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芝麻馅的作文

【篇一:做汤圆】

今天,我们一家人一起做热气腾腾的汤圆。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些糯米粉。只见糯米粉懒洋洋地躺在碗中,突然一注清水倾入碗中,糯米粉顿时被冲得稀里哗啦,狼狈不堪。这时只见两支长长杆子在粘稠的糯米糊上搅来搅去,糯米粉大叫一声:“谁打扰我睡觉呀?”只听长长的杆子说:“我是筷子,刚才把你变成糊状的是水,我们来助你变成面团。”和面团可是个技术活,水加多了揉不成面团,加少了要干裂不好包,必需要非常的适中才行。加完水,就到了最最关键的步骤,那就是揉面。我撸起袖子揉啊揉,发现水多了就加点面,努力揉了好一会儿终于大功告成。

接下来,我要准备芝麻馅。要做芝麻馅需要黑芝麻、白糖,还有黄油。首先,把黑芝麻放锅中小火翻炒,我觉得炒芝麻可比炒菜简单多了,不一会儿就做好了。炒好后我就把这些黑色的小不点倒入破壁机中,同时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块黄油。这时黑芝麻叫嚣说:“我可是很厉害的,像你这样破壁机休想把我打成粉末。”破壁机怜悯地看了芝麻一眼:“哼,不一会儿我就会让你粉身碎骨”。我按下了启动键,只见破壁机猛烈的摇晃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打开盖子一看,怎么没打成那种粘稠的糊状。我按下二档,几分钟后,我又打开盖子,只见芝麻还没变成糊状,看来这黑芝麻果然很顽强。虽然没成糊状的馅,那也只好将就着做。

弄完了前面的小活,就要开始今天的重头戏——包汤圆!我揪了一小块面,把它揉成一个小圆,用一根手指插入面团中心戳了一个洞,急着就想把芝麻馅放进去,但是妈妈及时地阻止了我说:“你这样是不行的,要大拇指抵着底部,之后再用中指在顶端一直转圈,最后变成一个碗状时再把馅放进去。”我试着按妈妈的方法做了一个,可就在封口时却露馅了。哎!只能重新再做一个,这次我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把馅弄少了一点,慢慢地转圈封住了顶,终于大功告成。我按着这个方法又包好了几个,我兴奋地越包越起劲,简直就停不下来。要开始煮了,我将一个个汤圆放入锅中,只见它们就好像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平静的水中。放完汤圆后,我盖上锅盖,静待了5分钟,时间一到,只见锅中的白色的汤圆都浮了起来,圆滚滚地非常饱满,我想这样的汤圆咬起来一定非常有弹性!

我迫不及待舀起一个放入嘴中一咬,芝麻馅喷涌而出,烫得我呲牙裂嘴,果然是“心急吃不了热汤圆”。不过细细品尝还是觉得香浓的芝麻味弥漫在口腔中,回味无穷,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心里是美滋滋的。

【篇二:逛花灯】

小时候的我,一提到元宵节,一下子就想到了元宵节要吃元宵,而现在的我只要是元宵节,一定在家闲不住,肯定要出门玩会儿,夫子庙就是我的最佳选择。

花灯在大早上看肯定不如晚上的好看,昨天就听说妈妈要带我去夫子庙逛一逛了,认识把我激动的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呢!元宵节,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啦,当奶奶把一个个自己搓好的小元宵放进锅里的时候,元宵仿佛在游泳一样飘在水面上,时不时还要用勺子搅一搅,防止粘锅。当他在我碗里时,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啊……爆出了芝麻馅,还是热乎的,甚至还有点烫嘴,但是的确挺香的!

