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慕容的作文

【篇一:遇见诗歌】

从前,我不喜欢诗,甚至厌恶它。儿时的我坐在书店里,目光不曾在那排诗集前逗留,直奔童话世界。长大后,我才知道诗歌本身就是一首歌谣,一本童话。

我是什么时候喜欢读诗的呢?想来应是那次捧起泰戈尔的《飞鸟集》吧。铅字排列组合,一节节组成一首首诗,读着读着仿佛进入哈利波特里的冥想盆,一下子栽进泰戈尔的世界。

诗里有童真,有哲理。他说:“世界如一个过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儿,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了。”我闭目想象,似乎看到了窗外草长莺飞,阳光和煦,微风拂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还似乎看到了阳光下的阴影,伸露出铁钳般的双手,邪恶的面庞令我不寒而栗……但这一切似乎与我无关,我漂浮于空中,隔着玻璃,想伸手触摸却只抓住一团雾气。

迷雾散去,窗外的景象又回归平静。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也没什么世态炎凉,在我眼前的,是那实实在在可触摸的大榕树,它的“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后来,机缘巧合,我关注了一个名曰“为你读诗”的公众号,于是,每晚聆听音频传来的诗歌或文章就成为我的习惯。在这里,诗歌不再孤单地躺在纸面上,声音赋予其生命力,读者为之倾情,听者为之感动。

原来我喜欢你有更可爱的表达方式,“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next88)你过去眼神的柔和。”你我之间,不再为往昔岁月而面红,围炉而坐,偶尔无事呼唤对方名字,像三毛和荷西那样,光喊你的名字都觉得美好。我们成为彼此的灵魂伴侣,积攒的浓稠爱意早已镌刻于满脸的皱纹。

最近,我喜欢读席慕容的诗了。

关于孤独,她说:“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人群投我以孤独。”

关于思念,她说:“想你/好像也没有什么分别/在日里在夜里/在每一个/恍惚的刹那间。”

关于变化,她说:“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关于爱情,她说:“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的诗清新隽永,或许这与她的经历有关,使其以直白之语表达对永恒爱情的渴望,对韶光易逝的感伤,对美好青春的冥想。

说起爱情,我更羡慕八月长安的小说《橘生淮南》里的女主人公——洛枳。她执着专一地喜欢一个出众的男孩,也因此而让自己日益优秀,并以优秀者的姿态更靠近他一点。但在爱情里,她不是那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她不卑不亢,不迷失自我。或许,这才是我想要的。

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诗歌。自遇诗歌以来,我的思想有了寄托,不再无处安放。愿每个人都能在诗里读懂春夏秋冬,物转星移,更读懂人间大爱,自我心声。

【篇二:谢谢让我迷上你】

烟雨蒙蒙,路上行人点点。楼上的你,一袭白裙,素手执书,凭窗而立,若有所思。那画中的女子,是多么动人!原来,这世上最美丽的时刻,就是读书读你的时刻,那一刻,仿佛揽尽日月之辉,夺尽天下风采,让我再也离不开眼。

我慢慢爱上了阅读你席慕容那安然的笔风,我暗想,那画上的女子,大概就是你席慕容:一身白衣,手执书卷,亭亭玉立,眼神似乎望向远方,飘渺不定,似含隐痛。那淡淡哀伤让我深深着迷,字里行间的缠绵,泪痕迭起了青春年华,浓浓又淡淡的旖旎起流年里的一树花香。

你的散文将我置身江南初春的一季烟雨,倚栏望雨,柔雨淅淅沥沥、浸浸漫漫,初春的小雨,恬静委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倚扉听雨,绵软的细雨轻轻叩着江南的青砖黛瓦,水滴的顺势滑落,水声伴风雨的飘渺芳飞,无垠的夜空,静静地聆听,尘世的繁琐消散了,只有细密的疏雨、飘散的雨滴,透过肌肤直抵心深处,叮叮咚咚,徜徉着一绢袅袅慕蓉云绪,与柔润的雨滴奏响了江南的韵律。初雨盈盈,情思缱绻,心境安然。

