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修复师的作文

【篇一:于碎片化中保全自我】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慢生活的向往。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慢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置身于快节奏的洪流中,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能被切割成无数碎片,人们被迫遭遇碎片化生活。然而,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或许碎片化生活并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但这并非意味着它一无是处,关键是怎样规划碎片化时间。

朱光潜先生曾在《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提到:“中学课程虽然多,但你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读三四页书,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碎片化阅读的力量可见一斑。繁重的学业或工作负担让我们好似无暇顾及任何事,但若能从一天中抽出一些碎片化时间,去发展自身兴趣,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学会利用每分每秒,倾力挤出时间海绵中的每一滴水,这是现在的人们必须学会的可贵能力。

可同时碎片化生活也引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若无意识的将碎片化阅读作为摄取学识的唯一途径,长此以往人们便会将学习寄托于区区碎片中,这自然是不可行的。碎片化阅读往往意味着不够深入,只是囫囵吞枣般的扫阅致使我们没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汲取到的只能是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真正所得自然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碎片化生活更令我们于无形中变得浮躁,人们再也没有耐心花费大量时间潜心于一件事,亦或是完整阅读一本书,用心去探求,只会企图通过零碎的时间获取广袤的学识,妄想付出极少时间索取尽可能多的收获。到了这时,被碎片化的不再仅仅是生活,更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思维。

这也不禁令我想起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文物修复师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坐得住’可能意味着会错过新风向,但在他们的身上却能看到一种对时间的超然,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着人们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这正是我们应学习的生活态度,碎片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有效的应对方式,我们固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解决琐碎的事务,提高工作的效率,但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尽力保留一些不受外界干扰的时间,静下心来感受生活,沉浸于所爱之事中去呢?也唯有这样,才能不被功利所驱使,在利欲熏心的环境中坚守真我,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仍拥有完整的自我。

热门推荐
1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2感谢您的恩赐
3跨过时光的传承
4我本来可以放弃
5五水共治活动
6妈妈是爱我的
7谈高考
8我的玩具伙伴——蛙蛙跳
9我最喜欢的动物
10暑假经历作文
11摩尔庄园
12母亲
13幸福在手心里
14我的拿手好戏
15美味的家常小炒
16新学期给老师的一封信
17那一个秋天
18关于读书的作文
19不要玩手机了
20留在心中的精彩
21妈妈,我爱你
22微笑的魅力
23共享
24年味
25八年级幸福作文
26喜欢的动物作文
27古灵精怪的弟弟
28我的植物朋友——月季花
29花墙
30感恩的心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