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馔玉的作文

【篇一:对话李白】

小时候,父母总是逼我读你,但我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心里只想着去找我的小伙伴玩,为此挨了不少的训。我痛恨地看着桌上的你——《唐诗三百首》,灯光下的你,在我看来是那么的可憎。

长大一点,我又把你找了出来,看着你朝我敬酒,我不禁乐了,“好像有的意思,”慢慢读了,才知道你的诗竟然如此的美,如此的豪迈。

现在的我对你是敬仰与羡慕之情,为你的一路坚持不禁鼓舞喝彩。你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翰林遭贬,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你“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你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你一直在走,因为你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你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对未来充满信心。而这句话现在也成了我的座右铭,在我丧气与失落时鼓舞着我,激励在我,也要像你一样充满自信。

你傲岸独立的个性,在当时看来是一朵奇葩,而现在我为你这种个性肃然起敬。无论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你不失耿介光明之志”。“咋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灸生可热的权贵,你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然而,最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你的洒脱与豁达。当你不被重用时,你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老。却仍能举杯畅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然而这种洒脱也只有你才有。

有人说,你是一个酒鬼,终日与酒共眠,有人说,你是一个侠客,执剑行走千岳,有人说,你是一个诗人,惊天地泣鬼神。看着你一身白衣在风的抚动下飘飘然。我想说,你是一个仙人,被贬低到人间,在这里你已成了一座丰碑,一座永远耸立不到的丰碑。

【篇二:心若无尘,清风自来】

静谧幽暗的夜空,月光似水般流过,抬头仰望皎月,穿越千古,与你的目光交汇在一处。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能赋相如,剑术自通达。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你有忧民报国之志。你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站在大唐的江山上,任荣利之风吹过,独自傲然于世。

可你也曾热衷于功名利禄,寻求机会来进入统治集团。玄宗西游,你以一篇《大猎赋》希求博得玄宗赏识,未果。尔后多次尝试均未能如愿,终于慨叹一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离开了长安,云游天下。

但你的心却依旧向往着那里,当玄宗终于意识到你的才华,召你入宫时,你依然满怀喜悦入宫,如愿成为了翰林学士,你志得意满,以为你已经到达了你的理想终点。可入朝后你发现,你的职责只是为皇帝写诗文娱乐,为贵妃写诗赞美,你空有一身才华抱负却无处施展,于是你厌倦了这种浮华的生活,始纵酒以自昏晦,开始表达你心中的不满,“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被“赐金还乡”后,你满怀愤懑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此告别仕途,你走上了一条与其他文人儒生截然不同的道路。

褪去了追逐功名的浮华,淡去了红尘浊世的印痕,你洗去了心灵上的灰尘,此时的你,方为真正的你,不愧于“谪仙”李太白之名。此时当是你人生中最潇洒的一段,你寄情于剑,寄情于酒,寄情于山水,无拘无束,放弃了“钟鼓馔玉”,认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你游山玩水,浪迹天涯,交朋结友,寻仙访道,恣意欢谑,岂不快活!

功利之尘虽无,但你的满腔报国之心却从未更改,安史之乱时,你已及近古稀之年。但你却仍希望在垂暮之年,为国家出一份力,但却因病返回,未能如愿,次年病逝,自此一代诗仙溘然长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的传奇。

功名的浮尘未能蒙蔽你的心灵,时代的潮流未能沾染你的灵魂,太白,你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入了历史,你永远是历史星河中最耀眼的那颗星。

【篇三:与“青莲”私语】

酒入愁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余光中

您,豪气冲天却怀才不遇;您,渴望仕途却遭受排挤;您,历经挫折却无所畏惧。

您,手持酒杯,腰挎宝剑,站于临风之巅,眺望天下之景,遥望那繁华的长安,眼波流转,似有万马奔腾。七尺男儿傲立于河畔,细看手中浊酒波光澜澜,扰乱了时光,宝剑出鞘,闪着寒芒,是您轻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说罢,将酒一饮而尽,此刻,您下酒的是剑上寒光,您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天地苍茫,惟剑与月与您通行。

您,身着官服,立于朝廷之上。眉眼之间神采奕奕,却依然不减狂傲;力士脱靴,贵妃磨墨,举手投足之间是无法比拟的张狂。但那三尺朝廷终是容不下您,您行于长安街头,仰天长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了,您本就不应为朝廷所困。放弃了“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策马扬鞭,携一脸豪情登舟望秋月,于“举杯邀月”里,高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谦酒恣意,岂不快活?

