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泥池的作文

【篇一:我的座右铭】

有一次我问爸爸,什么是座右铭?他说:“就是放在座位右上角的一句话。”

三年级时,我问妈妈,她说:“就是古人放在座位右上角的格言。”

现在,我问爷爷奶奶,他们回答:“就是古人放在座位上方提醒自已的格言,后泛指主人用于激励自已的经典语句。

其实约在六七岁时,我便拥有了一句格言,也就是自己的座右铭。那时的我,不知座右铭为何物,有何作用,便不下十余次向同学炫耀,久而久之,班上的同学们个个都有了“座右铭”,并争相传看,掀起一阵“座右铭”“大潮”。虽是“大潮”,但同学们和我都不把“座右铭”为一回事,只当做一种玩乐的东西,其实当时什么也不知道。

后来,我才知道座右铭是用于激励自已的诗句或者名言,它不仅包含了警醒我的作用,更包含了一种伟大的东西:那就是父母对我的爱、希望和一颗望子成龙的心!

“座右铭”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华的土壤,它与《千字文》、《弟子规》还有汉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瑰宝,它是文化胎记的生长过程。

座右铭,可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也可以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世上有许多不同的格言可以用来当座右铭,你不同,他不同,我不同,但也可能你我一样,各个相同。

我们的每一个同都可能有各自的座右铭,我也有自己的座右铭,我的座右铭是来自于《周易?乾》中的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处事,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自我立求进步,永不停止,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我的座右铭,承载了我父母对我的爱,还承载了古圣先贤传承了三千多年的智慧。座右铭,是黑暗中指引我前进的明灯,能让人在绝望中看到一丝希望。它在人生道路上是一盏与梦想、自信等一样重要的明“灯”。

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座右铭呢?因为我和“座右铭”有着一段“悠久”的故事。从我认知了现在的座右铭开始,“他”便在我的生活中给予了我帮助,在我无助之时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每当我和别人闹矛盾要打架时,只要想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名言时,我都会停手。例如前段时期一节体育课,我与黄文韬因排队问题起了口角,正当快要动手时,我想起了我的座右铭,便先放下了拳头,走到一边让自已冷静下来,将要发生的“战火”就这样被熄灭了,不然大家既伤了和气又可能受伤。

现在的我,每当遇到难题或有困难时,只要想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都能从困境中爬起来。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去金星农庄玩,那里有一个拓展游戏吸引着我,我玩了许多次,但在第五次时,我一不小心掉进下面的泥池里。由于泥池将我的脚埋得很深,我在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又重重摔了下去。那时,我很想让同学帮下忙,可由于钢架桥离地较高,他们拉不到我,我又爬不上去,但却意外发现,我离岸边很近,可是不知前方的泥有多深,这时我脑海中想起了自己的座右铭,于是我鼓起勇气向池边艰难地走了过去,后来才发现原来泥很浅……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座右铭有那么大的能量,能让我从愤怒中苏醒,从泥潭中爬出去,力量是那么的强大,真的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座右铭,是我人生漫漫长路中的指路明灯,将指引我一生前进的方向!

【篇二:孔子观后感】

暴雨,轰鸣的雷声,迷茫的路……跌于泥池,再爬起,大笑……几近痴狂的老人带着几近生根的痛苦,泥塑般让人触目,让人心惊。他,就是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其不可却执意为之的孔子!

电影中,孔子被一块玉玦决出鲁国,四海为家。离开时,适逢暴雨。在轰鸣的雷声暴雨下,在前途无路的迷茫中,孔子跌于泥池,挣扎爬起却于雨中酣畅淋漓的大笑。笑自己,一并的笑这世道。为何痛苦?为离别,为信仰。

鲁国,是孔子的家,是弟子们的家。那里有妻儿,有安定的生活。但这处故土,他注定不能承担信仰。孔子的政治抱负、礼乐梦想统统毁在这里。建武子台,推行礼乐,志堕三都,带着血汗与期望的举措统统被现实打得落花流水。末了,鲁定公无奈一笑:“论聪明,夫子还需学会如何装傻。若是执意如此,夫子恐怕下场还不如我。”

下场?是呀,世界如此杂乱,正是因为看清了局势,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人才会选择归隐。这个决定,多少有些自私,顾不得天下苍生;这个决定,却也何其聪明,天下混沌,苍生怎顾?何必为难自己,归隐已是不易。孔子却正相反,不会考虑下场!他不仅要顾苍生,还要为此赌上自己的一生。孔子不是不知道天下局势如何,也不是不知道自相残杀的人们有多不可救药。他知道,所以他不能放手不管,既然自己信仰的仁义可以救世,那么即使人们不信、不用、不取、不甘,他也依然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以求得这个世界对美德、对礼义的最大认同以及最大实现。他要救人,救整个天下的人。

大道通天,有路不如无路,无路便是有路。离开鲁国,无路。孔子豁然一笑,携其弟子始其行途——有路无路都是一般区别,天下一般混沌,走哪儿,都一样。

至卫,君弱国乱,储君无义。后宫干政,乌烟瘴气。乌云聚集,终降暴雨。离!

至郑,君弱国乱,下臣干政。不尊道义,喧扰讲学。离!

至蔡,君庸国乱,外封城门。围追堵截,可怜可笑。离!……

就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走,挫败感已熟悉如掌心纹路。大把的时间从掌心流逝,不觉,孔子老矣!

托书过冰河,冰裂,颜回救书,亡。

卫国起内乱,君危,子路护君,亡。

颜回逝时,怀中犹有书数卷;子路逝时,犹记夫子仪表之训,结缨而死。在孔子师徒心中,仁,义,高于生活,高于生命,高于一切。

齐国攻鲁,季子急召孔子回。赠玉环,孔子归。重返故土的孔子热泪盈眶,此生将尽,便寄希望于后世。风烛残年的孔子整理大量史书,将自己的信仰和痛苦寄予其中。虽心愿未了,再也无能为力。公元479年,孔子逝。

“世人都知道夫子您的痛苦,可未必能领会这痛苦的深度。”——南子见孔子,如是说。这痛苦的深度,恐怕只有孔子知道了。

热门推荐
1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2春光明媚好读书
3阳光
4醉人的山间风光
5听古筝说话
6成功的制法
7军训的日记
8坚忍不拔的仙人掌
9玉带林中挂――读《红楼梦》有感
10那倒是真的
11有趣的游戏
12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13不一样的年味
14水浒传读后感
15春天的公园
16我们玩得真高兴作文
17挑绳
18我想做环游世界的旅行者
19温暖
20我的妈妈
21浓浓师生情
22我的青春摆渡人
23彩虹的作文
24放飞梦想
25年味
26宝贝宝贝读后感
27我的良师益友
28都是手机惹的祸
29赶路
30两位新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