味
19母亲的味道
20书的魅力
21特别的一节课
22观日出
23难忘那一缕阳光
24春天的公园
25苔花如米小
26疫情中的逆行者
27未来的我
28吃西瓜比赛
29开学了
30老照片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