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爸妈,我想对你们说】
爸妈,时间真快啊,眨眼间十几年就过去了,我再也不是那个傻傻的我,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的我了。记得有一次,我突然推门走进来问你们,说:爸爸妈妈,我再坐在家门口,警察叔叔还会还会把我保走吗?然而,你们却说明知故问,但我隐约看见泪水在你们的眼眶里打转。
不过,我有些事也想对你们说你们说。爸妈,你们知道吗?你们总是说:怎么考成这样子啊?这不是你该有的成绩啊?为什么没有达到我订制的目标?……然而,在你们责骂我时,这一切都是我的原因吗?你们有想过你们自己的原因吗?
其实,我也知道,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原因,但我不敢对你们说出来。你们知道吗?每当我在向你们订制的目标一步一步向上爬时,每当要爬到“山顶”时,不知怎么了,这座“山”好像会上升似的。一下子,我面对这座山,我就显得非常渺小,而你们总是说我不努力,你们总是不听我的解释。
还有,爸爸妈妈。我想要一个礼物,我想让它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时光,那就是——幸福的家。这十几年来,你们就一直在一直在不停地吵架。你们知道吗?每当我看见跟我同龄的同学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游玩时,我就心生嫉妒,看着他们欢声笑语地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总是在默默地流泪。我恨你们,恨你们没有给我一个幸福的家,当然,我也恨我自己,恨我老是不和你们去表达,去说出我的内心想法,恨我懦弱。
这十几年来,我就没有真正得到快乐过。然而,就在去年,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她跟我一起哭过,笑过,一起恶作剧过,一起……但今年,她走了,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我好想她。爸妈,我敢说,你们都没有她懂我。
哎!是啊,时间真快,仿佛那个天真的我就在昨天,但怎么也回不去了。哎!
【篇二:时间都去哪儿了】
马年春晚,歌手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再度拨动了国人的心弦,这首歌就像清醒剂,让一度挥霍时间者如梦方醒;这首歌更似催泪剂,令痛失时间者不知不觉地眼中泪含。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本是宋丹丹在年轻时主演《时间》的主题曲,多年之后,几经演绎,再度走红。在2014年,冯小刚导演的《私人订制》再次用了这首歌曲做主题歌曲,为何多年后,物是人非,歌曲依旧?不知不觉,有多少人总在不经意间让自己的时间白白地流逝。
时间都哪儿去了——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简单的旋律,让我们这些过去不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不禁扪心自问:时间哪儿去了呢?西晋文学家陆机说过:人寿几何?逝如朝露。时无重至,华不在阳。课堂上,当你不专心听讲,任凭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智慧付诸东流,你便失去了与他人获得同等知识的机会。当你在家蒙头大睡、一味地嬉戏玩耍时,而有志者已刻苦攻读,差距便由此拉开。如此种种,只有被时间左右的人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时间肆意流淌。
“时为智者用”这句话我深有感触。中考过后,我每日都在家里疯玩,偶尔拿着书本在父母面前装装样子,不知不觉中混过那段“舒坦的日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高中的生活开始,我可是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高中的生活、学习方式等和初中的差距,让我一下子适用不过来。勤奋的同窗们,欢度暑假之余,有意向有高中阅历的亲朋好友取经学习,并不忘借来课本,熟悉高中的知识框架。有备而不乱,这些同学上了高中后自然不会手忙脚乱。几经周折,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科学安排好时间,不该如此虚度年华。陶渊明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不经数九,不知寒。略有被动的高中生活,使我更懂得陶大诗人这句话的内涵。
一路走来,我错失过沿路多少美景,一去不再返。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愿人人都能做时间的主人。
【篇三:私人订制的时间】
二十一世纪,瞬息万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逐渐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而其实,它和我们的成长很相似,它带给人们的影响,也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种“干扰”。
幼时的我们,好奇天文地理,好奇古今中外,好奇摩天大楼,好奇车水马龙,甚至好奇玩具几样,好奇言语几句。世界万物对于空白的我们来说几乎是平等的,即,我们不在乎了解事物的先后性。与此同时,儿时生活赋予了我们过剩的时间去从容地体验每一种新鲜。故,除排除了大多数干扰项,又拥有了充分的时间,孩子们常常可以花上几天的时间去仔细研究一个新玩具。
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它的存在相较于生活并无过大的影响。然而随着这种科技的必需性的凸显,碎片化开始体现。
长大后的我们有了自己的兴趣,有了自己的琐碎,可是我们却失去了足够充分的时间。所以我们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我相信在时间的计算上:1+1小于2。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做一张卷子本需要一个小时,倘若你中间在30分钟时不幸被迫打断,去完成了一份英语作文,那么之后你所花的时间一定不止30分种,因为你需要一个阶段来缓冲,重新进入数学模式。同理,当你做那份英语作文时,一定也会花比平时多的多的时间。显然,这样的生活方式大大削弱了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所以,规划的能力和化零为整的理念观来得格外重要。如果你足够清晰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做,你会更加容易区分事情的重要性,明确事情的先后,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集合时间来完成任务。
万物都有相对性。成长一定是会带来什么的。化零为整的反面一定有化整为零。碎片化也一定有它的好处。比如我们日常看到的报纸,或者新闻,它们的标题本身就可以高度概括事件本身,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判断,从而做出取舍。这就好像我们复习的时候圈划重点,只是为了将长篇大论化作只言片语从而更快速地记忆。倘若没有碎片化的程序扮演着语言中代词的功能压缩着生活,一切都会变得枯燥而拖拉。
因此,孰好孰坏其实只在于对象和处理方式。我们改变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所以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要面对互联网上碎片化的信息,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分化,去合成,精心为自己私人定制一份时间,以创造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