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世喧的作文

【篇一:修身养性】

一个人,性情温和,处处体现儒雅之气,给人感觉有修养,有涵养,称之为君子。

荀子说:“性本恶”。那修养又从何而来呢?所谓修养是指修身养性的结果。孩子,文明用语,待人礼貌,不能称之为修养,而是有家教。有家教,是修养的前身。

一个又修养的人,首先得文明,口出狂言的人,他的修养与涵养体现在那里呢?他只能被进步的社会淘汰。有修养的人是性格好,别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的世界是烦躁,浮气喧天,对名利追求特别在意,而有修养的人面对那些金钱名利的诱惑只是微微一笑。

陶渊明追求恬静,飘逸,远离世喧,采菊东篱下,虽然草盛豆苗稀,却依然带月荷锄归,并不在意,道狭草木长,稀露沾衣。说明他走出了世俗,过着隐居的生活,修身养性,门前五棵柳树,衣虽破,却活出了自我,真我,本我。

再说鲁迅,用自己的思想感染他人,自认为医治好人的身体,不如医治好人的精神,他用文字唤醒沉睡的心灵,曾经地彷徨,也试图呐喊,到最后朝花虽然夕拾却也并不在意。生活给了他启示,思考给了他修养,他不会像康有为那样激情高昂,却可以用自己的思想碰撞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动,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这也是一种修养与涵养。

假如说陶渊明不去隐居,而是在官场拼搏你死我活,说得好听点是为国家担忧,说的不好听,就是放不下名利宁为五斗米折腰,那么,这个世上就不会有一个飘逸的老叟,而是多了一个的墉墉碌碌小吏。

屈原投身汩罗江,为世士留下至理名言,这也是有修养的一种体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壮烈,却也有了一份悲凉。

作为90后的我们,多么地不幸,在这个金钱社会,人们忙碌而又浮躁,何来的家教与文明,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任,修身养性成为成长路上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淡定的面对一切事务,静下心来,才能上进,才能担负起使命。修身养性,举止优雅,做到有修养,有涵养。

热门推荐
1入学
2秋天的校园
3最好的奖赏
4快乐的我
5第一次画素描
6说“莲”
7醉人的秋天
8我身边的人
9灯火阑珊处
10妈妈爱吃鱼头
11山楂红了
12以爱为话题的作文
13童年傻事
14我终于回来了
15第一次独立睡觉
16共享
17软枣猕猴桃自述
18军中也有爱
19一封家书表孝心
20呼伦贝尔大草原游记
21雪花
22我和海的女儿过一天
23感悟故乡之秋
24身边处处是感动
25推荐一个好地方
26爱要大声说出来
27谢谢您,妈妈
28我的家乡
29开在心田上的花
30一次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