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诗人杜甫的作文】
幽窗棋罢,月下独酌,品一杯酒,酒中融化的便是今夜的星月,盛唐的一片天。
风还是千古不变的风,带着历史苍凉的味道,它不曾忘,是谁在岸边喟然长叹,抽刀断水,而那明月也欣然赴约,应诗人举杯之邀。纵马天涯酒万樽,终还是在飘然中走得滞怠了,那么,就轻轻松松地趁着又一次酒醉朦胧,去抓水中月吧,顺便也讲自己送给那清冽的一泓月影,化为满天繁星。
李白是盛唐的化身,浪漫的诗人妙笔生花,一夜飞渡镜湖月,而盛唐鱼龙潜渊,鹤鸣九皋,江山在望,万民是若。只不过这繁华底下,涌动着暗潮。安史之乱后唐由极盛的顶峰衰落下去,而李白,则永远地留在了那个顶峰,即使身在兵荒马乱之中,深庐翠屏之后,他的是诗,尽管惆怅万千,仍然是盛世风韵,大气磅礴。没错,李白是骨子里的贵族。
诗人并不洒脱,他的愁,亦是铺天盖地,让心无法承担其重,只好置其于天地间。多情的人们只传诵着他的驰骋千里任凭心意,却忽视了他的万古愁。二十五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有块垒,抱负万千,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当他代表的文化与杜甫的现实主义碰撞,历史的车轮也停滞了一下,发出沉重的叹息。
杜甫也是个爱漫游的人,年轻时裘马颇清狂,和李白十分相似。李白的轻灵张狂下实则掩着一颗悲苦的心,而杜甫的悲苦沉郁里,却更多一份厚重,颠沛流离中能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背后,是逐渐衰落的唐朝,他的一生,和他笔下困苦百姓一样,水深火热。正因如此,你不得不惊叹诗人的顽强,现实世界的崩塌,并没有让他失去信念。如果他是目不识丁的愚人也罢了,如果他是不明世事的糊涂人也罢了,可他偏偏那么清醒,清醒得看着一个王朝自内而外的陨落,却仍然惊人爱着这个残缺的江山社稷,在贤人遁世弱者退缩时,他仍然在呐喊,饱含希望。
李白,或是杜甫,也许在他们心里,更希望以一个政治家的姿态济世救人,无力正乾坤时,随手写了几句诗,却因此而名垂千古。这是文学的幸运,又是命运的嘲弄和悲哀。
李白杜甫一相遇,便让人从盛唐王朝看到它寂寞的终点。
【篇二:我本楚狂人】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极爱太白的这两句诗,亦是极爱诗中洒脱的情致。努力过,失败了,仅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扬长而去。这是一种风骨,是忠于自己生命最深刻的不羁。
余光中从评价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我却认为太白真正启迪人的不是所谓饱含盛唐气象的诗歌,而是让人敬佩的精神:是少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立志要扬名立万。是“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月”的热血赤诚;是得意之时“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迈;更是遇挫时虽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却仍不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自信。
又何止是李白!先就有王勃“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岂效穷途之哭”;后又有柳永虽怨“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却依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自在逍遥;更不论欧阳修不迎世俗“偏就做个醉翁,忠于风月半刻”,以及苏子虽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谵州。”却依然笑言“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我们千年之远的古人尚有如此胸襟,更何况是身处多元化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幸运的我们?我们有坚实的后盾,我们日益富强的国家。我们有日渐健全的机制体制,日益完善的思想建设,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个人梦凝聚成时代的中国梦。我们又何以能够轻易地向挫折屈服,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最后甚至沉沦于“丧”文化中无法自拔甚至扰乱他人呢?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生活或许惨淡,却是我们唯一能坚持的事业,是用心用力用爱去经营。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一蹶不振。而当你有勇气重新站起来,用自己的一份热量去发光时,你就得到生命的真谛。
乐观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向成功。著名的引力场法则就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仿佛磁铁,能吸引相近的事物。墨菲定律亦是变相的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无论是多大的挫折,请你时刻保持着坚定的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这个时代,相信人生的精彩,乐观洒脱。努力过,即使失败也能洒脱离去,奔赴下一个征程。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何必再诉苦衷,这一生自画何用费笔墨,光阴都记得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