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论论的作文

【篇一:我的生活作文】

生活宛如一条无止境的长河,弯弯曲曲,曲曲折折,磕磕碰碰,但是,在它的后面,却有着无限向往,无限美好,无限快乐。我的课余生活就是那样的丰富、充实、精彩。

一到下课,教室门前就围着好大一堆人,在那里叽里呱啦地说着话(当然,我也属于那里的一份子。)讲讲今天你的穿着打扮如何,说说谁的发型是最流行的,谈谈现在流行的电视剧怎么样,还论论谁跟谁天仙配。这都是我们在聊天,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可是不知咋搞的,面对面有这么多话好讲,可一到方格稿上呢,弄了半天,才挤出一两句废话来。

除了聊天,我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其中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交老朋友了。我向你们透露一下我的个人资料吧。本人呢,已过了十五个春秋,属非常非常可爱的小猴。或许跟猴有直接关系吧,我特喜欢和人打交道。还是一个惟恐天下不乱的小子。搞笑呢,不比蜡笔小新差,美丽呢,不比蔡依林落后,帅呢,不比周杰伦逊色,唱歌呢,不比我爸差劲,eq指数呢,不比老妈落后。但是,我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缺点是这优点的——我数数看啊,恩,一倍,二倍,三……大概就是三四倍吧,嘻……怎么突然就停了呢?不用问,一定是老班来了,我们怕她,真所谓是老鼠见到猫,惹不起可咱还躲得起!

你瞧,我的课余生活不赖吧!如果你们觉得还可以的话,就给我些掌声鼓励鼓励吧!“啪啪啪,啪啪啪,……”

【篇二:我班的潮流】

我们六(三)班在不断的“风雨变迁”下,在众多“先驱者”的鼓舞和激励下,终于走向了另一个“文革”的极端。

说是“文革”,其实也不过是看看小说,讨论讨论罢了。可是经过无数时代的变迁,一个以“看小说、论小说、释小说、写小说”为主的“新时代”悄然形成。

而现在,“小说”已成为我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词语了。每节课一下,“哗啦哗啦”地,一大群女生纷纷“弃笔从戎”,围着课桌成一个大圈,热火朝天地谈论起来。我单只坐在旁边听,也知晓一些小说的眉目了。

还有上体育课时,“战况”尤其激烈。大老远的就听到她们在论论什么“凰北月”啊、“沈未凝”啊什么的。

甚至放学的时候,“女同学”们也围在一起论料。可不料,“新时代”刚刚到达最“盛”的时候,应了古人的那句话——“极盛则衰”。老师当面批评了这些同学,并下令今后不准看见半点小说的“影子”。

也不知道后来是哪位“女英雄”向我班全体同学推举了“大鱼吃小鱼OL”这款游戏,并创了一个家庭群,大家又可以在此畅谈小说了。

小学六年的时间,让我班全体同学在“潮流”的一浪一浪下,不仅顽强地“挺”了下来,也随着“它”的风雨洗礼游向了更具诱惑力的远方。

【篇三:我眼中的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想柳先生可能是个双鱼才子,于是好感暴增,可我的柳先生何以没有小五那么出名?

论家世论才情,我柳先生无半点虚的。家中独子,自幼聪颖过人,13岁以文出名,竞争激烈的仕途,凭着少年盛气与一腔热忱,过关斩将,一路平步青云。只可惜这便是此生最无忧。岁月悠悠,道路坎坷,盛年丧妻,孑然一人茕茕独立,迎风对月的夜色里,第一次尝到人生孤独之味。

直到33岁,此前事业有成,婚姻一度美满,整个人生像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那样呈上升趋势——亲人相继离世,仕途连遭倾轧。

至死没有等到出头之日。

所幸还有人始终不离不弃——仕途上曾一同平步青云的刘禹锡,便有了七年级那首一扫逢秋寂寥诗风的《秋词》,“兄弟,你也要加油啊!”

柳先生振作了起来,没事也要找事做,寄情山水——背起来疙疙瘩瘩,奇奇怪怪的六句《渔翁》,当时当景,是否他的心也如去年的你我吟诵般此起彼伏?

他开始游历好山好水,《永州八记》——最有名的要属《小石潭记》,乍看之下,山中景致静谧优美。再细品,小石潭下淹着一颗孤凄之心。后人有无迷惑过,此般良辰美景,何以连比兴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犬牙差互”?他心中的“凄神寒骨”又怎得那重重咬紧撕合的恶犬之齿所能形容?同游者五人,他恍若无视,又是多大的失望能透过良辰美景?你我皆不知,哀莫大于心不死。

42岁,两颗近乎迟暮的心盼星星盼月亮地回了长安,一月不到,一首观花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柳柳州自此获名。

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反观小五,直面孤独,从此再不混流官场,仕途中断却换来了一身清净,自此“五柳先生”名扬千古,多潇洒啊,既能朝九晚五,也能说走就走;或论论东坡,一声“闲人”豁达乐观,何以就能留名青史?

