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穿透性的作文

【篇一:暗夜中的眼睛】

夜深人静之时,我颤抖着打开了一个抽屉,五十块钱安静地躺在里面,就这么点距离,但我就是伸不进去。我害怕地伸进去,手就要触摸到了,突然,爸爸在床上翻了个身,我的手立马缩了回来。房间外的时钟嗒嗒作响,在安静的房间回荡着。我迅速地将它取出来,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突然,发出了一阵很大的声响,我便条件反射地又回到床上。

我这几天便被那五十块钱困着了,只有到周末才能玩电脑,我本想吐出事实,但是,一想起那游戏中的一把把英雄武器,便放弃了。

妈妈要给我洗裤子,我红着脸说不要(钱在裤子里),到晚上时,我又将那五十块钱转移阵地,准备熬过一周。

早餐时,妈妈说:“昨天那抽屉里的五十块钱不见了。”我立马说:“是不是丢了?还是放在了哪里?”转过头,只见爸爸意味深长地望着我,便赶紧离开饭桌。

那几天,我一直红着脸。经常听见妈妈对爸爸说:“是不是生病了?”爸爸总是意味深长地安静下来,用可以穿透人心的眼光望着我。

又是一个夜晚,我待爸妈熟睡之时,把钱扔进了那个抽屉。

第二天早上,我问妈妈:“你的钱找到了吗?”妈妈说:“不知道呐。”我跑进妈妈卧室一看,拿着钱出来大喊:“妈妈,你的钱找到了!”爸爸用穿透性的眼光又望着我。我毫不退缩地回视。

我总感觉偷钱那天晚上,后面有一双眼睛望着我——让我胆寒。

不知怎么回事,爸爸管起了我的零花钱,那眼睛总是那么明亮。

【篇二:《沉默的告白》读后感】

一次温暖的告别,一段全新的旅程,十二年里最精致的、抒情和最犀利的笔锋。——题记

文字其实就是某种神秘的呼唤,呼唤那些相似的灵魂前来聚集。好的文字必然有直抵灵魂深处的回音。他们微笑着接受厄运的降临,并因此获得了穿透性的视力。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中与光明紧紧拥抱。

当读到这本书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篇文章内容与自己的内心原来是那么相符。《怜悯》这篇文章是讲“怜悯”的含义,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来写“怜悯”的含义。二十世纪的天堂里,怜悯已经成为一棵不招人喜欢的杂草。怜悯是一个社会正常与否的标志。对他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尊重。怜悯,代表着一种毫无私利的爱,一种至柔至刚的善。有了怜悯,人与人之间,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才有一种息息相关的神秘联系。在那些黑暗的时代里,怜悯是一盏人们可以捧在手心里的烛光。

怜悯不是一种轻易就能具备的品质。把《变形记》看作一个“怜悯”的故事。人类的感情就像一座浮在海面的冰山,可见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卡夫卡勾勒出海水下面那大部分的形貌。总之没有怜悯的世界与地狱无异,甚至还有过之。

在很多情况下,怜悯是我们共同的体温,在寒冷中让我们互相温暖。《费城故事》是一个多有当代人都必须直面的故事:最可怕的不是艾滋病,而是与恐惧与憎恶的感情。如果让恐惧与憎恶压倒了同情与怜悯,那么还不等艾滋病泛滥,我们就自取身亡了。

如果我们还能将怜悯岑留在柔软的心里,那么我们还有希望在战争,杀戮与灾难之后顽强的生存下去。作者余杰曾说过这么句话:我始终以为,抒情散文比杂文更接近我的内心世界——我的柔弱和腼腆在其中得以更真实的呈现。我并没有那么剑拔弩张,在烈酒与奶茶之间,我选择后者的清香。

《沉默的告白》告诉我,让我懂得了许多,我知道了一个人失去了同情与怜悯,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就如同失去了灵魂。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怜悯之心。

热门推荐
1幸福如此简单
2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3刻在心上的记忆
4守望
5家乡变了
6墨香沁人
7你们让我相信奇迹
8操场上的笑声
9开心的一天看图写话
10成长是脚步向我走来
11快乐的一天
12厚积薄发与一鸣惊人
13走进红楼
14让明月清泉走进心灵
15读《束氏畜猫》后感
16最美丽的地方
17做南瓜饼
18漳溪河
19最美嘉兴人
20我的新名字
21我的好姐妹
22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
23我的军训日记
24我喜欢的一句格言
25温暖的麻烦
26香蕉
2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8这里也是课堂
29开学作文
30瞧我多了一份成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