您,伫立汇畔,看水面波涛汹涌,天色如墨,狂风怒号,您眼中再也不见嗜酒见天真的情,那千里冰封的黄河、万里雪飘的巍巍太行。您眼中锐利的目光在瞳孔闪烁,道:“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您转身离去,前路却不在迷茫。

您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希望,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闲情,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惜别。

皎皎明月,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穿越千年给您留言,愿诗仙狂傲不减当年。

【篇四:角度决定高度】

萧伯纳曾经说过“有的人对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而我却常常思考着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是这样。”思维角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这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照,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渊源。

翻开历史的画卷,渡过历史的长河,撷取几朵浪花,品尝和发现他们眼中的角度,体味他们所处的高度。

那古朴的墓碑镌刻着“照我思索,可以识人;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沈从文先生其实从未逝去,常忆起那如常春藤般缠绕着的皱纹静静的栖居于你的眼角,常忆起你厚重的镜片下如窗子一般明亮的双眸,更忆起你那似春暖花开般温暖的笑容。你从湘西古城踱步而来,以一个“乡下人”独有的朴实与灵性不如文坛,即便当初有送夫一饭就从文的凄凉境遇,即便“文革”中你文人的风骨一次次遭到玷污,你仍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平衡的心去享受生活,你用充满灵动与空灵的独特文学,为我们无奈展现了翠翠这一代表真善美的女子。你用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的态度静看人世间的风雨雷电,如同边城茶峒那摆渡的老人,撑着竹篙,划出了属于自己的波澜不惊。

那高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就中仙的李白,亦是如此。人人为得高官厚禄,阿谀奉承,他却高吟钟鼓馔玉不足贵,与尔同销万古愁。人人为得功名前程,仕途得意,他却浅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许有人说过他痴,也许有人说过他傻,可是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人生角度。这种放荡不羁的角度让他在闲云野鹤之地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宠辱不惊。

庄子钓于濮水,持竿不顾,曳尾于塗中,因为坚信鹏展翅,志在千里;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作子,因为拥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心态;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执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闲适生活。他们都是在经营自己的人生,最终目的上,他们都是一样的,有着同一个心灵归属地,那就是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还一片生命的本然。他们的人生视角成就了他们不凡的人生和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伟大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要穷尽生命的一切可能”。角度不同,信仰不同,目标不同,人生高度亦不同。

【篇五:描写李白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仙。

看!一身傲骨的他踏着亘古的风尘徐徐而来。好潇洒的李白,连醉酒都如此地狂放不羁。一壶浊酒,一支翰笔,一身飘逸,一路走来,有好景处皆留李白诗,于是便有了“白发三千丈”,便有了“飞流三千尺”,也便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醉酒后视线的模糊,思想的混乱而胡言乱语吗?如浮云流动,如野马奔驰,是恣欢,是谑笑。然而,胡言乱语怎么会有“钟鼓馔玉不足贵”,胡言乱语怎么会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那一定是酒能助兴,酒后吐真言。诗仙也平凡,像历史长河中众多怀才不遇的人儿一样,满腹经纶,满腹牢骚,借助酒的力量,愤怒了,爆发了,呐喊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震撼了几个朝代。

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

你我伴灯而坐,相对无言。你默默饮酒,我在旁静静思索。我敬佩你的才。

【篇六:做回自己】

做回自己,才依稀看见了黑暗前方那缕微弱的曙光;做回自己,才找回了自己灵魂深处的那一丝高洁;做回自己,才能深深体会到生命的真谛——简单。

苏武年少时出使匈奴,因为虞常刺杀单于之母受到牵连,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逃避的,于是决定以死谢天下,换回祖国的名誉。幸运的是,死神没有夺走这位爱国之士的宝贵生命。他面对卫律的威胁与恐吓,没有屈服;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没有投降。后来苏武被单于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冰天雪地,艰难的度日。面对好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降,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自尊,这是何等的忠贞!终于在十九年之后回到了故土。苏武只因恪守自己心中的那片高洁与忠贞之地,做回本来的自己,维护了自己与祖国的声誉,成为千古流传的美丽神话。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是向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他为了谋生而做官,然而在看到官场的腐败之后,他毅然辞官归隐,过上一种顺遂自然的农村生活。陶渊明正是做回了自己,才明白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最终找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享受到纵情山水的怡然。

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人的不堪之流而名留青史。他舍弃了钟鼓馔玉,做回了真正的自己,才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内心独白。李白没有违背自己的灵魂,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历史里才有了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

做回自己,才能有千秋万代的不朽佳话;做回自己,才能走向人生的高峰;做回自己,才能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历史。

朋友,做回自己吧!