到了夫子庙门口,还没走到里面,从外面开始就已经水泄不通了,我们跟着人群好不容易才挤进去。

可能是因为过节,卖糖画的特别多,很多小朋友手拿着糖画跑来跑去,在夫子庙的后街那里有许多卖花灯的,各式各样的,有荷花灯,走马灯,兔子灯……,其中我最喜欢荷花灯,于是买了一个,荷花灯是皱纹纸做的,精巧细致,颜色也很漂亮粉粉的花绿色的叶子,在夜晚给荷花灯点上蜡烛,衬托出花灯的精致。

我们逛累了,选了一家秦淮河畔的小餐馆,品尝着秦淮小吃,望着窗外,一轮温文尔雅的明月挂在天空,仿佛也似观赏人间美景,也正应了古人那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篇三:揉情】

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将大门、窗户敞开,去迎接从田野上吹来的那裹挟着浓浓年味的风。风过处,春暖花开。

“搓圆子喽!”随着奶奶热情的叫喊,全家人都从各自的房间,快步走向厨房。于是“哒哒”的脚步声,“哈哈”的欢笑声,“嗒嗒”的椅子撞击声,就被遗留在院子里,在火红的春联与“福”字间碰撞,让人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年”的存在。

奶奶早已把面粉和好,揉成了一个大的椭圆的面团,像只胖乎乎的憨睡着的小猪。她揪出一团面,搓成长条,用刀细细地切下一小块一小块几近相同的面团,分给我们搓揉。四双大手,一双小手;四双饱经风霜的手,一双白白嫩嫩的手,便不约而同地开始工作起来。

那一块微微有些温暖的面团,在我的手掌被小心翼翼地搓揉,越来越软,越来越暖,渐渐地失去了棱角,变得光润,像调皮的圆珠欢快地在两手间咕噜噜滚动着,就像一刻不停的岁月在人的身上、心灵刻下的一些潮潮的却温暖不已的痕迹。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淡淡的微笑,嘴角微微向上勾起,那是一条无懈可击的弧线,沉静而安详。突然间,我失了神,五张脸的微笑,就给这陈旧的老房子笼上了一层隐隐约约的光华。静得,连远处的欢呼声都在耳边清晰起来。

面团特有的芳香,也散落在厨房各处,甚至空气中也氤氲着些许若有若无的清香。嗅着这香气,我开始变得贪婪。我知道,它里面包含着爱的味道。它们,属于我。

很快,盘中摆满了圆子,像刚剥壳的鸡蛋芯子,光滑圆润,特别可爱。不同的手搓出的圆子各不相同,形态不一。有的撅着小嘴,漏出一点芝麻馅;有的圆头圆脑,特别正统;妈妈装的馅最多,像鼓着大大的口袋。他们一个挨着一个,就像是一家人,挨得那么紧,仿佛要一直到天荒地老。不由自主地,我靠近了妈妈,妈妈挨近了爸爸……

这时,远处几户人家的烟花放了起来,那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特别的绚烂,而我们家正充满揉情爱意,其乐融融。

【篇四:煮汤圆】

宁波汤圆闻名天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我特别喜欢吃汤圆。这个星期天,妈妈终于答应教我煮汤圆了,我别提有多兴奋了!

锅里的水开了,在妈妈的指挥下,我把汤圆一股脑儿全倒进锅。那一只只雪白的汤圆就像一群跳水健将,“扑通扑通”全跳下了水。汤圆下水后就沉到了水底,一锅煮开的水瞬间恢复了平静。过了一会儿,锅里的水又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了,调皮的小汤圆争先恐后地浮出水面,真是太有趣了。我忙往锅里加了半碗冷水,等到汤圆再次浮出水面就熟了。

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自己煮的汤圆,用勺子捞了一个战利品,轻轻地吹上一口气,再小心地咬上一口,一股香甜的芝麻馅就从软软QQ的糯米团里流了出来,实在太美味了!(指导老师:张琰)

【篇五:捏青团】

清明,我们浙江都有食用青团的风俗。艾草做的青团为深绿色,有股浓郁的艾香味。这么美味的食物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了。

清明前天那晚,我看见餐厅的灯还亮着,发现奶奶在做我最爱吃的青团,想着自己也学学做青团,以后想吃就可以随时做了。奶奶告诉我做青团第一步就是把艾草叶子放入锅中煮,我还装着大厨的样子,挺起胸膛手举得高高的,往下撒盐,表现得十分有把握。眼看艾草快要煮好了但我却不知道怎么关电磁炉,奶奶忙着准备糯米团。

