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辞的作文

【篇一:诗人杜甫的作文】

幽窗棋罢,月下独酌,品一杯酒,酒中融化的便是今夜的星月,盛唐的一片天。

风还是千古不变的风,带着历史苍凉的味道,它不曾忘,是谁在岸边喟然长叹,抽刀断水,而那明月也欣然赴约,应诗人举杯之邀。纵马天涯酒万樽,终还是在飘然中走得滞怠了,那么,就轻轻松松地趁着又一次酒醉朦胧,去抓水中月吧,顺便也讲自己送给那清冽的一泓月影,化为满天繁星。

李白是盛唐的化身,浪漫的诗人妙笔生花,一夜飞渡镜湖月,而盛唐鱼龙潜渊,鹤鸣九皋,江山在望,万民是若。只不过这繁华底下,涌动着暗潮。安史之乱后唐由极盛的顶峰衰落下去,而李白,则永远地留在了那个顶峰,即使身在兵荒马乱之中,深庐翠屏之后,他的是诗,尽管惆怅万千,仍然是盛世风韵,大气磅礴。没错,李白是骨子里的贵族。

诗人并不洒脱,他的愁,亦是铺天盖地,让心无法承担其重,只好置其于天地间。多情的人们只传诵着他的驰骋千里任凭心意,却忽视了他的万古愁。二十五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有块垒,抱负万千,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当他代表的文化与杜甫的现实主义碰撞,历史的车轮也停滞了一下,发出沉重的叹息。

杜甫也是个爱漫游的人,年轻时裘马颇清狂,和李白十分相似。李白的轻灵张狂下实则掩着一颗悲苦的心,而杜甫的悲苦沉郁里,却更多一份厚重,颠沛流离中能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背后,是逐渐衰落的唐朝,他的一生,和他笔下困苦百姓一样,水深火热。正因如此,你不得不惊叹诗人的顽强,现实世界的崩塌,并没有让他失去信念。如果他是目不识丁的愚人也罢了,如果他是不明世事的糊涂人也罢了,可他偏偏那么清醒,清醒得看着一个王朝自内而外的陨落,却仍然惊人爱着这个残缺的江山社稷,在贤人遁世弱者退缩时,他仍然在呐喊,饱含希望。

李白,或是杜甫,也许在他们心里,更希望以一个政治家的姿态济世救人,无力正乾坤时,随手写了几句诗,却因此而名垂千古。这是文学的幸运,又是命运的嘲弄和悲哀。

李白杜甫一相遇,便让人从盛唐王朝看到它寂寞的终点。

【篇二:我本楚狂人】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极爱太白的这两句诗,亦是极爱诗中洒脱的情致。努力过,失败了,仅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扬长而去。这是一种风骨,是忠于自己生命最深刻的不羁。

余光中从评价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我却认为太白真正启迪人的不是所谓饱含盛唐气象的诗歌,而是让人敬佩的精神:是少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立志要扬名立万。是“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月”的热血赤诚;是得意之时“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迈;更是遇挫时虽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却仍不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自信。

又何止是李白!先就有王勃“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岂效穷途之哭”;后又有柳永虽怨“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却依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自在逍遥;更不论欧阳修不迎世俗“偏就做个醉翁,忠于风月半刻”,以及苏子虽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谵州。”却依然笑言“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我们千年之远的古人尚有如此胸襟,更何况是身处多元化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幸运的我们?我们有坚实的后盾,我们日益富强的国家。我们有日渐健全的机制体制,日益完善的思想建设,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个人梦凝聚成时代的中国梦。我们又何以能够轻易地向挫折屈服,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最后甚至沉沦于“丧”文化中无法自拔甚至扰乱他人呢?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生活或许惨淡,却是我们唯一能坚持的事业,是用心用力用爱去经营。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一蹶不振。而当你有勇气重新站起来,用自己的一份热量去发光时,你就得到生命的真谛。

乐观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向成功。著名的引力场法则就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仿佛磁铁,能吸引相近的事物。墨菲定律亦是变相的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无论是多大的挫折,请你时刻保持着坚定的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这个时代,相信人生的精彩,乐观洒脱。努力过,即使失败也能洒脱离去,奔赴下一个征程。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何必再诉苦衷,这一生自画何用费笔墨,光阴都记得住我。

热门推荐
1学农感想
2生命如此脆弱
3奔腾的海洋
4二十年后回故乡
5十二岁我多了一份叛逆
6我的小秘密
7珍藏微笑
8我的祖国,我的魂
9我想当宇航员
10在锻炼中成长
11我爱我的家乡
12我们班的副班长
13那声音
14爱的手套
15暑假游威海作文
16第一次做饭
17暮春里的一课
18那一次,我真委屈
19家中来客
20一颗种子的旅行
21家乡的竹林
22给自己的一封信
23自己的天空
24心中有盏爱的灯
25读与成,书与才
26莲之美
27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28我的爷爷
29关于
30寒假趣事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