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温蠖乎的作文

【篇一:长夜漫漫,月白如初】

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我在冰封的深海里,找寻希望的缺口,却在午夜惊醒时,蓦然瞥见最绝美的月光。

——几米

32岁的几米,在人世正好年龄时罹患血癌。但他却坚守住自己的信仰,顽强对抗病魔,凭着内心强大力量最终战胜病魔,成为台湾著名的绘本作家。正是这份稳沉坚守,成就了他。

人生来就是要承担苦痛的,在充斥着名利诱惑,布满了丛丛荆棘的生活中,为了战胜敌人,就更需要我们沉住气,坚守自我,坚持守护心中皓白的月光。

坚守自我,坚持自己的信仰。喧哗而浮躁的现实生活中,各种诱惑将自己伪装从而将扭曲的手伸向你。在喧闹中,就更需时刻铭记内心的信仰,不忘初衷。

雪莱,作为英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思想启蒙家,在专制的欧洲,纵满目黑暗,他仍坚守着自己所追求的和平、博爱与自由。正如他在《西风颂》中写的勇敢的西风一样,他始终向着黑暗而腐朽,暴虐而残酷的专利主义发起猛烈的攻击。他一生都奔走在高高低低的欧洲大陆上,穿过重重硝烟,穿过满地黏稠的血液,最终,他登上他用信仰造就的小船,悠悠然飘向他诗中,他梦想中那个自由的世界。

雪莱始终坚持信仰,得到了灵魂的安定。村上春树在获“直木奖”后也坚持着写的信仰,笔耕不缀,才有了《挪威的森林》横空出世,不论你在追求中遇到什么挫折与磨难,都不要自暴自弃,坚守住信仰,勇往直前。

然而,坚守自我,更是要忍受无比的孤独。尼尔曾说:“更高级的哲人孤独着,不是他想要孤独,而是周围没有同类。”当众人放弃之时,你稳住心,坚守自我,就必要孤独地向前。

湖水无垠,一座孤岛静静漂浮着,在我国黑龙江绥滨段国境上的北岛,七十几岁的夫妇顾洪昌,于秀琴自2007年起便自愿坚守在这里,到今已有近十年。岛上无电无水,并且异常寒冷,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两人从未抱怨,近十年来依旧如故,为祖国守住大门。两人在近十年来忍受着心灵上的孤单,但他们从未后悔。十年坚守诠释着他们古稀之年的信仰。

“岂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或许这奋斗的长夜里黑暗且寒冷,未知,充满着险恶,但我心中那美好的信仰啊,那如皓白的月光一样醉人的信仰啊,我怎会让它蒙上灰污呢?

坚守自我,坚持信仰,月白如初。

【篇二:何为君子】

孔子曾曰:“无入而不自得”。意为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的确,在世人的心中。君子正乃安贫乐道,心闲天地宽者也。刘禹锡虽居陋室,却仍可苦中作乐,笑语曰:“虽是陋室,惟吾德馨”;周敦颐不落俗套,自成莲花一派,出红尘之秽而持赤子之心,看淡了名利,一篇《爱莲说》成为了君子的典籍;颜回仅一箪食,一瓢饮,亦可作出潇洒。

但是,所谓“君子”,真的都如他们一样,在乱世中悠哉生活,安然自得吗?

孔夫子用“无入而不自得”,以“身处任何境界皆可安然”衡量何为君子,这真的正确吗?

我认为,这一定是谬误的。

我们以屈原为例,他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不管从哪一方面看,都不得不承认屈原的确是位“笑傲于古”的君子。但是,回顾屈原一生,却看不见半点的安然自得、岁月静好,只有说不尽的愤世嫉俗。从一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中便可概括其永恒的一生。但若以孔子的观点而言,那屈原这位浊世中的清者,岂不连君子也算不上了?

君子,并不一定要在任何环境下都无半点波澜,悠然处世。相反,若真是这样,那么所谓“君子”,便也成了无血肉者。

苏东坡曾在丧偶后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体现的是一对夫妻阴阳两隔时的肝肠寸断,心如刀绞。但若苏轼为孔子臆想中的“君子”,看淡了生死,只一笑而过,那何来如此佳作,夫妻情深?何来世人的泪流满面?

一个人在国破家亡时仍安然自得,无动于衷,这不叫君子,叫懦弱;一个人在痛失所爱时不掉一滴眼泪珠,这不叫君子,叫无情;一个人在浑浊世事中以避世求安然,而不力挽狂澜,这不叫君子,叫消极。

相反,一个人在世俗中唯己独清,见国将消亡而心灰意冷自沉尼罗,可称之为君子而非软弱;一个人痛失爱妻眼泪长流,也可称之为君子,是重情重义而非可耻;一个人,有勇气大骂时局特务,这亦是君子。

几千年来,世人君子的表现,打破了孔子的“无入而不自得”。原来,君子的表现也有很多种。

【篇三:为了心灵的淡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演绎如滔滔江水,古今多少奇丈夫,为了寻求心灵的淡泊去奋斗,使生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屈原投江

汩罗江畔徘徊着一位爱国者——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你的才华、智慧、忠诚被小人们排挤,庸君听信了小人的谗言,你被贬了。你一袭青衫,衣袂飘飘。站在汩罗江畔,眺望远方。江边渔夫劝你:“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你摇了摇了头,为了心灵的淡泊,你岂能随波逐流,“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为了心灵的淡泊,你望了一眼西天凄凉的残阳如血,纵身一跃,跳入江中。

这一跃,是为了心灵的淡泊。

陶潜隐居

浔阳柴桑有一位追寻心中桃花源的隐士——陶渊明。“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你本着“安天下、济苍生”的远大抱负,却发现官场如此之残酷黑暗,仕途是多么庸俗与污浊。于是,你脱去繁华与喧闹,归隐田园,纵情山水。在大自然面前,乌纱帽算得了什么。你愤然离开官场,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追寻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你选择了清贫,也选择了心灵的淡泊。

这一隐,是为了心灵的淡泊。

青莲居士为了心灵的淡泊,浪迹天涯;东坡为了心中的淡泊,寄情山水……而我们,生活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难道不应该为了心灵的淡泊而坚守自我吗?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浮躁充斥着每一处,我们应为了心灵的淡泊,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

在成长的路上,你我皆当坚守自我,为了心中的淡泊。

热门推荐
1包饺子
2支付的变迁
3家乡的美景
4石头画
5那年四季
6美丽的校园
7哦我16岁了
8母亲,我为您守灯
9绿色家园
10第一次煮饭
11不盲目攀比,迎接最好的自己
12突发疫情下的春节
13秋天的山
14沙包大战
15看看心中的日出
16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17抢电视大战
18埋藏在心里的泪水
19垃圾分类我在行
20丢车风波
21说勤奋
22给李晓明过生日
23妈妈的馄钝
24我是女生我骄傲
25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6雨季遐想
27观察蚂蚁
28坚强的小芳
29记忆停驻在那时
30我的宠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