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鸭血粉丝汤】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峰会”的古城南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在让我们放下那大雅的笔墨纸砚,走入市井,尝一尝古城的美味——鸭血粉丝汤。
避开现代化的大楼,来到微显破败的小街小巷,基本都可以碰上买鸭血粉丝汤的小店。随便走入一家小店,都能感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如清风捕面,一时间,心中温暖如斯。点上一碗鸭血粉丝汤,看那绛红的鸭血漂在汤面上,其中有条条晶莹如琉璃的粉丝穿插其中。再点缀上几颗葱花,鲜艳活力的绿为一碗鸭血粉丝汤添上一点生机。汤里还藏匿着鸭子的其他部位,例如,鸭肠、鸭珍。
当一碗热腾腾的鸭血粉丝汤端上桌时,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所以别忘了早早将眼镜摘下,以防那热气糊了镜片。趁热尝上一口,好鲜!宛如天材地宝入腹,鲜美得眼泪都仿佛眼泪都是要流下。就这么一口口不停地吃下去,你会发现——粉丝的量格外地充足,那上百条口感滑润的粉丝在那一时间段入口仿佛将生命升华。那十几块鸭血嫩如豆腐,鲜如海产。千万别错过了那汤水,不然你无法体会到鸭血粉丝汤的全部精华。等个大约三分钟后,夏天时间可能要长一些,别在乎那俗礼,端碗便喝。汤入口,舌头没有烫伤的痛觉,只有那极致的鲜美。伴着粉丝流入喉管,与喝水一般无二的顺畅,但其余韵却在心间停留许多。十几分钟后,那鲜离开身躯,却种下了根深蒂固的馋意,永远无法忘怀。
那直径二十多厘米的大碗在倾刻间变得空空如也,留下的是一份对食物的喜爱,更留下了对故乡的羁绊。“月是故乡明”无论将来我去往何方,都不会忘记故乡,忘记那一碗鸭血粉丝汤。
【篇二:什么不能缺席】
一盘一碗一筷子而已。
上方下圆,七寸六分的一双竹筷,会伴随从早到晚,日日夜夜的一点馋意。
沐浴清晨露气,一碗抄手上桌。
往外冒着腾腾的热气,只一搅筷,那些个白生生的抄手便被红油染上色彩,在瓷碗中四散沉浮,星星点点的葱花有一瞬坠下碗底,片刻后又飘起,如浮萍,雾气升腾,氤氲正惺松的眼中,明亮的风里。
薄薄一层盖在面汤上的红油,被执起的木筷搅散,夹起一个抄手,筷子在微红的面皮外留下浅浅印痕,入喉轻咬,皮肉便皆碎,又浸出些汤汁来,挟着些辛辣,夹着些葱花。
筷子夹着清晨的红油抄手,食景之美,描摹出浅浅的轮廓。
迎接正午阳光,一盘土豆烧排骨入眼。
土豆完全溶在了酱汁里,外表泛着灯光交杂暖黄色的光,淀粉质完全脱离下来和着汁温柔地包裹着排骨、菱角、陈皮在其中若隐若现,散发出一种香料的清新,肉质的软糯。
右手拿筷,食指与无名指配合下开合的筷子夹起欲溶的土豆,脆弱的土豆在挤压下裂开,露出白色的内面,掉落在白色的米饭上,油汁渗入米饭内,用竹筷把土豆和米饭一齐刨入嘴里,细细密密地征服了味觉,好像正午明媚的阳光都开了花。
筷子刨着正午的排骨土豆,食景之美,描绘出淡淡的色彩。
再待傍晚夕阳,一口火锅冒泡。
深红发亮的汤底上面浮着一层花椒,蒸腾出雾气,火锅的筷子稍长一些,像长臂猿的手,在大口径的锅里捞一片深褐色的肉片轻而易举。
肉上面还沾着火锅底料的辣椒,筷子上有红油顺着笔直的杆从筷尖滴落在肉片上,还未凝固的红油沿着肉的纹理慢慢滑落,散发出麻辣的气味。
筷子夹着晚上的肉片,食景之美,勾勒出细细的线条。
这样,平凡的吃食亦可回味,食景之美,可用粗简的食材做出,而不在于盛筵之丰丽,乾隆的“金镶白玉板”“红鹭鸶绿鹦哥”是,我的抄手、土豆排骨、火锅亦是。
只是执一双筷子,就可以看见食景之美的一整个春天。筷子,从来都不会在一日三餐,食景之美中缺席。
后来的每一天,想到筷子不会缺席,这种馋意带来的雀跃,不上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