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冷眼旁观的作文

【篇一:一星如月的道德境界】

王国维先生曾在书中谈到:欲达到人生之大成,必先经历三个境界:自然境界、社会境界、道德境界,方可至圣。然而当我们处于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还不曾到达过“社会境界”,她们处于灵魂的最底层挣扎,又怎么能受到“道德境界”的升华呢?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担忧已逐渐发展为事实:人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甚至更夸张。他们僵化、固定、人云亦云。某小伙因不给大爷让座,在公交车上被谩骂、殴打,这样的事情在如今比比皆是。然而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的结果呢?不错,正是因为他们僵化的思维使他们丧失了价值观,乃至人生观。“我们是老人,你必须给我们让座!”以往的社会善举在他们的“积极响应”下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道德绑架,社会冲突由此爆发。因此这种罔顾后果的人形成了恶劣的影响。“熊孩子”的背后是“熊父母”,“熊父母”的背后是这样的老人,这就导致了我国下一代社会更加槽糕,没有人能得到灵魂的洗涤,到达“道德境界”。

因此,在这个灵魂跟不上科技脚步的年代,我们要在心中给自己编个程序,叫做“灵魂一把尺”。

用这把尺丈量自己的灵魂,别人的灵魂。当浙江大妈善心施粥,却因一粒沙,遭到无数责骂时,我们不应该冷眼旁观,至少别做一个无聊的起哄者,泯灭自己的灵魂与同情心。当犬儒文化遍布祖国时,我们也不该抱着“圆润守己”的看热闹态度,不来仗义直言,冷眼旁观别人的悲惨遭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如今,我们正处于最直言不讳的年龄,最热血、最勇敢的年龄,别让枯沙掩盖了我们的火。正是如此,我们才从“自然境界”到达了“社会境界”,有了“欲上高楼听风雨”的勇气。

人工智能没有灵魂,不会思考。人类拥有灵魂,却要学会思考。保持一颗纯净如稚子的心沉浸下去,思考社会现象后的本质。不要随意借鉴别人的思考,保持自己独立的思维意识。这样虽不说做到“入红尘却看破红尘”,也能做到“入尘世不染尘埃”。或许,在这种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根源的过程中,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达到“道德境界”。

在尘埃染透的俗世中,总有一点光帮你辨别方向,指引前进,那就是“道德境界”。它虽不像太阳光辉万丈,却如星、如月,让我们在困惑中前进,在黑暗中漫步。

它是我们灵魂的拐点——一星如月的道德境界!

【篇二:人性的式微更可怕】

在人工智能战胜人脑成真之际,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说,他不担心计算机拥有人的思想,更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没有价值观和同情心,我将此总结为人性。

毕竟,人工智能只会因循人类输入的程序代码,只会因循,不会创造,所以担心它学会思考统治人类是天方夜谭。但是,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性的式微一旦显露端倪,再想着去改变,总有强烈的无力感。

但我遗憾地发现,库克总裁的担心正慢慢变为现实。不久前,两个同学争吵,并且发生了肢体冲突,我上前劝阻过程中也挨了一下。同学们竟然纷纷调侃:“你多管闲事干嘛?殃及池鱼了吧?哈哈……!”我心中诧异:“既是同学,总该做些什么吧?”他们说:“我可宁愿袖手旁边,因为不碍着我。”对其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在知乎上我设立了同样的情景邀请网友回答,仅仅获得了几个网友的回复,内容大致就是:“我也不会去帮助,因为他们是我的竞争对手。”

我想这已经属于“现象”了,我也不想继续探究下去……几周前的一则新闻是这样的:有一位孕妇在月子期间不堪忍受婆婆的责备,从十三楼一跃而下。广大网民的反应不是同情这个早逝的女子,他们如一群社会学家般的讨论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又比如面对溺水者不去紧急施救,而是纷纷拿出手机发朋友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们正在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每一步都要直奔目标,实用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做一件事,如果要付出,一定要看“付出”为我带来了什么,如果没有,我们便心安理得地不付出;对于社会事件,我们不再用人性去体察,我们仿佛很有远见卓识地评论它远期的利与弊……在我们的价值观里,我们鄙弃“婆婆妈妈”的真善美,而唯有“利益至上”——利益即价值。像机器一样思考,然而,这真的让我们所获更多吗?

它必将带来可怕后果。“起初他们强杀共产党人,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接着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然后他们杀害公会成员,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出声,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开始对付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发声了。”德国神学家马丁。尼莫拉的诗《我没有出声》,完美的诠释了当今的社会现象——对待人和事目的性强,没有同情心。一个目的性强,没有同情心的人,就不该埋怨他人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毕竟,“杀人者人恒诛之”。

这将继而造成整个社会风气不良。就如同街边看热闹的人群,有一个冷眼旁观,就会有一群人冷眼旁观。如果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我想也肯定会有第二个。凭个人的力量去改变集体丧失的人性是无力的,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用自己释放的善良和同情心去带动他人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面对溺水者,如果那时候你去找一根竹竿,我想一定会有人跳下去。

孔圣人的思想治国为“礼”,做人为“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掌控着他们的一定是几千年前就存在于我们人性基因里的仁和爱。我,身怀小至对身边人的关怀,大至对自然万物的喜爱,才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感,灵魂的厚重感。

人工智能得出结果可能仅仅需要毫秒,我们人类可能需要一秒,这一秒钟的差距,我们拿人性去填满他。我想用这句话回答库克的担心足以!

热门推荐
1听听那时光的声音
2我喜欢小康河的美丽
3梦想的世界
4美丽的赛里木湖
5拼图同样美丽
6年味
7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8那一刻让我心动
9家乡的冬天
10最美的姿态
11观察作文
12“浩仁”之旅
13诚信
14《龟兔赛跑》新编
15假如我是外星人
16值日
17心愿诗歌下册
18我变了
19遇见
20洞头一日游
21带上梦想去旅行
22让感恩之花绽放
23做一只理性的“小猫”
24种蒜头的观察日记
25双月湾之旅
26换书
27未来你想从事什么职业
28飘香的烧饼
29胜似亲人
30萝卜高塔高又高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