雨后月轻明,诗词惹泪话千行,温一壶月光下酒,品一茗清茶赏花,清淡细碎诉说着月中景。幽静、清风、雨幕、白纱,如一幅水墨丹青画,韵味悠远,了却尘俗忧伤……

清风拂过,把意境吹凉,江南烟雨,月明风轻,已化作朦胧散去,唯有置身于书桌前,浅笑安然,目光已随画中的女子望向了远方……

谢谢你,席慕容,让我迷上了你;谢谢你,慕容,让我迷上了阅读……

【篇三:追寻那渐远的本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物质的社会。的确,人们为了金钱,为了生活,为了心中悄悄掩藏着的虚荣,日复以夜,奔走辛劳。

渐渐地,人们变了,如糖丢进水里,终会被同化成糖水,消失不见一般,人们随波逐流,迷失了自己,变得麻木不仁,变成赚钱的机器,变成金钱的奴隶。

学生,对成绩的执着,远超过学习本身,为了一个好看的分数,学生学会了作弊,学会了传纸条,打小抄。殊不知,失去了一颗求知若渴的真诚心,“学到的”东西永远只是文字知识,好像德行与他们真的无关。其实,他们体内的心,那宝贵的心境,无所提升,反而下降。

不懂得将学到的知识用在生活中,烙印在心灵的人,背得再多,刷出的成绩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

蟋蟀与蚂蚁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人们赞叹于蚂蚁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劳作的同时,嗤笑蟋蟀的贪图享乐,只求一时之快,对未来毫无准备,这不正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吗?

蚂蚁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在忙碌中麻木了本心,迷失了自己,他们为了物质方面的获得而忙碌终日,在这个过程中种下执念,通过物质来掠得所谓的口腹快乐。最终,它们只能是一群被领导者,因为它们太过容易被满足,太过容易被对付,太过容易被事物外来表象所迷惑。而那只拉着小提琴高歌的蟋蟀,它自始至终地带着一份超然与洒脱,它拉它的小提琴,只为快乐自己,给自己一份肯定。这样的人,一定会如蟋蟀遭遇冬天一般,在征程中遭遇难以逾越的阻碍。然而,它一旦迈过,留给它的必是一方蔚蓝,满世郁绿,因为它的心没有丝毫束缚,它为了一颗愉悦自己的心游戏于世间,凌驾于被物质迷惑的人之上。

多么有趣呀,蚂蚁以为自己是那个看蟋蟀痛苦挣扎的人,殊不知蟋蟀在暗中,悄悄地笑呢。

当看戏的人发现自己原来在被自己看的人看戏时,会是什么情形呢?席慕容,众所周知,一个国际闻名的诗人,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诗只是她日常的消遣,一种不快苦闷时的发泄。她,是一个十四岁时开始学画,最终毕业于比利时皇家学院的画家。毕业时她的成绩是令人炫目的全校第一。她自己曾说过,诗,是写给她自己的一份告慰,画是她的职业。她的画曾在台湾开过专门的画展,然而为什么她的诗广为流传,而画鲜为人知呢?她的诗,是一颗心灵的体现,是一方世界,在这方世界中,我们品味着人情冷暖,我们看到一个十六岁少女初尝爱情饱含羞涩的心,我们体会着一个年过不惑的中年女士对时间流逝的喟叹,对华年生白发的无奈,对人生的思索,对茫茫宇宙从何而来,终将去哪儿的疑问。

席慕容保持着一份本心,写出一首首或悲伤、或温柔、或痛苦、或无奈的诗,一颗未经尘世沾染的心,由此,她征服了全世界,征服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心。

她的老师,因为对于她的喜爱,对她才华的肯定,给她写了一个“璞”字,赞扬她如未经打磨的美玉。然而,因为她的老师是一个全国知名的书法家,字一旦写出,立刻被她的同学抢去了。老师对她扬眉,用眼神质疑她:为何不讨回来?她笑笑,同样以眼神回答:老师,我知道您对我的肯定,对我的认同,这就够了。

本心,在物质中被冲淡,消失殆尽,而那持有她的人,正是少数的成功之人。

让我们追寻那渐行渐远的本心,让我们成为物质的主宰,让我们成为那少数的成功者吧。请让我们擦亮自己纯净纯善的本心吧,别让物欲迷失了你的眼睛!