我不知如何是好,这下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了!我只能把锅子从灶上拿下来,端着沉甸甸的锅子寻求奶奶的帮助。终于忙了大半会儿,才把艾草泥给弄好。

我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急匆匆的开始和青团。我把糯米团和艾草泥放入盆中,迫不及待的把手伸进去和面。手刚放进去就又弹了回来。“糯米团简直太疼了!”我尖叫了一声。奶奶端来一碗冷水说到:“你瞧你,我刚才不是让你等我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吃亏了吧。”奶奶的话语竟让我无言以对。不过和青团的乐趣,已经让我把这件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我手蘸了蘸冷水,放进碗里和面,大概几秒我的手又拿了出来,蘸了蘸冷水。反复几次后,青团并没有那么烫了,奶奶让我往青团里加馅料,芝麻馅,白糖馅,豆沙馅……我忍不住偷吃了几口。又像玩橡皮泥一样揉青团。

做完的青团上锅蒸一蒸,打开锅盖,白雾中露出了婀娜的绿色身影。我幸福地啃起了青团心想青团真的是又好玩又好吃呀。

【篇六:舌尖上的年味】

有人说:“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这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孩子们过年期待的莫过于三件事:假期、压岁钱和美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年的味道永远是在舌尖绽放。

每当开始倒计时大年初一时,老一辈们亲手制作的汤圆就已经甜在我的心里。看到包着乌黑发亮的芝麻馅的生汤圆丢进冒着袅袅白烟的锅里时,一股畅快之意涌上心头。捞上来时,衬着水泽的汤圆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舀起一粒汤圆,轻轻一咬,馅就流了出来。它在我的嘴里流淌,瞬间感到满嘴的香甜。

大年初一的主餐,登场的“主角”一定是海鲜。为了能让我们大快朵颐,外婆烧的一般都是新鲜的大鱼大虾。因此,每当看到灶炉上跳动的火苗,心就不由得激动起来。家里做的海鲜大多都会放些辣椒,上菜时我总会埋头“苦”吃,虽然辣得满头冒汗,满嘴冒烟,但还不舍得停下来,吃得裤子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吃到扶墙为止,才开始狂喝开水,来浇灭嘴里的“火焰”。这“一战”让我味蕾爽到极致,犹如在火焰上跳了一支优美的华尔滋。

初一的美食不光“主角”惊艳出色,“配角”也毫不示弱。外婆烧制的蜜枣汤,总能让我从嘴甜到脚跟。除枣肉外,它的汤汁在冰藏过后也可以当餐桌的饮料来享用,甜而爽口。因为这蜜枣汤都是一大锅一大锅煮的,所以它自然成为过年最货源充足的饮料。

要说过年主食,少不了的就是我最爱的炒年糕。因为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所以它也是来年美好的代名词。那糯糯的年糕,再加上一些笋丝、肉丝、小青菜等配料,味道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当我把年糕放在桌前,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本已兴奋的味蕾又更加骚动不安,不得不咽下好几口口水。放一片在口中,外焦内嫩,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可以说炒年糕唤醒了新一年的胃。

也许是美食的影响,我仿佛忘记了耳边从未间断过的新年鞭炮、门口新贴的对联、身上穿着的新大衣、枕底排不过的压岁钱,还有一个又长大一岁的自己。

的确,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年味就是美味,它是那样令人向往、垂涎和久久回味……

【篇七:幸福的冬至】

朋友们,你们知道冬至是什么节日吗?我来和你们说吧!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南方人喜欢吃汤圆。因为,汤圆里的“圆”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所以,汤圆又称“汤团”。

不过,今年的冬至节很特别,我们没有和最亲的家人一起品尝汤圆,而是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动手包汤圆,做麻糍,尝美食,共同庆祝这个美好快乐的节日。

