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糖风的作文

【篇一:老北京的声音】

一月的北京,冷,白,静,好像大地上所有声音都被这松软的雪地吸去一样。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堂哥已经大学毕业,这次北京之旅,他全程陪同我们。

我们住在胡同里的一家民宿。五点钟左右,天未亮,手推车的声音从隔音不是很好的窗边传来。车轮声与脚踩在雪地上的吱嘎声渐渐清晰。忽然,一段响亮的吆喝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馄饨——开锅!”

男子的声音,清亮厚实,直转上扬,惊醒了人们,也惊醒了天边的朝霞。这声音带着朝气、带着馄饨的热气,从门缝、窗棂外钻进室内。

北京的一天从胡同里的一声吆喝、一碗馄饨开始。

早饭过后,我们拉着堂哥在胡同里转悠。“有钱的住平房”,这里的“平房”指的是北京的胡同——世家所住的地方。这里充满生活气息,淳朴之余透着厚重。“天空的四角”镶着精雕细刻的青瓦。胡同中的砖板路被白雪覆盖,宽处能过车马、窄处寸步难行,堆积起来的雪被踏成冰泥,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色的光晕。

但再窄的地方,声音也可以轻易地钻进钻出,为主人带去喜讯。

“冰——糖——葫芦,刚蘸得——”尾音上扬,音调极高,是个大嗓门儿的中年妇女。她全身裹得厚厚实实,但可以看出她面色黝黑、高大结实。“冰——糖——葫芦!刚蘸得——”她又喊了一声,然后提起红果串儿往板车上架着的糖锅里浸。锅里是熬开了的棕色糖浆,“咕嘟咕嘟”沸腾着,冒着细密的泡泡。只见那妇人把蘸好的糖葫芦从锅里拎出,利索地一甩一拍,竟有金石之声。落在砧板上的葫芦串没碎,糖浆却“啪”一下在顶上散开,立即凝固,可见她对腕力的掌控很精准。此时,葫芦上就有了泛着金色的糖风,形状新颖,糖风的长度是其他板车上的糖葫芦比不了的。此时,站在她面前的我们来不及欣赏她流畅的动作,只呆呆被她京味儿十足的嘹亮吆喝镇住了,抖了两抖。

一辆略显简陋的板车,足以展现一个浓缩的北京。

我们人手一串冰糖葫芦,咀嚼着胡同中冰冷的甜蜜,到达了目的地:声音博物馆。四合院格局的博物馆里很冷清,只有保安与讲解员唠着家常,见有人来参观,年轻的讲解员兴奋得几乎跳起来。“现在好多新小区都听不到北京吆喝声了,说扰民,我倒希望吆喝更多!”她把我们领进馆内,为我们播放博物馆创始人亲自寻访录制的吆喝声。在播放到“硬面儿——饽饽”突然高了八度的吆喝声时,讲解员的嗓音也跟着拔高。“我父亲就是一位吆喝买卖人,他卖过药糖!现在退休啦,夏天偶尔还赚点儿小钱,在街上吆喝卖西瓜哪!”她的言语间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还有一份小小的自豪。

她把我拉到身边,轻轻教我哼“卖——药糖——哎,卖药糖”的调子。不同于早些时候我听到的吆喝声洪亮,她的声音轻柔、温婉又充满活力,像春天开放的第一朵小花。

“吆喝是胡同的特色,”年轻的讲解员认真地介绍,“胡同是老北京的象征。”

她的声音与前两次我听见的吆喝声重叠在一起,唱出了最和谐动听、属于老北京的声音。

返程路上,堂哥问我在博物馆里都听到了什么。

“老北京的灵魂在呼吸。”我这样回答。

热门推荐
1守着花田守着心
2大自然与我
3最柔软的遇见
4生命的意义
5奇怪的表弟
6四季
7魔方高手
8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
9因为有了期盼
10想家的日子
11晒出的幸福
12牛鱼嘴生态游记
13太空想象作文
14
15秋天的歌
16新学期的我作文
17生活的美丽
18春天真美
19张北草原天路
20我尊敬的人
21文明素养
22乐于助人的我
23名字的故事
24心爱的笔袋
25有趣的乡村生活
26春天的作文
27斗兽棋
28遗失的父爱
29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30参观红苹果幼儿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