【篇四:擦去心灵的尘埃】

一直想用一种平淡的笔调叙述一种平淡的感觉,就像涓涓的细流隐匿了潺潺的歌唱。水不算太冷,却清凉;不算太暖,却温存;不算清亮,却透彻。擦亮心房的天窗,擦去心灵的尘埃,让阳光走入心房,让心灵如水般清澈。

月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一缕缓缓流动的清茗中升华。

空灵。澄清。总能想到庄子。

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他甘愿“曳尾于涂中”,为的是守护那清净的心灵之树。

用高洁擦去心灵的尘埃,塑造一个心清如水的自己。

干净。单纯。总能想到席慕容。

读席慕容的诗,就像站在青碧无垠的草原,聆听着一位美丽的蒙古少女,为远行的旅人唱着一首孤独悠长的牧歌,伴阒马头琴声,飘浮草尖之上。席慕容的诗大多写于35岁以后,人近中年,历经四处漂泊的艰辛苦楚,饱受世人的冷眼与嘲讽,她依然保留着生命最初的感动。她就像某个清凉夏日之晨的一枝荷花从满地清亮的绿水中伸出,徐徐绽放,在微风的吹拂中调理自己孤单而淡雅的风姿。

用十六七岁的纯真与美梦掩盖心灵的尘埃塑造一个经岁月冲洗益发晶莹透澈如鹅卵石般的自己。

慧能大师曾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的这种超脱物外、超越自我的境界正是心灵清澈的最好解释。用一颗纯真的心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简单,绝缘世俗名利,笑对人生百态。

灵动的水啊,你缓缓地流淌吧,不要忘记带走岁月的沉淀下的渣滓。

擦去心灵的尘埃,重逢那消逝已久的美好世界,读着庄子,读着席慕容,感受那份澄清与空灵,感受那份干净与单纯。

【篇五:《奔跑的放牛班》读后感】

我看了杨红樱阿姨的《奔跑的放牛班》之后,大为感动。特别是最后他们赢得了冠军的那一段。

《奔跑的放牛班》讲述的是跳芭蕾舞的女孩夏林果梦见结巴的男孩张达忽然不结巴了,为了实现夏林果的梦想,四个男孩马小跳、张达、毛超、唐飞勇敢地参加了青少年宫的唱歌班,也意外遇见了美丽、善良、温柔的慕容老师。为了实现夏林果的梦想,也为了实现慕容老师的梦想,马小跳他们勇敢坚强、自信、努力地练习唱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啦!他们夺得了冠军。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一是张达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坚持不懈不放弃,一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收获的不仅有讲话不结巴了,还收获了满满的自信。二是张达和马小跳、毛超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张达能不结巴,完全是因为马小跳他们真诚的帮助,这两种品质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团队精神对班级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精髓。否则班级就会如同一盘散沙。每个同学都有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同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班中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往往能激发出同学们不可思议的潜力,那么班级力量将会是强大无比的。团队合作精神会使很多事情获得成功。如,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在接力赛跑的项目中,我们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最终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奔跑的放牛班》这本书告诉我们,不管前面有多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有时我们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把事情做好。

