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被不可避免的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本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现在广泛用于传媒研究,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
那么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显而易见的,它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取得联系。我们不用再去订购报刊杂志,只需要在空闲的时间里轻轻一划手机,就能立刻知道当天的新闻大事。还有在网上购物,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钱。
但是,久而久之它的坏处也体现了出来。尽管和朋友的距离在网上很亲近,但在现实中反而疏远了。见面聚餐时大家也只是各自玩手机。尽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知很多事情,但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对具体细节一概不知。最大的坏处是碎片化的生活使我们把大块的时间切割成了小块,我们不再习惯于用一段完整的时间专注地做事,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态也会变的浮躁。而且碎片化的信息往往不需要我们深入的阅读,这让我们变得不爱动脑子了。
既然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那我们应该在享受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尽力去克服它带来的坏处。比如在和朋友出来玩,与父母一起时尽量少玩手机,多开口交流。比如在周末的时候,能抽出一个上午的时间安安静静的去看一本书。比如用在上下学路上的时候去背几个单词而不是一直刷手机。
所以,当我们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时,我们要去适应它,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篇二:纸船】
睁开眼,早上醒来,不再迷恋被里的温柔,那是被包裹的谎言,我没有歌里唱 的翅膀,但我有一片云彩,似乎轻轻一踮脚,就会被风牵着走,像一片羽毛掠过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
再次睁开眼,夏蝉依旧没完没了的攀谈,七月的暴政下依然不绝于耳的唏嘘声,敲敲脑门,这才发现,只是一场梦,剩下的只有苦笑,好涩的笑。
每日错过了日出,也不再挂心日落,彷徨之余的彷徨外,偶尔想起去年的花开花落,猛然发现那才是一场小众化的大电影,于是嘴角微微上扬,我开始想念去年的春花秋月了。
于是,一个薰香如梦的夏夜,我开始折着纸船,有些不觉疲倦的折着,盼望等待,徒劳的等待,我懂。
花火飘过流年,现在寄出的信筏找不到从前,曾经的声音荒废在汗淋淋的夏日空气中。有人说,过去的一页可以不翻就不要去碰,翻多了,那沉淀的灰尘足以迷了自己的眼。我想我似乎懂了些,只是不免担心那队浩浩荡荡的纸船是否像冰心的纸船被风雨打湿,黏在了船头。但可以确定的是,过去没有给我带来回声。
我学会安然,不再去想昨天,甚至有些遗忘了昨天。我开始想未来,未来是场梦,我们都是梦主,但梦有的时候并非自己把握,今夜想的再花季灿烂,清晨醒来终是一场梦,一场让人舍不得醒来的美梦。
所以,我又开始折纸船,一张张的白纸,一个个的未知,小小的心里是期待、惊慌。也许我学的聪明了些,不再让纸船走水路,而改成了邮寄,昨天的我寄了出去便开始等待。日复一日,最终却是石沉大海,却等来了开学的日子,我的第二队纸船,想必是遭遇了不测,至今未给我带来答案。
我放弃了,却又不甘心,于是我给现在的自己写了封信,折成了一只只小小的纸船,让它随着蒲公英去追寻,并不抱希望。两天后,我惊奇的发现,三队纸船一起回到了窗台上,与寄往现在的纸船相比,另外的两对已经残破不堪,旁边放着一纸留言:
对不起,过去早已不存在,而未来太过缥缈,我们无能为力。感谢你寄往现在的纸船,找到了迷失的曾经和未来,best wishes to you!
我想我明白了什么,对吧,纸船?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就是多元化,小众化。现代生活无一不与“碎片化”相关联。网购、外卖、微信、朋友圈……显而易见,互联网的兴起导致了碎片化生活的必然性,使我们遇见了碎片化生活。
曾经在人来人往的大街,总能听到某处传来的卖报大叔的吆喝声。现在,不仅他们的身影消失了,书报亭也失去了热度。人们只需拿出手机,打开软件,“今日头条”“感兴趣”等醒目的字眼将所有信息一网打尽。它们来的快,去得也快,成堆的废报再也不会侵占家中积满灰尘的一角。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还在乘坐专用巴士前往大卖场苦苦寻找想要的物品?也许只有大叔大妈来陪你作伴了。通过碎片化的分析,网购早已成为人们普遍的购物选择。除了用虚拟代替实品,用等待换取车程,“私人定制”对于用户的诱惑无人能及。“碎片化”正是我们对高质量生活的产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细致。
“碎片化”也意味着用碎片来替代整体。记得小时候,我会在夜里捧着一大本厚重的《盗墓笔记》,久久不敢入眠。而现在,层出不穷的海量新书在涌入我的生活,跳过琳琅满目的畅销书,看一眼部分经典的段落成为了我的阅读习惯。因为碎片化增添了多份选择,所以零散的时间才能填补了我们生活的空缺。过去或许简约,但现在的复杂带给我更宽广的视野。
诚然,“碎片化”给予了我们便利、细致而丰富的生活,但“碎片化”仍是“碎片”,减少的是我们的耐心与交流。不用再花大把的时间把翻烂的旧书再研究一下了,不用再约朋友出来吃饭聊天了,我们甚至连娱乐也变得随意起来。手游疯狂地吞噬着市场,看电影也懒得去影院排队了。过度的“碎片化”好似经不起细嚼慢咽的快餐,匆忙吸收多余的时间,留下没有营养的残渣碎片。
“碎片化”虽然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但追求碎片化带来的残渣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有时,我们要在“忙而快”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像品一壶醇厚的好茶,无耐心则不知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