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寂然筑歌】
说起“筑歌”,偶然想起的是高渐离送别荆轲时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以及《谓我》里:“谁在远方击筑悲歌,歌我王师好男儿,铮铮铁骑曾响彻山河。”想必在历史的长河中,悲壮依然是大部分歌颂历史人物的主旋律。
《说文》中写,悲,痛也。《广雅》中写怆,伤也。可到底所有人物的悲伤都要直抒胸臆,悲恸决然吗?有时沉默,有时无法诉说,那些情绪却飘散在空中,犹如击筑不止,余音久久不散。
我在九年级时曾经特别迷恋嵇康。那时被学习压力和自我期待的落差来去折磨,内心向往酣畅自在的生活,便被生活在那样一个乱世中的竹林七贤所吸引,自然更加欣赏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叔夜,为他那句“广陵散于今绝矣”心疼和感动。如今重读《思旧赋》,字里行间却隐约浮现那个赤膊打铁的男人身后的另一张宁静、安详的脸。
在那个光彩照人的叔夜身旁,向秀想必是淡薄沉稳的。那段怡然自得的竹林时光,便是用一生相忆,追悔而不可求。黑暗恐怖的乱世,终究扰乱了竹林里的清欢。古书中记载:“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然”字原可别有陈说,“疏”和“放”便点出了嵇康和吕安的性格,终究是太刚烈不肯屈服司马氏政权,性格决定了命运,两人被安乌有之罪,壮烈赴刑。作为挚友的向秀,可曾痛苦的表达“将命适于远京兮”。她终于一步步走向洛阳,保全性命,不作声,不抗争,把一切的波澜隐藏在内心深处。
后世对向秀贬褒不一,李贽说他:“此为最无骨头者,莫曰先辈初无臧贬‘七贤’者也。”(《焚书》)颜延之却说:“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五君咏》其五)可在《思旧赋》里,我感觉到他的悲痛无奈,对往事的悲凉伤怀,对黑暗社会憎恶悲愤,但却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往事历历在目,好友却已不在人世,生亦何欢?可他必须选择活下去,走他们当年走过的路,看遍物是人非,听故地笛声哀婉凄绝……
大概与嵇康的极度反抗不同,淡泊的向秀反而更能接受现实的变故。他宁愿向黑暗屈服,赔上一生的孤寂与怅然。以前,我欣赏嵇康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豁达,后来才明白隐忍与深藏才是最深沉的难以名状的悲伤。死亡的阴影紧紧压迫着心灵,回忆,断断续续。那个曾经笑言大论庄子的向秀不见了,因为没人再陪他豪情疏狂。我只记得他那淡薄的目光背后温和的灵魂。曾经那么温柔的只愿意注视他人的灵魂,却在悄悄沉没,掩盖他复杂的情感,掩盖他的一身光华。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赋短情长,已写尽所有。只伴着那笛声悠扬,带着离人瑰梦回到故时旧地,妙声绝而复寻。还差问他一句:“知音三世,叔夜,你可知我心?”
故人不在,只余寂然筑歌。
【篇二:我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书香袅袅,韵味悠悠,秉书在乎,我感受豪气冲天,热血澎湃的爱国之情;品味着情同手足、志同道合的深厚友情;沉醉于比翼双飞,忠贞不渝的华美爱情……一份油然的快乐涌上心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汨罗江畔,楚大夫且行且吟。一颗赤心无人能解,满腔的报国情怀又付与谁呢?在痛苦与无奈的煎熬中,你用流淌的鲜血著成《离骚》,将那份执著的精神流传下来。穿越千年的历史,我依然能从那些冰凉的文字中,读出你的寂寞、炽热与苍凉,那颗藏在汨罗江底的千年之心,想必仍然是热血翻腾、铿锵有力的吧。屈原,我想象着你那坚毅忧愁的双眼、苍老而瘦削的脸庞、高大而坚挺的脊梁……忽然恍惚了,脑海中突起一座雄伟的高山,你落魄而寂寞的声音还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鲍叔牙,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智者。管仲那么多次的背叛,都没能动摇他向管仲伸出的援助之手。所以才有了齐恒公重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历史佳话与“管鲍之交”“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友情美语。鲍叔牙,用一份真诚和信任,将这份友谊点缀的熠熠生辉。易水之畔,荆轲悲歌慷慨:“壮士一去不复返。”高渐离击筑而歌。果真,荆轲刺秦未果,却血溅宫廷。那么多曾经自称知己的宵小之辈,都改头换面,投奔秦国,惟有高渐离坚持下来。他利用为秦王击筑之机,果断下手,不料却一击不中,身遭屠戮。真正的朋友,原来总在危难中显现。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关于爱情,总有那么多美的而悲凉的故事。梁祝化蝶,让爱情闪耀在翩然飞舞间;尾生抱柱,用生命践行爱的诺言;孔雀东南飞,悲吟着为冲破封建家族桎棝而付出生命的悲剧……那些爱情,像一场真实而脆弱的梦幻,被无情的命运与现实击碎,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
合上书,我有些悸动。那些深沉、热烈的情怀让我陶醉,心湖上漾起淡淡的快乐波澜,像正化开的薄荷糖,微涩而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