【篇六:《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

【篇一:《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

读过席慕蓉散文的人,往往会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感染。她的文章充满了智慧。她总是把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挖掘出它们内在的美好品质,接着转化为文字,让我们分享。在她的文章中,没有值得去推敲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百思不解的深刻哲理,只是顺理成章地向我们一一道述,但却能在人的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拿起一本席慕蓉散文集,往封面上瞅了瞅,标题是“透明的哀伤”。在这几个大字后面映衬着红色的流迹,还有两朵花和飘散的花瓣。想必这本散文集中定是记载着席慕蓉的人生哀伤。仔细阅读完封面上的那首小诗后,我终于明白了:写的都是席慕蓉年轻时由种种事物引发的对人生的感慨。

随意地翻了翻,看到有一标题是《争夺》。心想:席慕蓉在文章中叙述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争夺呢?我带着疑问进入了文章之中。

读完后,我脑中的疑问全都没有了。原来文章描述的是她与工作的争夺,为享受大自然的权利而争夺。结果好不容易从繁忙的工作间隙溜到大自然的怀抱,让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是啊,我们生在一个繁杂烦乱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烦恼,我们也有我们学生的烦恼。可是,我们忽略了精神放松的享受。抽出一点时间去寻找我们精神的乐园吧,那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精神能量的地方。和作者一样,用一种散漫的心情,远离繁乱、世俗的土地,到大自然的怀抱去,那儿有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没有忙碌的折磨,只有精神给你带来的活力,经过一番后,再重新回到那世俗的尘世,又重新和尘嚣、杂闹接触一番,但此刻我们却是焕然一新的。

此时,我还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是逃避,只是向忙碌的工作做了一次小小的争夺。幸好的是,大自然收纳了我们浮燥的心灵,还给了我们一份无压力的心态。”

放下烦恼,走过大自然,去欣赏蓝天的美;倾听鸟儿的鸣唱;沐浴太阳光的温和。如果你连这都不能做到的话,那你必定不能成大器。但此时不必烦恼,去读一读席慕蓉的散文《争夺》吧!这样,你便多了一份安逸闲情,添了一份愉悦与超脱。

让我们一起去享受并关爱大自然吧!

【篇二:《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

淡花幽香,亦能飘香千里。苦心求佛五百里,终是不能得累……

深夜,大概二三点钟吧。将台灯打开,静静的,慢慢的,怀踹着一颗只属于你的心,听着窗外一二车轮踏过,地上残留雨水的溅响。情至深,心渐静,似是看到书页上的湿润。心中的迷茫模糊了我的视线。

爱,是个永恒的话题。席慕蓉作为一个蒙古人,让我们知道任何人对爱的领悟都是不分地区,不分人种的。母之爱,友之爱……化为文字,将爱诠释的淋漓尽致,令人无法释怀。

作为一个出国留学艺术的人---席慕蓉,身上具有一种专有的独特细腻美感。举手投足,行为举止间无不充斥了这种美感,自然的,这种美感也融入到她的文章中,使她的文章充满了美。呵呵,“美”,“爱,”这是多么优美,多么高雅的,多么美丽的词汇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从她的文章中读出希望,读出生机,读出前行的动力。而作为这种带给人们美好力量的载体,却只是些直白的话语,直白的不像是散文,直白的令人难以捉摸,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作者是这样与她母亲说的,在生日卡片一文,作者在她十四岁那年时母亲寄了一张生日贺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每逢母亲生日,便匆匆在他国街头买了一张贺卡,寄给了母亲。而到后来明白自己对它毫无兴趣的那张生日卡片,是母亲最在意,最珍贵的。文章读到此刻,我竟与作者一道落下泪来。时至今日,具体的年份我记不太记清了。但当时的场景却模糊记得一些,当时的我正在玩一款当时很流行的网络游戏,突然想起那天是母亲节,想给母亲一个惊喜,便马上写了一张祝福卡片。之后几年的母亲节,我都因为各种原因没再给她东西。有一天,我们聊起了这个话题,我问她,我在什么时候给她送了贺卡,她没有一点犹豫,十分肯定的说:“二零零九年五月十号”。蓦然发现,我的贺卡,一直存放在母亲的心中。小小的生日卡片,代表着无数儿女对母亲的爱,没错母亲所能给予的爱太多了,我们所能给予的只有这么一点点,自然要被母亲珍藏起来,用一辈子的生命来感受了。