这都是柳先生学不来的“孤独”,可若是论情论景,谁能孤独过他?

【篇四: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想柳先生可能是个双鱼才子,于是好感暴增,可我的柳先生何以没有小五那么出名?

论家世论才情,我柳先生无半点虚的。家中独子,自幼聪颖过人,13岁以文出名,竞争激烈的仕途,凭着少年盛气与一腔热忱,过关斩将,一路平步青云。只可惜这便是此生最无忧。岁月悠悠,道路坎坷,盛年丧妻,孑然一人茕茕独立,迎风对月的夜色里,第一次尝到人生孤独之味。

直到33岁,此前事业有成,婚姻一度美满,整个人生像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那样呈上升趋势——亲人相继离世,仕途连遭倾轧。

至死没有等到出头之日。

所幸还有人始终不离不弃——仕途上曾一同平步青云的刘禹锡,便有了七年级那首一扫逢秋寂寥诗风的《秋词》,“兄弟,你也要加油啊!”

柳先生振作了起来,没事也要找事做,寄情山水——背起来疙疙瘩瘩,奇奇怪怪的六句《渔翁》,当时当景,是否他的心也如去年的你我吟诵般此起彼伏?

他开始游历好山好水,《永州八记》——最有名的要属《小石潭记》,乍看之下,山中景致静谧优美。再细品,小石潭下淹着一颗孤凄之心。后人有无迷惑过,此般良辰美景,何以连比兴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犬牙差互”?他心中的“凄神寒骨”又怎得那重重咬紧撕合的恶犬之齿所能形容?同游者五人,他恍若无视,又是多大的失望能透过良辰美景?你我皆不知,哀莫大于心不死。

42岁,两颗近乎迟暮的心盼星星盼月亮地回了长安,一月不到,一首观花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柳柳州自此获名。

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反观小五,直面孤独,从此再不混流官场,仕途中断却换来了一身清净,自此“五柳先生”名扬千古,多潇洒啊,既能朝九晚五,也能说走就走;或论论东坡,一声“闲人”豁达乐观,何以就能留名青史?

这都是柳先生学不来的“孤独”,可若是论情论景,谁能孤独过他?

【篇五: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照片能记录我们的美好回忆,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寥寥无几。

我的记忆是在老家的大房子里开始的。房子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爸爸就是在那座房子里诞生的。我似乎也对这房子有着独特的情怀。房子原来是用来加工粮食的,后来被爷爷买下来,一边加工粮食,一边供全家人居住,院子特别大,夏日炎炎,每到傍晚,这里就成了左邻右舍的聚居区,吃过晚饭后,爷爷奶奶会早早地把桌子、凳子摆在屋檐下,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等待着邻居们的光临。来的人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老人们的大手牵着孩子们的小手,但总也牵不住,一双双小手总要挣脱粗糙的大手,老人们从不见外,爷爷奶奶也热情地招呼他们坐,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说说天气,测测收成,谈谈生活经验,论论晚年生活,这就是他们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孩子们可不消停,一个个就像脱疆的野马,在院子里疯跑,一会儿逗逗小狗儿,一会儿抓抓蚂蚁,乐此不疲。“天儿凉了,回吧!”每天人们都是在这种声音的催促下散开的。这时家家都关门闭户,结束了一天的生活,我们的大院也和夜色一起渐渐模糊……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我们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家里人都十分舍不得这座房子,更舍不得邻里间和谐的关系。大房子借这张照片留下了它的影子,也是它最后的影子,它的新主人将它推倒,盖起了更大更华丽的房子。那张照片就成了我们对那座房子思念的唯一念头。可是后来,那张承载着全家人美好回忆的照片也丢失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关于它的任何影子、任何信息。但那张照片却是爷爷茶余饭后经常提起的,每当提起它时,爷爷总会很惋惜。

照片虽然丢失,但是我想,或许在我们全家人的心中,早已将老房子的图片“拍”下来,珍存在心中。拍在心中的照片,或许才是我们永远不会遗忘的记忆!

热门推荐
1筷子和碗的启示
2苏州同里古镇
3我咋这么傻呢
4第一天上“足球课”
5最吸引我的迎春花
6我的理想
7那一次,我真的很开心
8妈妈我想对您说
9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10留住美德
11蹲下来抱抱自己
12圣诞礼物DIY
13小区里的秋天
14最美晚霞
15我的班主任
16辛苦的爷爷
17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18观察家人擦玻璃的过程一段话
19浓浓的父爱
20油菜花
21那段难忘的时光
22分享是快乐的
23寻找春天
24家是幸福的泉源
25迷人的冬景
26春天在哪里
27玩抓娃娃
28那片绿地
29轮回
30学包粽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