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特别的老太】
我的奶奶是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在我看来,却是非常特别。
不知从哪天开始,奶奶就来到了我家照看小妹妹,传说中奶奶的大大咧咧,这次真真切切让我领教了。也是从那天之后,她开始和我睡一张床。她个头有一点大,人胖胖的,高高的,她自己一个人可以占大半个床。我躺在她的身旁只能抠着床沿睡觉。这还不算完,她睡觉还要打呼噜。随着呼吸的一起一伏,富有节奏的呼噜交响乐渐渐开始了。她喜欢挨着我的背睡,胳膊压着我的肚子和胸口,让我一整个晚上都睡不着,佝偻着背,俨然一只虾。这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好可怜!
奶奶的特别,还在于她十分迷信。家中有一个小房间里面供着一座观音,插着三炷香,弄得房间里面烟雾腾腾的。她天天双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词,虔诚地跪地磕头。她还常常地拉我拜一拜,说可以保佑我考一个好成绩。我边拜边在心里笑着奶奶迂腐得可爱。
然而,我对奶奶特别感激。如今,临近初中了,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了。只要一提起分数,就是华山论剑的滋味。而我,必然伤在剑下。自从读五年级起,焦虑的父母就揪着我的考试分数不放。什么要考进班级前几名呀,明年要考进什么中学呀,这次为什么考得那么差呀,谁还比我成绩更差呀……这是我家饭桌上常谈的话题。最后,总是以一句“你这么差的成绩以后到中学怎么样才好呢?”狠狠地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谈到这里,我终究坐不住了,越听越心烦,越听越郁闷,干脆就不吃了,把碗筷丢入水槽里,试图将父母的指责声隔绝于千里之外,心想:父母再怎么质问也不回头了。
“够了,够了!你们还让他好好吃饭吗?他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别再说他了!他会考好的!”此时,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在饭桌上响起。
“奶奶!是奶奶的声音!”我在心里一暖,默念着:“还是奶奶好!简直是我的救星。”此时此刻,奶奶的声音犹如冰天雪地里突如其来的骄阳,让我在寒风朔雪之中看到了希望。温暖、感激、委屈、惭愧、振奋……五味陈杂,百感交集。直到现在,关于奶奶关爱我的往事,仿佛放电影般地回放着,一桩又一桩,一遍又一遍。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奶奶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
的确,我的奶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可她在我心里却定格成一个完美的形象:一个大大咧咧,慈爱地怀抱孙儿,又让人很想去拥抱她的老太太。
【篇二:一次惨痛的教训】
“唉,你得想个办法呀,再这样下去可不行”,爸爸悄悄地对妈妈说。他们在说什么?我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噢!原来他们正在说我掉米粒的事。
我在家里有“掉米粒大王”之称,每次吃饭,淘气的米粒总是从我的嘴里“蹦跶”出来。记得有一次吃饭,我吃一口掉几颗米粒,吃一口掉几颗米粒,吃完饭后,桌子上的“珍珠”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妈妈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掉的米粒喂鸡都可以喂饱了。”爸爸提醒了我很多遍,但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老是不长记性。
后来有一天,我刚准备吃饭,妈妈把一张表“啪”的一声摆在我的桌前,这是什么东西?妈妈用严肃的口气对我说:“听清楚了,我每天要数你掉的米粒,到一个星期,我要统计你掉的米粒,如果“超标”了,准备好吃一顿“吃笋炒肉丝”吧。”我不由得吓得直发抖,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心惊胆战的看着妈妈统计米粒,妈妈一回头就给了我一棍子,疼得我哇哇直叫,“老妈求饶,老妈求饶。”唉,老妈的棍术太厉害了,打得我第二天不能走路,“哎哟……”
经过这一次惨痛的教训,我再也不敢掉米粒了,这个掉米粒的事也成了我们家常谈的笑料。小朋友们,要爱惜粮食,千万不要学我掉米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