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记忆中的那个板凳】
老家有一个板凳,小时我经常坐在上边吃饭玩耍,它很结实。
坐久了,觉得没意思,便在上面乱蹦,可那个板凳却固若金鼎,纹丝不动,于是我就更使劲的蹦,这个板凳还是毫发无损,后来我就干脆用手扔,再用脚踢,可依然不见效果。
过了几日,忽然发现有一个凳腿活了,我高兴了大半天,但被爸爸发现后钉了两根钉子板凳又变得很结实,我只好放弃了毁坏它的想法。
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哥哥该上小学了,就被接到城里,那个板凳也随着我到了城里,由于小学时不太忙,就经常摆弄那个板凳,不是拿那个敲就是拿这个凿,不管怎样,反正就一个目的——拆了它。
爸爸因这事儿批评过我几次,但我仍然死性不改。
我持之以恒的拆板凳,可爸爸总是和我对着干。我拆开一点,他就修一点,就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爸爸累了,就干脆用粗绳缠在板凳上,因为绳的原因,让我有一段时间没能破坏板凳,爸爸以为这事已经完了,于是就撒手不管了,但我并没有停止,有绳,我就把绳弄断,弄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段了几根,不过已经露出了板凳面,于是又开始凿,爸爸发现后,严肃地训了我一顿。
从此,我很长时间没再碰板凳。
在一个节假日,写完作业的我,在家没事干,忽然又看到那个板凳,于是就继续当年没完成的事,拿出工具,在板凳上,继续凿,但是发现在板凳面上凿很明显,于是就换了地方,在腿上凿不过并不敢凿太多,一会儿,就又把放回原位。
后来又搬了一次家,那个板凳也跟着我到了新家。
不过,现在的我早已不再想方设法去毁坏它了……
【篇二:腾飞】
妈妈今天又要出差去北京,但对于我而言,这和她去单位上班并没有什么不同,虽然北京离石家庄三百公里路程,但是乘坐高铁只要一个小时十几分钟的时间,妈妈既不耽误早上送我去上学,也不耽误下午接我放学,如果事情办得顺利,她甚至能赶回来吃午饭,如今的科技发展之迅猛,早就远远超越了古人对“日行千里”的美好憧憬。
寒暑假,我和妈妈出门自驾游玩儿,即使是不熟悉的地方,只要开启导航,准能准确到达目的地,门票、食宿、甚至美食,都可以提前用手机预定;如果是火车出行,铁路12306订票系统也非常方便,分分钟就能把车票搞定;网上都能预定机票车票,姥爷给我讲的他们小时候带着被子马扎去车站整夜排队买票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出行便捷,购物更方便。我很喜欢跟着妈妈去逛街,现在出门消费,基本不用带现金,甚至也不用带银行卡了,一部手机就可走天下,买东西、吃饭、看电影,都可以用移动支付功能消费,商家方便,买家也省了好多事,就连菜市场的大伯大妈也都在摊位前竖起了二维码图片。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我把这个传统也是继承和发扬的淋漓尽致,从小就爱吃,贪吃,跟着去哪儿,也得先规划好自己的肚子,值得庆幸的是,我生在这个以美食文化闻名世界的国家,想找好吃的还不容易。暑假去东北、内蒙古,吃了有名的烤全羊、酥油茶、蒙式早餐,和那儿的人们一样,美食也是豪迈粗狂,充满激情;寒假去西安,品尝回民街鳞次栉比的特色小吃,吃得我“衣带渐紧人不悔”,羊肉泡馍、板凳面、肉夹馍、酸梅汁……;周末去北京,午餐吃完烤鸭,下午没到饭点儿就逛累了,南锣鼓巷的冰淇淋、杯子蛋糕、手工糖人先别说吃,就是看着就让人爱不释手,不忍下口……说起来我还没有好好品尝过广式的精美早茶、苏杭的花样糕点、西藏的原生态奶渣、新疆的正宗手抓饭……哎,数都数不过来啊!
事实上,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中,都不太注意他的细微变化,但是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发现他变得越来越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心为这条东方巨龙的腾飞感到无比自豪和由衷的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