等啊,盼啊,终于盼来了下午第二节课。我们每个人都乐得合不拢嘴,脸上洋溢着笑容,雀跃得像一只只蹦蹦跳跳的鸟儿。

开始包汤圆了,阿姨们把面粉一端上来,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了一把糯米粉。可是,面粉太顽皮了,像小宝宝一样到处乱跑。好不容易把面粉团找齐,经过我努力地揉,终于把面粉捏好了。我取了一点芝麻馅儿加进去。但是,芝麻馅不想被面粉“吃”了,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到了外面。我皱起眉头,感觉糯米团破裂开来的地方,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馅儿,像一张可怕的大嘴,冲着我邪恶地笑呢!“哼,小样,敢对小爷呲牙咧嘴,看你怎么逃出我的手掌心。”我撸起袖子,使劲地又搓又揉,汤圆只好乖乖地听话,在我的掌心里滚来滚去,苦苦求饶。我赶紧把做好的汤圆放进盘子里,好像打了胜战似的,心里美滋滋的。

做好了汤圆,开始烧汤圆了。汤圆要进锅了,有的胆小的汤圆眯着眼睛跳下去;有的汤圆很放松的样子,还扭着屁股蹦了下来;还有的勇敢的汤圆大摇大摆地晃下来。雪白的汤圆,在水中上下翻滚着,好像优雅的舞蹈家在跳水中芭蕾,又像矫健的游泳高手在大海中浮潜,真有趣!

我正看得入迷,耳边传来李老师甜甜的声音:“香喷喷的汤圆来啦!”我们赶紧端正坐好,眼里流露出无限期盼,希望老师先给自己盛一碗。一个,两个,三个……终于轮到我了!接过热乎乎的碗,我闻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夹杂着奶油的香味,把我带入了美好的梦乡。我仿佛脚踩着软绵绵的云朵,轻飘飘地飞到了天上……忽而,我才晃过神来,我是在吃汤圆呢!我轻轻地咬了一口,甜甜的芝麻馅流了出来,在舌尖上尽情狂欢。汤圆可美味了,同学们都津津有味地吃着。有的慢慢品尝;有的狼吞虎咽;有的吃得太急,把芝麻都贴在嘴上,像长了胡子的老人一样;还有的因为太烫,把汤圆吃进去又吐了出来,不停地吐吐舌头,那滑稽的样子,真叫人忍俊不禁。

这个冬至可真有意思,让我念念不忘啊!

【篇八:快乐的元宵节】

送走了热闹的春节之后,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老师让我们带上糯米粉,元宵馅和盛水的碗,下午一起包元宵。

下午,我一来到教室,就看见课桌上到处都是糯米粉,元宵馅和水,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正“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怎么包元宵。

同学们带来的元宵馅真是五颜六色:有漆黑的芝麻馅、土黄的花生馅、绛紫色的紫薯馅、红艳艳的山楂馅、雪白的白糖和鲜绿的菠菜馅。带来的糯米粉,闻起来有一股醇香扑鼻而来,让你闻了一遍还想着再闻第二遍。

这时候老师来了,刚才还在吵吵嚷嚷的我们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因为老师要教我们如何做元宵了。老师边说边示范着,首先先用元宵馅捏成一个小球,再在加过少许水的糯米粉里“打滚”,不一会元宵馅就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白的“外衣”,元宵馅也变成了圆圆的元宵。老师讲解示范后,下面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间了。照着老师的方法,我们都认真做起来,可是看着简单得事情,做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由于我们掌握不了晃动的速度和频率,我们滚出来的元宵大都变成了椭圆形。不服输的我们再次捏起馅料滚动起来,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做出了圆圆的元宵,同学们看着自己辛勤汗水做成的一个个战果,都开心的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放学后,我迫不及待的把我亲手制作的元宵拿给妈妈,让她赶紧煮给我吃,煮熟后,我狼吞虎咽地吃着鲜美的元宵,放佛感受到了元宵节欢乐的气息,这时妈妈又给我讲了元宵节的来历,在我吃的津津有味的同时了解到民俗文化的伟大。

我爱元宵节,不仅爱元宵节,还爱这鲜美还吃的元宵。

【篇九:春天的味道】

清明节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有各种习俗。妈妈说她们老家那边清明节早上要吃鸡蛋和粽子,而杭州这边是吃清明果。

