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子小白的作文

【篇一:襟度之大,即人生舞台之大】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是鸟的舞台,海是鱼的舞台,鸟上天乃得展翅高飞,鱼入海方能摇鳍畅游——人生有舞台才可以展示自我,襟度是人生的舞台,你的襟度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梧桐枝枝秀,勿唯吾枝,襟度为你赢得帮手。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管仲是公子纠的心腹,多次帮助公子纠让小白处处受制,并曾在一次游猎中试图射杀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赢得王储之位,成为齐国之君。他原来的谋士鲍叔牙为他推荐了管仲。小白为了统治,决心摒弃前嫌,请得管仲辅佐自己,并认他为“仲父”,最后合心齐力,成就霸业。公子小白就是齐柦公。试想,若齐桓公不能舍弃前嫌,斤斤计较往事之过,能得管仲之辅佐,能成“春秋五霸”之一吗?管仲若放不下旧恩怨,能从一个士成为一国之相吗?显然都不能。我们从管仲相齐桓的佳话中看到的是襟度的伟力。襟度为成功赢得帮手,此言不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襟度为你扫除畏惧。王安石在这句诗里显得气宇轩昂,无所畏惧,来源于什么?正是襟度二字。襟度让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纵使有司马光,韩琦这样的大官僚大地主阻挠,也坚持自我,坚持“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可法”。是襟度让他敢于以一人之力挑战宋初腐朽的政治制度,为他赢得了“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之称号。他的改革,虽败犹荣。这就是成功需要宽广襟度的另一理由。

如何有宽广的襟度?其一必不能心胸狭隘,为一事耿耿于怀,念念不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有襟度之人不会与人争蝇头小利,只为原则与本性而争,不会得理不饶人,只会得饶人处且饶人。有如“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蒋琬,有如面对攻击自己理想之人仍以德报怨之赵世辰。

其二必不能消极悲哀,为一难垂头丧气,颓唐自弃。“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曾国藩经过牢狱之灾后用此语告诫自己,虽天有无之道,但我更要做好能及之事。这是一种向上之心,自强之心。“三起三落”的邓小平总理,踏了过来,靠的是襟度:三无学者”的屠呦呦挺了过来,靠的是襟度。

青年们,成功靠的不是与人相争,是与人相利,实现梦想也有不得畏难之心,应有如毛泽东“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考虑”之魄力。愿与君共勉。

【篇二:大我和小我】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孤立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入我们的“我”。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当上了体育领操员。在别人的眼里,这样一个职位,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的眼里,这正是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有一次,体育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咱们新上了一部体操,你先跟我学会了,然后再去教同学们。”我在老师的要求下,每个动作都要重复十几遍。我不停地蹲下,又起来,又蹲下。一道道汗水从我的脸颊上流过,滴在地面上,啪啪作响。我好想放弃,但是,每当这时,老师那句“只有你做得好,才能让全班同学都做得好,要记住你是个领操员,这关系着班级的荣誉”的话就会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鼓足勇气,强忍着,即便我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双腿已经不听使唤了,也还是坚持把这个体操学完。那一刻,我觉得——值!因为,我努力的身后是一个大我——班集体。

齐桓公以仇人为相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当时,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襄王死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在回国的途中相遇。公子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带钩。后来,公子小白夺得王位,欲用鲍叔牙为相,杀掉管仲。鲍叔牙却力荐管仲说,管仲之才好过自己千倍。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释放了管仲,并用以为相,最终成就了齐国,而成春秋五霸之首。

对齐国来说,鲍叔牙是小我,齐桓公是小我,只有齐国才是真正的大我。齐桓公为了大我,而忘记小我的仇恨;鲍叔牙为了大我,而放弃小我的利益。感情服从大义,这是治国理政的首要因素之一。在个人利益面前,国家利益无小事;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无大事。如果齐桓公逞一时之快,杀了管仲;如果鲍叔牙为了个人利益,而埋没了管仲,是否会有齐国的强大,不得而知。