席慕蓉用美修饰爱,用直白的话语将爱播撒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如何被爱,情之真,意之切,震撼人心。

熄掉台灯,四周黑了,“啪”,我打开了天花板上的大灯。

【篇三:《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作文】

这是多美的一本书啊!封面那清雅的水墨花,是那么的唯美,它把我的思绪引了进来,我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感染。

她的文章充满温馨。细读进去,她的文章和水墨一样平易朴实:匆匆的过客,小路上的野花、野草、海边小小的贝壳……许多不起眼、会忽略掉,甚至觉得毫无意义,根本不会去看的东西,她都能注意到,并且看出它们内在的美好品质。

我感叹,我感叹于她的细腻和她那淳朴语言,文中没有可以推彻的词语,没有令人惊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顺理成章。可却能在人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透明的哀伤》中的《严父》。作者对一个卖牛肉的男子发出感叹,通过男子的面容,猜想出他的家庭。在这样的炎热夏季在外奔波,想必是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这样操劳,又不觉想出他的孩子能理解他的父亲吗?

看过许多写文章,发现父爱的文章是那么的深沉。父亲常常为了家这个家,为了这个家的生存,为了这个家的幸福与美满,常常不分日夜的在外奔波,让处理烦琐事情的父亲有了一张严厉的面容。严父,寂寞无言,表面严厉,实际爱在无言处。可年幻无知的孩子们却不能理解,他们喜欢投向母亲柔软和温暖的怀抱,劳苦了一天的父亲回到家,发现自己支撑的家的那份甜美,自己虽不能进去,不能享有,或许这样父亲就很快乐了吧!不被孩子们所理解,也无所谓,只要是做为父亲,爱着他们,这样就足够了吧!

看完这篇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心情,想流泪,还想立即给父亲一个拥抱,同时也有着疑惑,为什么父亲不去辩解他们行为?让孩子们理解他,让他也享有家的这种温馨,我的思绪不觉想到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虽然不是严父,但他也常常奔波在外,甚至等我睡了才回来,我认为在父亲心中工作比我重要,所以总是对父亲忽冷忽热,有时他说话我也不理,可他什么也不说。

有时我会从父亲的开门声中惊醒,发现他不管回来得再晚也会来到我的房间。夏季,为我关掉电风扇,冬季,为我扯扯被角,当时小,没放在心上,可现在却知道这小小的动作,却也包含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他是爱我的,我是不是也应该对操劳的他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体谅,多一点爱呢?

父爱如山,深沉。父亲对我们的爱虽然不会惊天动地,但是他对我们的爱却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中,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罢了。

【篇四:《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

真挚灵动,静默素雅,我提墨笔,墨迹淡淡绵延于这本《席慕容散文集》上,八字,唯有这八字,才可抗之。

我终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打动,喜欢她那真诚不失温情的文字中,喜欢她那时馨时忧的情怀,曾经读过许多名家的散文,若论素雅者,当是席慕容女生当之,听陈老师说,在她那年代的时候,席慕容的散文诗歌就已走进人们的文艺世界了,兴盛一时至今未减。

读久了那气势磅礴的文体,其实细细品来,还是要添一下温婉的气息,尝试开始慢慢接受席慕容女士的典雅之气,觉得,是花开时,愿喜;花谢处,悲叹。带给你一个女子的婉柔绰约,笔若流彩,透出生命中的爱,爱中的美,都如一张沉博绝丽的画卷般缓缓展开在眼前,方觉得这妙不可言,在触及时发现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无言心动。

