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篙素的作文

【篇一:不刨根何以问底】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解,终为惑矣。不刨根不可知其源,不问底不可明于心,故欲明于心,先刨开黄土沙石,究其脉络根细。

纵古观今,人们行于科学探索的大道之上,需要刨根问底的态度。

当神农刨开一株株草药以究其药性时,不顾自身安危探索未知的植物时;当张衡走遍震区探索地震规律,不顾长者以鬼神之说威胁时;当孟德尔播种下一颗又一颗豌豆来研究性状差别时,我便看到了求知之光闪烁,科学大门敞开。

听过一个父亲教育孩子:“种丝瓜和肉豆是用来吃的,并非用来分辨的,你只需照顾它们长大,摘下来吃就行了。”也许父亲是想告诉孩子,要懂得避轻就重,但我却认为这位父亲谋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刨根问底的精神。

前日屠呦呦因发现青篙素而获奖,在探索科学的旅途中,她在一百九十多种样品中不断的提炼萃取,三百多次失败中徘徊,年复一年的埋头苦干终于成功结成硕果,制造了可以抗疟疾的多种药物,成功救助了无数疾病缠身的人们。

倘若屠呦呦仅将青篙素当作食物不去分辨它的成份,倘若袁隆平仅将水稻当作食物,不去分辨它的品种优劣,如此优良的技术还要埋没多少年呢?

刨根问底的精神不仅体现在科研中,同样体现在社会各个角落。

当作者援例不能引于典,当职能者问责不能追其凶,当医生治病不能愈其本,当各行各业成了“分辨无用,能吃便好”的敷衍者,当各职能部门成了不愿刨根问底的“差不多先生”,则中国之势难成,中国之气难聚,中国之骨难铸,中国之魂难凝。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可以去除中国制造,而形成中国创造之风。我认为只有先养成勤学好问,刨根问底的习惯,摒弃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作风才可以制造出可以说是中国创造的东西。

王小波曾说,人生就是遇见一些有趣的事儿然后懂得一些道理。的确,人就是在遇到趣味和探索中趋于丰满深刻。

【篇二:反思才能站对人生舞台】

白驹过隙,时光悄悄从指间流走,待我们发现时,它已化作流星划往另一个天际。后悔?堕落?都是错误的选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点点滴滴,还未来一袭华丽舞衣,站对人生舞台,舞出自己的传奇。

时间都去哪儿了?于平凡人它缓慢流淌远去,于伟人它隐身世界各个角落。只有反思,才会把过去流逝的时光握于手中,撒向未来的大地上。没有反思,士兵终将是士兵,不会成为将军。因为将军是从反思的泥泞中摸爬滚打出来的。

做好反思,站对人生舞台。鲁迅如是说:“我经常剖析社会,但更多的是无情地剖析自己。”反思使他弃医从文,反思又使他在文学道路上精进不止。

反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付诸行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嗷嗷没有辜负父母殷切期望。这位科学隐士,终在反思中站对人生舞台。她试验,失败,反思,总结;然后再试验反思总结。经历190多次的失败后,终于成功提取青篙素,为人类健康增添保障。伊辛巴耶娃告别体操生涯后,孤独,无助。反思使她从深渊腾空跳跃,她反思,她实践,她尝试着规避以前的错误。从此一根杆,一个绝美女子摇曳在人生顶端。反思不是一纸空文,它需要实践来验证。反思是一盏灯,引领我们寻找自己的人生舞台。

反思使我们引过往为正鉴。西缅二世刚一登基,就被驱逐出境。他反思旧国的制度体系,反思父亲的执政方式,反思社会发展趋势。终以和平方式竞选成功执政。李煜离开江南,终日沉溺于亡国悲痛,终也只留“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感慨,倘若他反思亡国原因,引以为鉴,还会“问君能有几多愁”吗?阿房宫烧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终使改朝换代延绵持续。

时间如沙漏,又一点点于掌中滑走。唯一握住时间的方法,就是反思。反思过去,为明天的精彩演出抹上华美一笔。反思,站对人生舞台,等待人生唯美落幕。

热门推荐
1感恩母亲的爱
2识时务最为珍贵
3闸坡大角湾一日游
4那一抹橙色的光彩
5我的烦恼
6哦原来如此
7香蕉皮的启示
8溜狗趣事
9我的同学
10恋雪
11《穷人》续写
12有着一颗心
13游刘公岛
14个子矮的烦恼
15像风一样
16日子里的诗意
1720年后的我
18从这里开始
19春语
20心灵之灯
21我的初中生活
22“共享”的背后
23我爱你爸爸
24风景
25有书相伴
26内心的呼唤
27善良的同学
28中国风的境界
29不倒翁
30我的快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