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为了南非,曼德拉舍弃了小我的怨恨,所以有了南非的和平解放。

历史上经常会见到因为个人的情感而改变大局的事例。诸葛亮因为情感而用马谡守街亭,非但丧了马谡的命,而且致使北伐失败;吴王夫差因为情感宠爱西施,非但丧了性命,也亡了国。

情感必须让位于国家大义,盖古人曾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于某一时”。

【篇三:宽容是一种美德】

大海之所以那样波澜壮阔,是由于他容纳了千万条涓涓细流;高山之所以那样巍峨雄伟,是因为他集聚了无数的沙石土粒;夜空之所以那样深邃璀璨,是因为他蕴藏着无数的明亮繁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渐渐回响于天际。

宽容是礼让。相传清末时,郑板桥在外做县令,一日收到家妻书信一封。信中提及,邻居要扩建花园需将院墙向外拓展一尺,占用公共通道,希望郑板桥出面干涉维护自家利益。郑板桥看完书信长叹一口气后,提笔一挥书“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其妻看后明白了板桥的用意,让仆人将自家围墙内迁一尺。邻居看后自愧不如,也将围墙内迁一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尺卷”。是礼让成就了这一段千古佳话。

宽容是忍耐。唐朝初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任人唯贤,重用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经常毫无避讳直言进谏,多次触犯了太宗的龙颜。可是,唐太宗虽有威严扫地之怒,却虚心听取了魏征的利国利民之策,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盛世——贞观之治。是忍耐成就了唐太宗千古一帝的美名。

宽容是海纳百川的心胸。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天下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混战。各诸侯国更是明争暗斗,刀光剑影。齐国公子纠派遣门客管仲潜入兄长公子小白府中行刺,谁料行刺失败,管仲逃往楚国。事后公子小白受周天子赐封齐王。他得知管仲学富五车,乃治世之能臣,故遣使使楚请回管仲,并封他为宰相,委以重任。管仲深感公子小白不杀之恩,精心辅佐其整顿吏治,扩充军备,充盈国库。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海纳百川的心胸成就了齐桓公的丰功伟绩。

宽容是礼让,宽容是忍耐,宽容是海纳百川的心胸。宽容是生活的润滑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宽容是通往他人心灵的桥梁,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宽容是……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同携手将这一美德薪火相传!

【篇四: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800字】

【篇一:知人善谏,以格局应挑战】

张雅惠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今天的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桓公不计前嫌,任人唯贤,终成大业;管仲有勇有谋,尽其所能,流芳千古。君臣一贤一能,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佳话。而我认为,成就这一切,鲍叔知人善谏,更是功不可没。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诚哉斯言,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如管仲一般有着真才实干本事的人才并不少见,而让“千里马”各尽所能,施展才干,还需有鲍叔般识见才华的本领。

识见管仲之才,是鲍叔的睿智,但他的智慧,显然不止于此。桓公即位,正是鲍叔多年尽心辅佐终将得到最好回报的时刻,可他甘居管仲之下,将本应属于自己的荣耀拱手让人。这样的行为可笑吗?非也。鲍叔目光长远,并不贪图狭隘的个人私利。若是当时他独占辅佐桓公之利,或许得意一时,却终会因自我能力的不足而贻笑千古。承认自己的不足,肯定他人的价值,是对他人的公正,更是对自己的尊重。鲍叔深知,成就他人的同时,他更成就了自己。

于个人而言,鲍叔做到了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辅佐公子小白时,尽心尽力,发挥了个人价值;桓公即位后,他深知自己能力的局限,力荐他人的同时,再次将个人的价值发挥至极。知人,是对他人能力的深刻洞察,更是对自我能力的准确评估。于国家而言,鲍叔之举实乃齐国之幸。有鲍叔之才,而居管仲之下,齐国之内患,可以无忧矣。鲍叔一退,退出了自我的大度,更为国家的胜利奠基。于是九合诸侯,成就霸业,自是不在话下。由国家利益观之,鲍叔格局之大更是令人敬佩。