她曾说:“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她的心中,因此常常拥有一份感恩与感动,感恩之心对于我们是必不可少的,活在这个世上,世间万物,哪怕是一草一木,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在享受着美好人生之时,千万不要忘了这生活种种享受,缘起何处,是谁赠与,方可学会感恩。

一种如痴如醉,又融入一种梦幻般的不真实,好比在孤寂徘徊中不免起了疑心,犹如潺潺流水般拂过心头。

窗前月下,彼岸繁花,其中有一篇散文,叫做《窗前》,本文主要讲了作者于四十年后重返台湾,窗前依旧,可台北却早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在老师家看到的那树苍翠欲滴的芭蕉,想起自己家窗前也曾有过这样的芭蕉,我对最后三段感触很深,在经历过人生的磨砺之后,重返台北却看见现在的它灯红酒绿,不复当年,人与人的眼里充满着欲望,看到这,估计相信谁都不忍看到这样,叹的是物是人非,悲的是人心不古,只有窗前布满灰尘的古琴依旧在操守着那个时代最后的声音,多么的悲哀!得何以喜,失何以忧,见那绿姿芭蕉,才知对沧海桑田的悲痛!

嘴角漾起微微弧度,淡淡的客气中仿佛是融入了丝丝暖意,于是我甘心不去想,不去说,只是静静的翻页,沉醉在她的文字中——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读她的作品,对心灵好好净化再好不过,席慕容,她是真正一个热爱人生的作家,不会以玩弄文字或者蛊惑人心为荣。

【篇七:秋天你好】

还没有褪去夏天的燥热,秋天便匆匆地来了。那些关于夏天的事情,还没来得及整理就已经远去了。

生命中总有那么多的来不及,有些故事还没来得及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有些风景还没来得及整理,就已经遗忘了。

还没有到深秋,天气就已经渐渐凉了。一个人行走在路上,晚风轻轻地吹过,心里有了许久的凉意。毕竟是秋来了,不管你适不适应,身边的一切都换了景,变了心情。

时间久了,对悲欢离合都习惯了,对友情的来去也就淡然了。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小的心灵竟已充满伤感,如梭的光阴终于成就了我的波澜不惊,只希望在这个秋天能停下脚步,能好好地看看风景。

习惯了一个人的旅途,安静,自在。可是身边许久没有知已,心中也难免孤独,不知在这个秋天,又会遇见哪些人,哪些事。

秋天的早晨,真得有些薄凉了。打开窗,一片凉意随风而来,吹在我的脸上,飘在我的心上。慢慢地走着,静静地享受着。那一刻,时间仿佛为我一人停留。放下思绪,伸手去抓住那独特的风,它却轻轻地拂过我的手心,只留下些许凉意供我酝酿。

秋天的阳光,给我以温暖,不像夏天那样热烈,仿佛一位看淡了世间一切的妇女照在你的心上。秋天不只是只有凋零,还有盛开。秋天开的花,少了份浓郁,多了份质朴,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轻轻一闻,便能永久地萦绕在你心上。

就像席慕容在多年前的诗中写道,其实我们一直都在错过,错过了昨天,又错过了今朝。是啊,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只有在失去时才知道曾经拥有的是多么美好,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好好珍惜眼前吧,别在失去后后悔。

珍惜此刻,活在当下。这个秋天,你好!

热门推荐
1读《西游记》有感
2自我管理
3端午粽
4没有过不去的什么
5参观四川省博物院
6舌上有乾坤
7读《夏洛的网》有感
8故乡的杨梅
9班级里的卡通人物
10一次难忘的考试
11印象南京
12成长的故事
13留下书香在心中
14叙事写人作文
15二十年后的我
16遇见
17做家务作文
18智救汉字王国
19参观长沙生态动物园
20第一次煮菜
21家乡之韵
22人类,一株有思想厚度的芦苇
23可爱的小白兔
24笑在校园,爱在世界
25精彩作文
26上初二,我多了一分热爱
27咱爸咱妈
28走进人间的四月天
29下棋
30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