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外婆的饺子】
当一盘子冒着热气的韭菜肉饺被端到桌上时,我吸回了正在往下流的口水,迫不及待地伸出我的“魔爪”。
妈妈说这么好吃的饺子当然不是出自我的熊掌,而是我外婆那双充满茧子的手。这么说我可不乐意了,在外婆包饺子的时候我一定要与她一决高下!我暗下决心。
次日清晨,隔着十里,我闻到了饺子皮与韭菜肉馅的芳香。在我要求与外婆一同包饺子的时候,她一口回绝了我,于是我又是爬又是闹还把正在熟睡的外公吵醒了。无可奈何的外婆只好妥协。
嘿!穿上围裙的我别提有多精神了!把饺子皮沾上面粉。把事先做好的肉馅放一指甲多的份量在皮里,再把皮捏成一个个小花边,又一个饺子在我的手下诞生了。我自豪地把饺子拿到外婆眼前炫耀,不过我仔细一瞧,外婆包的饺子既整洁又美观,而我包的饺子开膛破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我包的饺子被放到油锅中炸开了花,“吱吱吱”的油声似乎在嘲笑我包饺子的工夫。我恨恨地“哼”了一声,就两年没碰过饺子。
当我再吃到饺子的时候,外婆已经不在了,我是多么想念饺子的味道,外婆的味道……
【篇二:家乡的春节风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誉为“道德之乡”——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就拿过年来说吧!
大年三十俗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彻夜不灭,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会在这一晚“守岁”,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而小孩守岁,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的时候,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坟。一大早,我们便动身去上坟,拿着冥币、黄纸,还有鞭炮。人们在上坟的时候,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饺,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吃完早饭,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就是拿红包了,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不容易呢,因为这是小孩跪地磕头得来的。
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吃饭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所以,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
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篇三:盼春节作文】
“春节到,春节到,家家户户放鞭炮,旧衣除去穿新袄,人人团聚吃肉饺……”虽然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我已经对它产生了各种美好的遐想。
在新的春节里,当然少不了“新”字,把旧的春联撕去,将新的春联贴好,从衣柜中拿出新的衣袄。除旧迎新,让新的一年更加美好。
在新的.春节里,也少不了“乐”。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捂住耳朵,一簇簇烟花纷纷飞起,为天空增添了几分绚丽的色彩。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拿起一团团洁白的雪球纷纷朝“敌人”砸去,大家打成一片,好不热闹。打完了雪仗也少不了堆雪人,两个大雪球一立,插上萝卜插上葱,再来一顶帽子和几颗纽扣就更棒了。
在新的春节里更少不了“吃”字,大家聚在一块吃着鸡鸭,喝着美酒,当然也少不了饺子,孩子们一个个你争我抢的,生怕自己吃不到那美味的佳肴。饭后大家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看着春节晚会,真是其乐融融。
到了最后,也少不了“访”字。到亲朋好友家拜个年,大人们也一起唠叨几句。而小孩呢?嘴巴像抹了蜜似的,什么“祝爷爷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祝奶奶寿比南山、福星高照”……各种“漂亮话”全都说了出来,而压岁钱也跟着一句句祝福来到孩子们的手里。不一会,小朋友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小富翁”,向小伙伴们炫耀着自己的成果。
这就是我眼中的春节,不过我相信,真正的春节一定比这还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