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阅读正在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
碎片化阅读一定程度下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无论如何,碎片化阅读的环境绝对是弊大于利。
在一次坐轻轨回家的路上,我打开了随包携带却不怎么看的书。突然,我发现自己的大脑像转不动了似的,注意力也涣散得可怕。我相信不止是我,很多人也会有相同的经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的答案是:手机和互联网,更确切点来说是多元媒体们所提供的“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弊端。
第一,碎片化阅读会形成阅读惰性,令我们不愿再在读书时主动学习和理解。以我自己为例,以前的我都能认真品味每一本书,而现在看任何文章都是迅速下滑,一目十行;文章看了三分之一就以为自己完全理解了,标题不够“震惊”的都懒得点。这表明了碎片化阅读会刺激阈值的提升,自以为理解就草草了事地翻过了。
第二,非系统性的知识会损害你原有的逻辑体系,造成价值观混乱。最近“……能彻底治疗癌症”“想要成功,先……”等鸡汤或公众号在手机上不绝于眼,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会如获珍宝似的一条条转发给亲人子女看,告诫他们小心这个,不要那个。
但实质上,这些肤浅的,矛盾的观念只会令你不断地在原地打转又或是陷入偏激,变得愚蠢!
第三,我们会产生一种获得了知识的错觉,因而对自己产生一种错误认识,和自我麻痹。我们由于手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浮躁,注意力特别容易涣散,已经无时不刻不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
用心里咨询师风墟的一句话做结尾“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的傻瓜”,意思是人最可怕的就是无意识之中逐渐被环境所改变。
碎片化阅读正在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所以我们要理智地看待碎片化所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被别人的言论忽悠,不要为了偷懒而自欺欺人。
做好自己,正确利用碎片化所带来的优势,去阅读。
【篇二:十五岁的天空】
总觉得天好高好高,高得让人从心底里抽出一丝恐惧,一丝敬畏。
总把手伸得老高老高的,仿佛以为下一刻就能抓住那高深的天空。那天空,就在眼前,开始凝聚,开始涣散,一点点穿过指隙,却没有任何感觉。突然间,天空真的从指掌中被活生生地抽走了,心很空虚;眼神,开始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地涣散开去,仿佛,灵魂已经被无情地抽走了。心开始疼了……只留下一具没有生命似的躯体。
15岁了。岁月的流逝,它无情地告诉我。不知不觉,我已悄然踏进了十五岁的大门,徘徊在耳边的敲门铃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溜走了。
脑海里闪过昨天的片片画面,父母断断续续的唠叨似乎还在耳边响着,和朋友手牵着手在疯狂玩耍的画面似乎还在眼前闪过……一声雷轰过后,发现,什么也不是了,什么也过去了。停留在眼前的只是那些高山似的作业,练习册,桌子上还有一摊昨天遗留的泪痕。
岁月无情,日月如梭,昨天已经再也不存在了,我把它深藏在心底里,在箧子外面加上一把沉重的枷锁。
我不是一个好的孩子,因为我不够勇敢。面对十五岁的萌芽,我惟有等待,惟有沮丧,惟有流泪……
我心情沉重地仰望天空,傻傻的,不用伸手去抓那遥不可及的天空。那天空老高老高的,白云漫无目的地在飘浮,很惬意的样子。蔼蔼的行人来来往往,化妆的粉脸始终掩盖不住岁月的沧桑,笔挺的西装始终掩盖不住心中的苍老。
我还年轻,可我的心却有行人的一半沧桑一半苍老。突然间,我想起了朋友。朋友一生一辈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心中的渴望,友谊的栽培,亲情的滋润,抵挡不住十五岁的入侵,那灰朦朦的雾霭,那已不再属于我的童年,再也不进入我的心中,只是留在身边。那把枷锁不肯打开。
天空很蓝,云朵很白,我的手不知觉缓缓举起,伸手去抓那天空,那白云。阳光很温暖的笼罩在身边,暮霭在希望中销声匿迹,枷锁在美好中打开。原来,幸福依在。只是,我固执地要把绝望挽留。天空蓝蓝的,云朵白白的,清新的空气,清澈的天空让我不再孤寂,不再忧伤。
十五岁的加冕,十五岁的赏赐。那一片蓝天白云,那一片朱圆肉润,那一片希望美好,依在。
十五岁的天空,紧紧地抓住;
十五岁的天空,温柔的提醒;
十五岁的天空,原来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