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反动势力的作文

【篇一: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自轰轰烈烈的郭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党根据局势判断,做出了将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举措,毛泽东在1927年领导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是在当时的党内仍存在一部分人,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革命,如以林彪为例的悲观主义者,他们不相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设想,不认为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为防止错误思想在党内蔓延,端正和坚定革命信念,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来读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在艰难岁月里面怀揣着对党无比坚毅的信念和热忱,感受到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准确定位。

读完这篇文章,合上书页,我们会发现一种激情澎湃在心胸,这就是他文章的魅力。他于平淡的论述中、于激昂的言辞里都会写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写中国社会的矛盾激化时的痛心疾首,还是在结尾处的信心满满,都洋溢着个人的风采。我最喜欢的是他表述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语句,用简单的三个意象就写出了那种迫不及待的渴望之意。用“看见桅杆尖头的航船、喷薄欲出的朝阳和躁动成熟的婴儿”就表露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和革命高潮的即将来临。当然文笔的成熟是锦上添花的美丽,若是文章没有思想精髓肯定是败絮其中。这篇文章很典型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指导实践,毛泽东在认识上却不会囿于条条框框,他坚持凡事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对周围事物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后,才能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他反对只从表面浅层次地分析,认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回到文中,毛泽东正是看到当时革命主观力量削弱,革命陷入低谷的现象,但是认识到立足于落后的脆弱的小农经济之上的反动势力,他们相伴而生的各种组织(政权、武装、党派)也是相对弱小的实质,做出了放弃苏联的城市中心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伟大决议。这条全新的革命道路虽然艰辛、坎坷,但却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毛泽东同志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当然无一例外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成为这一革命道路理论的标志著作。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是那时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两个问题。在现在的共产党人面前,他们也急需回答怎样坚持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90多年的风风雨雨,共产党领导我们走过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也迎来了和平年代的安稳前行。但在今天,我们当中却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动,贪污腐败现象令人生寒,网络上的“仇官、仇富”言论也层出不穷,我们不禁发问:“这个社会怎么了?”为何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但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部分人却用着对立甚至仇视的目光看待世界。一部分的原因是在于党内的一些破坏分子并未秉承为人民利益办实事的原则,而是满足个人私欲,丢弃了党员的操守。另一部分的原因则是境外反动势力死灰复燃,试图通过策划反动事件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提到了怎样判断事物的前景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台独分子、新疆的打砸抢烧事件,或是最近的香港占中事件,我们国家都以迅速而强硬的态度去处理和面对。对涉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问题,党和政府都是不可退让半分,必须实行到位。这样一个以人民为根本、对人民负责的政党又何理由不被人民群众信任呢?所以反动势力所妄想煽起的零星之火,成不了燎原之势,只会被更深的人民群众的泥土所掩盖。

以前谈到以上的话题时,我只是在朋友中静静聆听,不会发表观点。可是我却在想如果不是空谈误国,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在议论社会热点和现象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去评析。白岩松说过:“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那么在对于社会事件的评论中,我们扮演的不应该是吐槽者、或者一无用处的愤青,而要用理智的目光去看待,用我们所掌握的发言权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事件,并且能够更好的更正我们的生活,而非是做手指翻飞的“键盘手”。星星之火看似微小,也许我们不在意的“点赞”和“转发”,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无知言论的影响,那么我们所扮演的将会是侩子手的角色,这种星星之火还是不能让它助长为燎原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很好,但是学会克制、学会自我控制地理智分析更为难能可贵。毛泽东的燎原之火是基于可靠的科学的分析之上,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要把燎原之火引燃也要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篇二:为乐趣而读书】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的确,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在我们学生心里,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了解历史,洞悉社会,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我们的生存能力。

我喜爱读书,我的喜爱没有学者那么高深,只是喜欢翻阅而已,从而增添生活中的一抹乐趣。我看过的书有《骆驼祥子》、《朝花夕拾》、《女神》等等。我比较喜欢看结局好的那种书,给人带来喜悦。

我最近看了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藤野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藤野先生》通过叙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医学导师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作者要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读了以后,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有这样的爱国精神吗?每周升国旗时,我们是否想到了那些为挽救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呢?我们的学习是不是很努力呢?我们能否担任起振兴祖国的使命呢?想到这些,我决心在学习上加倍努力,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好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文章的最后一句写到:“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督见他那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行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我觉得文章最后一句写得很好。“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等的御用文人。这句话似乎很轻松,但饱含深意: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了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的结尾,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我想:那个时候,有良心的中国人在和反动分子在做不屈不挠的斗争;现在,我们要和腐败分子做斗争,我们要和不良商家做斗争,我们也要和自己的懒惰思想做斗争。我们要让社会制度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学生生活更加快乐!

书中充满精彩,书中充满智慧,书中充满启迪。为了乐趣而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希望大家动起来,看起来,读起来吧!

热门推荐
120年后的家乡
2倾听花开的声音
3抢电视风波
4秋天的树叶
5梅花
6背影
7我的老爸
8小学优秀作文
9从终点出发
10公交车上的感动
11冬日里的惬意时光
12八年级幸福作文
13礼物
14伟大的爱
15我的发现
16童年趣事
17有趣的老师
18回眸成长
19叮咚
20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21铭记心中那份爱
22文具开会
23的作文
24莫桑与骆驼
25金山寺流记
26未来的汽车
27只要有勇气,就能创造精彩
28偷瓜记
29未来的被子
30形形色色的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