当今时代“人才争夺战”长期火热,华为公司甚至为应届毕业生开出百万年薪,人们对于人才的渴望由此可见。而这,便更加突显出知人善谏和格局之重要。若一味顾及个人私利,有利益之时,以自我为中心,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公,更是对自己和群体的不负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在选贤之时,有识人的本领,将合适的人才置于合适的位置;荐人之时,有无关个人私利的格局,用高于自身利益的眼光客观推荐。这是时代对于新青年的更高要求,更是作为新青年一代应该担负起的时代重责。

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青年一代更要有知人善谏之本领,荐人唯贤之格局,方可在科技群英荟萃的今天,最大化地发挥出个人利益,在未来的浩瀚星空中发出自己闪耀的光芒!

【篇二:以强大自身,顺时代之变】

谢耀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今天的读书会上,我们一起品读了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的故事,大家都颇有感触。有的同学喜欢不计前嫌、胸怀博大的齐桓公,也有的同学敬佩甘居人后、顾全大局的鲍叔,但于我而言,我更加欣赏能够顺应时局变化,抓住机遇,最终脱颖而出的管仲。

《鬼谷子》中曾说圣人懂得“守司其门户”,意思是说大智慧的人懂得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能够遵循天下的兴亡之道。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继位之争中,管仲“站错了队”,公子小白巧妙装死,躲过了追杀,率先回到齐国,成为齐桓公。管仲非但没有被处死,反而在鲍叔的推荐下,成为了齐国的宰相。齐桓公和鲍叔给了管仲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管仲也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从此他尽心辅佐齐桓公,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结果齐国大治,国力大增,助推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管仲能够与齐桓公冰释前嫌,除了被齐桓公的谦卑和贤明打动外,更是因为在继位之争中失败后,管仲彻底认清了时局,找到了明君,便以极快的速度使自己融入这个发展的大趋势,才可成就这样一番大事业。

俗话说:“时势造就英雄”,这句话颇有道理,只有那些看透了时代演变的规律,看清楚了时势发展的走向的人,才能先人一步抓住机遇,让自己脱颖而出。但是,仅凭借顺应时代,有时会在潮流中“站不稳”,从这个意义上说,还需要我们自身拥有过人的能力。管仲不也正是因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眼光,才被鲍叔举荐,被齐桓公任用的吗?

然而,在时代的浪潮中,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做“弄潮儿”,并非易事。

要想看到潮流变化,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古代圣贤告诫我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拥有像大海一样吞吐江河的胸怀,尊重每一个有想法的声音,捕捉每一个无限可能的浪花,才能认清大势所趋,不被狭窄的缝隙遮蔽长远的眼光。

要想不被时代落下,必须要有不断提升的能力。近年来,西方国家加大了对前沿科技的垄断,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华为凭借超前的战略思想和雄厚的科研力量,自力更生,在发展的洪流中站稳了脚跟。一个国家也只有拥有更多像华为这样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强化自身能力的企业,才能不被淘汰。

读书会上,管仲让我们看到了他顺应时局变化的大智慧,通过这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希望同学们都能够以一个强大的自己,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

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1游绍兴
2参观武警中队
3我家的小金鱼
4蒙眼抓人
5我的同桌
6我最喜欢的老师
7赠汪伦古诗改写
8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9可爱的螃蟹
10放风筝
11数学,我开始崇拜你了
12七月,再见
13遇见美丽
14生态园踏春之行
15给奶奶梳头
16美丽的当湖公园
17我们班的话痨
18当年少遇见孤独
19快乐的寒假
20狗是用舌头散热的
21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22我心中的中国文化
23劳动创造美
24我不拒绝那些笑容
25神秘的百慕大
26七年级英语作文
27再见江畔
28米老鼠买礼貌
29家乡的小提琴
30元旦庆祝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