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檐口的作文

【篇一:夕阳下】

这是一个忧愁的雨天,檐口只会嘀嗒嘀嗒的滴水,它懂什么呢?

我倚在门上,任清凉的雨珠扑在我身上,那一朵朵愁云漫不经心,天上有几只冒雨回家的大雁,一只小狗在瓜棚下躲雨。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那么地寂寞。

雨,代表忧愁。那几株毫无生气的莴苣在雨中打蔫儿,枯黄的叶一片片落下。我伸手接住一滴雨,它静静的躺着,还不时像鸟儿一样抖动。我抬高我的手,它在我手上滑动着,上面多了几条水痕,似脸上的泪。我把手一翻,塔掉落在积水中,消失了……

这样痛苦的时间持续到了傍晚,我胡乱吃下饭,走出门时。却发现天边有一抹红,远处的天空呈深蓝,恰似大海的颜色。它正深清的望着我,我笑了,笑得那么自然。西边的太阳,像金水从汤勺里洒出来一样,纷纷扬扬,一道接一到,地上的水映的金黄金黄,雨丝落下时,也去了那份消极,反而多了几分暖意,热热的,惬意至极。

我久立院内,看夕阳下的山和屋,在金色的光线中,它们融为一体。孩童跑过,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白云淡淡的飘在天空,显出几分寂寥。一半蓝,一半红,却给了我如此的温暖和幸福!

我一直站着,看夕阳渐渐消逝在黄昏里……

【篇二:说明文作文】

家乡的龙津桥,历史悠久,历尽了四百余年的沧桑。

远望,大桥如长龙卧波,气势雄伟磅礴!桥背上七个大亭高峙耸立,气宇轩昂,巍巍然雄哉!近看,大桥也不失细致精美,木制的.围栏古色古香,上面雕刻的花草、虫、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龙津桥全长246.8米,总宽12.2米,其中人行道宽5.8米,设有七座五层檐口的凉亭和三层檐口的长廊。

桥中间挺立着的八角亭,乃是吉祥之兆。它高达15米,遥遥指向苍穹。左右两边桥头外侧是马尾双坡亭,亭之高度,以侗乡楼梯为鉴,从马尾双坡亭开始,至八角亭,每亭各增高l米,比喻步步高升,预示侗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将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胜一年。

最为炫人眼目的是亭顶装饰的宝葫芦,闪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犹如神秘无比的万花筒!宝葫芦的装饰设计巧夺天工。从八角亭往下,宝葫芦分别为七个、五个、三个、一个,这样的个数变化处理与亭的高度变化处理一起成了由两边向中间突起的梯形结构,阳光一照,多面折射,异彩纷呈,美丽极了。

桥上,亭与亭之间精心装饰的六组双龙戏珠腾空飞跃,栩栩如生,构成一幅龙腾虎跃、生气勃勃的景象。

龙津桥吸收了华夏文化宫廷建筑的精华,将昔日常用的小青瓦换成现代化的深蓝色琉璃瓦。中间的桥脊、桥檐又用白色、蓝色相衬,十分符合侗乡家织布蓝白互配的格调。旭日临空,金色光芒洒向琉璃瓦,七彩斑斓,使龙津桥霎时成为一条活脱脱的腾飞的巨龙!

当夜幕降临时,大桥上的装饰彩灯一齐放光,大桥霎时变得玲珑剔透、风情万种,让人感觉如梦如幻,甚至疑惑这是不是天上的仙宫。

龙津桥最令人叫绝的是,全桥所有木柱、枋、梁全用木卯榫相嵌合,不用一钉一铁,并利用力学原理创造出悬柱、悬瓜的艺术造型,使人们在惊、险、奇中得到充分的视觉享受。

这座集休闲、旅游、商贸为一体的侗乡龙津桥,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精品杰作!

热门推荐
1春天里的那场雪
2春季雨
3新学期,新气象作文
4慢下来,等一等你的灵魂
5暑假
6清明节作文
7品书
8考试之后
9蒙古民风民俗
10奶奶一路走好
11假如没有空气
12我和书包的故事
13暑假作文
14养鱼记
15我体验到了迷茫
16我家的花园
17爸爸真辛苦
18勇于担当
19秋天的校园
20格言的启示
21那一次我真感动
22温暖的记忆
23那些温暖的小时光
24苹果
25烤鸡翅
26时间
27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28二十年后回到故乡
29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30捡拾朝花,留存精彩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