【篇七:因为追求】

岁月是一首凝固的诗,它的每一页每一行都写满了诗人的祈愿。也正因为追求,让尘封的岁月永恒,让真正的历史不朽。

——题记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而不是浊世的毒酒。他站在萧索的江前,悲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渴望沉睡的世界觉醒。因为追求,屈原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化为狂风骤雨,一字一泪抛洒在汨罗江上。

他的梦是平凡的种子,五棵柳树,几轮皓月,半截锄头,把命运的纹路隐在岁月的云雾。他用庐山的水洗净朴素的目光,低吟浅唱,醉读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进平平仄仄的酒杯,畅饮后用文字丈量从彭泽县到桃花源的距离。因为追求,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绝意仕途,隐居山水之间,袖间一袭清风抖落功名利禄,笑面云淡风轻。

他的酒是沟通仙境的桥梁,让他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越梦游的天姥山,飞越三千尺的九天之上。皓月当空,他举杯对饮,床前明月,他思乡心切。他寄情山水,又放浪形骸,以至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因为追求,李白超然物外,引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慨;因为追求,李白才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大气豪迈。

他的笔是愤世嫉俗的利器,而不是屈辱下易折的赝品。他一方面传播新文化,同李大钊等人一起让马克思主义的大旗飘扬在中国上空,另一方面又恶狠狠地抨击“吃人”的封建制度,把伪革命家,文学家林语堂、梁实秋骂得狗血淋头。他不惧前路艰难,因为世上本没有路。因为追求,鲁迅弃医从文,期盼唤醒国民在沉默中爆发;因为追求,鲁迅凭“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高尚气节,在爱国主义诗篇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章。

因为追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追求,包拯秉公执法,维护正义;因为追求,钱学森推掉富贵,义返祖国;因为追求,让雷锋助人为乐,大公无私……因为追求是人们积极进取的动力,是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没有梦想,没有目标,只会迷失自己,会活得空虚而寂寞。

正因为有了追求,人生才会不断向上攀升,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民族才会不断富强。我们也应该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篇八:我看李白】

诗,在中国是文化瑰宝。而唐朝,是诗这一文体最繁荣盛行之时。在唐朝,又有一位诗人,他的诗雄奇浪漫,令人赞叹。这位诗人就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尊为诗仙,又被称为“谪仙人”。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雄奇浪漫、夸张豪迈,在他的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十分爱饮酒,而他酩酊大醉时,又能写出绝世佳作,人们称其斗酒百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些名句都出自他的《将进酒》。李白生性豪迈,常与人一起饮酒,一醉方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同时,他也常常一人开怀大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却还能大胆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人们带到一个浪漫瑰丽的世界里。

李白的豪迈,不仅只能通过饮酒来表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他对壮丽风景的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他在困境中的自慰。“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是他在梦境中的所见。比起杜甫的忧国忧民,他的诗的雄奇豪迈,令我赞叹不已。

豪迈而又爱饮酒的李白,自然有着许多朋友,他们深似海的友谊在诗中就不难看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送别诗的代表。“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同样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此类的诗还有很多。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也表现了李白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李白的诗很多,数也数不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他心中的愤恨。家喻户晓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正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则分别表现了他的喜悦,悲愤与年少轻狂。让后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使我沉醉其中,真不愧是千古以来不曾多见的谪仙。希望我今后能像谪仙人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样,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出步伐,全力以赴去实现心中最美好的梦想!

【篇九:爸爸喝醉酒的作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爸爸高声唱着,手舞足蹈。他这一唱,惊天动地,似乎他自己真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我问:“这歌真好听,好像是项羽写的吧?”“错,错,错!刘邦。刘邦,你知道吗?就是项羽的哥哥!”爸爸对我似乎露出鄙夷的神色。

爸满脸通红、双眼微睁、眉毛上扬,嘴皮一会儿半松半咬,一会儿又紧抿,过不了多久又松开了。

哎!又喝多了!今晚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动不动就点几瓶酒,结果从七点喝到十一点,最后当然是一身酒气,神志不清了呗!

