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满身花雨醉诗词】
一壶浊酒,千古心事,多少诗篇如陈年美酒,似旷古佳酿。那剑气,那月光,和着青春、诗歌与美酒,不断勾画着令人怀想的盛世。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是这样道李白的。他醉饮人生的豪放,仗剑天涯的潇酒都浓缩在月光中,他寂寞时有“举杯邀明月”为伴,他个性是有“安能摧梅折腰事权贵,”他得志时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盛唐照出李白英姿勃发的倒影。李太白的任侠放荡也成了中华文化中亮丽的一笔。
探梦姑苏,下过雨的街道,滴水的屋檐,迂回的长街短巷,竹篱茅舍是才子之居,有他“弹琴复长啸”,有他“行道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他“十里荷花,嬉嬉钓叟莲娃”…。他们换上青衫,手持折扇,身骑骏马,行走在江湖,笑谈与酒肆,字字珠玑,落成一句句完美的诗。一栋古宅,一座雕梁,一处旧迹,一树春花,都可以着落在宋人的笔墨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词艳美得让人失神,宋的历史却苍白得让人落泪,华美的文字抵挡不住野心勃勃的侵略者,若给宋人一个安适的环境,恐怕也铸不成宋词的辉煌吧。
海佳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如今,诗却被放在橱窗里,成为“小资情调”的人才触碰的东西,现代快节奏生活使城市变成冰冷无情的钢铁丛林,浅阅读文化、各种“体”、江南style、山寨文化正以鲸吞蚕食的方式让诗再难有立锥之地。
全中国有太多的地方泛滥着拙劣的工艺品,从义乌散到各地,充斥着拙劣的中国元素,没有灵魂。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坐在院子里,捧一本诗书,用春水煎茶,松花酿酒,与世人一起留心观照四季,看桃花初夭,美荷沐雨,桂子飘香。
【篇二:雨中最美是故乡】
雨水何时落地的,谁都没有在意。你走在长街短巷之中,你在心里分分秒秒念了那么久,而今你回来了——家乡,朴素而美丽的家乡。
雨敲打着你的伞,叮叮咚咚,也敲打着奶奶家的屋檐,一滴一滴仿佛钻入你的脑海中,清晰地敲打,美妙的声音。你想就这样,在屋檐下听雨,不分家乡或异地。这样恰好的美丽,心中、身上都是暖的,也许是家乡暖,也许是人情暖。记忆中,家乡的雨巷,就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雨下在你的发,下在你心中的家乡。简易的路灯在雨里氤氲成一团光圈,你走在并不宽阔的老街,石板路上踏过一路的思念。回忆亦步亦趋追着你。
雨天,故乡,想入非非。你并不否认,你喜欢下雨,自私地感觉有雨的地方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生命。而时间如雨,时间煮雨,脑海中的家乡一点点被洗刷褪色,好似近在咫尺却又马上消弭。哪来的一阵风,吹散了哀愁的思念,雨珠散落进你的发,你的眼。望着前方的街角,它离你不远,你走近它,它也靠近你,不断整理复杂纷纷的记忆。
小时候,街角总有等待你的伙伴。三三两两,嬉嬉闹闹,一颗糖果,一本漫画分享了每一场雨,一个夏天,整个童年。穿梭在老街,你们不会在乎新衣服和新鞋子,即使有些惋惜,却马上消失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你拍打着风,雨拍打着你,叮叮咚咚或者滴滴答答,是童年最美的弦音。
即使下雨,也拦不住匆匆的脚步。古朴的油纸伞下,是奔跑的小小身影。眼眶里潮湿的老屋,是因为望见炊烟升起,还是期待准时到来的玩具小贩,于是拼命奔跑,穿过巷子,穿过时光。越过几个小水潭,满心欢喜,却滑倒在街角,你抬头望见母亲的面孔,委屈凝聚成泪水涌出,此时,索求一颗糖果、一个怀抱、一个吻,便显得理所当然。雨天,是无理取闹的时间,即使做错了什么,也都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因为下雨时,一把伞下一个人,都是小小的孤岛,独你,再无他人。寂寞的雨中穿行成就了人们的同情心,原来每个人都只是小小的存在,主宰着自己小小的生命。
伞下是母亲的包容,即使你的世界黑暗了,母亲也会成为最明亮的火种。伞下的世界是美好的,只有你和她,走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听着一路雨声。
当思绪被牵动,你再一次走过街角,仿佛一个世纪那样漫长。你在雨里静默,恍然发现,这大概是生命里最美的静默了。已经数不清第几次路过街角,这一次即使摔倒,也没有她温柔的拥抱,但又何妨,生命运转,雨落在伞上敲打着她的世界,只剩下你孤单远行。同一把伞敲打着不同高度的生命,哒哒,哒哒,我闭上眼,这是生命拔节的声音。
长街短巷,就这样叠成层层的回忆,在沾满雨水的青苔中沉浮。此刻,安静地站在这片土地,不骄不躁,不气亦不恼。雨水落尽你的情怀,终究是要离开。
雨何时停歇,谁都没有在意,你走回去,不惊动一花一木,不惊动滴滴答答的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