今天楼下的奶奶刚好在包清明果,看着就叫人眼馋。我问奶奶清明果是怎么制作的,为什么外皮是绿色的?奶奶说:“先准备各种味道的清明果馅;再把艾叶用热水焯,压出苦汁,再放入凉水冲洗,反复两遍;然后加一点调料,将艾叶在锅里煮烂。然后将艾叶连汁一起和糯米粉反复搅拌、揉匀。之后再将其搓成条,分成小块,将馅包进去,最后按照自己的意愿捏成各种形状就可以了。奶奶问我要不要试一下,我开心的直点头。我看奶奶捏的是圆形,那我就包个饺子的形状,以前外婆包饺子的时候,我也跟着学过。我拿了一块皮,先把它压平,因为我喜欢吃甜的,所以就包了芝麻馅进去,再把它捏成饺子的形状。奶奶看了我包好的清明果,直夸包得不错,我特别高兴,接着我又包了几个。

没多长时间,清明果就包好了,奶奶拿去蒸。蒸好以后,还送了几个芝麻馅的给我吃,也许是自己做的吧,特别好吃,特别香。甜甜的,就像春天的味道!

【篇十:元宵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每每听到这首歌,我都会直咽口水,不论大人小孩,谁不爱吃元宵呢?说起元宵,我对它的印象是又香又甜,又软又糯,谁会拒绝呢?更何况是热气腾腾的呢?今天,我们学校就开展了一次“做元宵、品元宵”活动……

“大家铺好桌布,要开始做了。”老师一开腔,就像给安静的教室里投了一颗炸弹,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你喜欢什么馅?”“豆沙馅,甜甜的好吃。”“我喜欢芝麻馅,那香味简直了。”……课桌排好后,就开干了!我们先把豆沙馅搓成一个个“圆胖子”,再把它们排成一排,像等待战场的士兵一样,神气极了!这就是馅了。面团拿来了,我学着妈妈平时包的样子,揪下一小个面团,放在手中揉成一个圆球。有些硬啊,我连忙滴了几滴水。我再把它压扁,然后把边捏薄,就像一个碗。我把豆沙馅放在中间,沿着边缘小心地把“碗口”封了起来。再把面团搓圆,恢复原样。最后再给胖娃娃来个“全身按摩”,好了,大功告成,一个白白胖胖的元宵就做完了!我环顾四周,闵宗胤玩心最重,馅放太多了,连面团都包不住了,这边好了,那边漏了,同学们不由哈哈大笑起来!蔡睿玲做的小巧玲珑,圆润光滑,太好看了!

做完了元宵,就开始煮元宵了。老师加水开火,等水沸腾,便把元宵倒入锅中,元宵不断翻滚跳跃,过了十几分钟,胖娃娃便浮了起来,就可以出锅了!

终于盛到了元宵,只见小元宵晶莹剔透,看起来很有弹性,隐约还可以看见里面的馅,光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尝起来还得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咬上一口,甜味立刻散了开来,感觉自己全身是甜的,里面的芝麻不住地向外流。我又咬了一口,芝麻的甜与糯米的软结合在一起实在是太妙了!我又咬了口豆沙馅的,馅料沙沙的甜甜的,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碗里还有个没有馅的,糯米滑溜溜的,拉伸性很强啊。“太好吃了!”我赞不绝口。再一看,一旁的“说话大王”闵宗胤一句话也不说,光顾着埋头吃,已经吃了六七个了,看来被美食深深吸引了啊。大家都细细品尝着,回味着……

元宵是元宵节的代表美食,我爱元宵,是因为它美味,更是因为它代表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热门推荐
1奇葩的名字
2中考满分作文
3一个夏日的故事
4八年级我想让自己的性情变得更好
5家乡的夜景
6我们班的篮球高手
7美妙的遐想
8中考之后作文
9童年趣事
10小草的歌
11经典诵读比赛
12写给朋友的一封信
13春天的公园
14教师节作文
15便利生活,你我共享
16这就是我
17永不褪色的生命
18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19尊敬的普通人
20品竹之德,与君共勉
21巴国城生态公园
22记忆中的风筝
23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2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5我发现了不经意间的美
26纸牌争锋
27灿烂路,平凡心
28七年级作文
29轮回
30自省与宽容让世界更美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