他一会儿右脚往左拐,一会儿左脚向右拐,手还一前一后不停地摆动着,像扭秧歌一样,动作做得既奇怪又夸张还不协调,还几次差点儿摔倒,不时地往前后闪一下,又不时地向左右扭一下,逗得我和妈妈哈哈大笑。

“小心!电线杆!”看着扭到一旁,还在边笑边发出“呼呼”声,快撞到电线杆的爸爸,我提醒道。

他左手推着电线杆,右手不停地在空中挥动,“唉,走开走开,谁要你扶?我又没有醉!”说着,他一脚踢向电线杆上;哪知,他脚法太差,踢偏了,疼得他嗷嗷直叫。

没过多久,爸又换了新花样。他模仿军人的步伐,开始走正步。他酒劲儿上身,喊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爸爸问我:“你看,我有没有你们体育老师喊得好?”我连忙说:“有,有,比我们体育老师喊得好多了。不过,我们老师可不会这么晚了还在吼!”爸好像没听见,继续一边大声喊着口令,一边踢着正步,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前走。

开门的时候,我和妈妈故意考验他是不是真喝醉了,就拿一把别的钥匙让他来开这道门。爸爸似乎有一点警觉,歪着头,盯着这把钥匙看了半天,说:“说……这……些!还想整我——冤枉?”看来,“酒醉心明白”这话不假啊!

回到家,爸爸倒头便睡,我洗完澡正要去吹头发,想出一条妙计。我拿吹风机开热风,把吹风机放在他脸上,一下,他微睁了眼;两下,他坐了起来,又躺了下去;三下……四下……最后,他干脆不理我,倒头大睡,我摇摇头,走了。

当然,最后他也是自作自受,就等着全身无力、头晕脑胀吧!

不过,我真担心他明天上课时,会不会激动地举起一本书,对着学生说:“×××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篇十:因醉而醒】

有人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也有人觉得“醉时一片朦胧,醒来一切成空。”其实,有些时候,徘徊在醉与醒的边缘,在那些似是而非的情景中寻求一点意义,那么醉也似醒。

面对灿烂的星空,人们曾经只有陶醉,在那深邃的夜间,人们沉醉于那远方的异物所放出的光芒照亮的这片原野,空中回荡的飘渺虚无的星云,使人们沉迷于它的色彩,人们开始思索它的起源,于是一个又一个斑斓的神话故事产生了。它被接受,再被推翻,终于在千百年之后,人们发现了宇宙这个庞大的空间,从中探索到了生命的起源,甚至预测了宇宙将来是如何衰亡的。

这是在由醉与醒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对事物的认识,是在醒的前提下,思维开创的结果,也是在沉醉中孕育的产物。

醒是一种思维的探巡,是在似是而非之间力图发现什么,佛教有语:“花非花,徒非徒。”力在阐述一种哲理,也许这类似于我们常面对自然事物发一些感慨,寻求一种哲思。

当我们笑对窗前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之时,似是一种沉醉,沉醉之余,又能使我们深感沉稳的态度和开阔的胸怀是何等重要。当我们听风听雨之时,除了陶醉,更多的是感慨人生易变,寂寞长存。在面对自然万物,我们或悲或喜,或惊或叹,这些都源于开始的沉醉,加之思索,便成了种种哲理和情感。

人活着总是要思考的,这就需要人脑对外物的接受和转化,也就是在醉与醒的基础上,再加之以理的论述。或许,这就是“禅经”中所谓的“悟”吧!“醒”是一种思索,是在“醉”的基础上得到的产物,因醉而醒,在醉与醒的边缘探索生命的真谛,寻求一点生命的意义。

热门推荐
1时光的镜头那么长
2找橡皮
3参观三峡大坝
4妈妈,我想对您说
5让记忆盛开如花
6我们家的小乌龟
7西游记续写
8我的家乡
9特殊的相遇
10找本好书做挚友
11学习的启示
12年味
13被撕掉的卷子
14有家真好
15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6辛勤的蜜蜂
17新生我的军训生活作文
18一件难忘的事
19我为自己点个赞
20我上了作文
21追求
22最珍贵的财富
23蓬莱的小面
24校园的林荫道
25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26五一劳动节作文
27我的老树
28父爱无言
29人性的芳香
30二十年后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