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怀若素的作文

【篇一:心若沉溺无处可逃】

通讯网络漫天覆盖,摩天大厦遍地拔起,这是社会的进步。但身心沉溺的人们插翅难飞,无处可逃。唯有心怀若素,打破桎梏,方能大隐于市。

那些沉溺于城市的人,在觥筹交错的宴席上酩酊大醉,在不见天日的歌厅里乱吼一气,在人头攒动的游戏厅里享受浊欢。他们累了,倦了,想逃了,于是将自身的浮躁和暴戾塞住大自然,接着又无功而返。

或许是逃离的不够彻底。用一叶障目,不见世事的变化;也许双耳塞豆,不闻风声雨声。或像范蠡一样,泛舟西湖;也仿陶潜一般,种菊东篱。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在深山老林内自给自足,这看似才算是真正的“逃离城市”。

然而年年江月相似,人,却不同了,社会也变了。所谓流觞曲水,行酒赋诗,结庐人境,只不过是魏晋风度的神话。机器轰鸣的现代,谈个人隐世也是种奢侈。

消极避世是要不得的,激烈竞争是免不了的。有光明就一定会有阴影,寄生在社会上,得意失意,希望失望,积极消极,都不可避免地纷至沓来。

逃离不是解压的最好办法。身处城市,我们若可以敲醒那颗沉溺的心,给自己留出一段清净无杂的空间和时间,不也可以在都市里另辟一片自己的桃源吗?

印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你是谁,身在何方,都要有规律的进行冥想。即使是在繁华都市里的人们,也会腾出一定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人生。苏轼即使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也要盘出一些时间去纵情书画。师古而泥古,我们若没有如此才华,也可在工作之余拍照旅行,走走停停。

给自己一方净土,胸间蓄水,心底植竹;给自己一次旅行,放慢脚步,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热门推荐
1一路花香读后感
2我最熟悉的人
3杨梅
4雾中的乡村
5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
6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7愧疚
8幸福与吃相伴而行
9忆家乡
10握住我的手
11我的碎片化生活
12安全放首位
13寻菇记
14吉吉的回家路读后感
15笑容的鼓励
16一封书信表孝心
17听雨
18一节神秘的课
19童年趣事
20我的那只钢笔
21我看见
22花样年华,永不散场
23太空想象作文
24皮艇冲浪记
25助人是一种快乐
26《雷锋》读后感
27忘不了那个人
28嘉陵江的日出
29我最熟悉的人
30与阳光的两邂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