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挂春联】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是我的家乡东台市西溪古镇宋城城门挂春联的日子。
作为小演员的我,早早起了床,和妈妈一起出发来到了宋城城门口。妈妈帮我把架子鼓组装好,我们静静地等待活动的开始。
今天“城门挂春联江苏开门红”活动非常隆重。说起挂的这幅春联,来头可真不小。它是从全国各地楹联爱好者的上千份投稿中精心挑选而出,由中国书法院院长倾情书写。
活动正式开始了,宋城城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广场上两龙灯精彩的舞动起来,舞龙的人身穿金色服装,头戴金色头巾,显得十分神气。一颗龙珠上下舞动,两条龙头对着头表演起了“二龙戏珠”,引来观众们阵阵喝彩,声声叫好。
接下来是广场舞奶奶们的表演,别看她们年纪大,但是她们跳得真好,动作整齐划一,标准熟练,连高难度的动作也做得那么到位,充满了活力。
下面就是我们小朋友的表演了。古筝和架子鼓合奏《小苹果》,100架古筝和100台架子鼓排在那广场上,多有气势啊!别看古筝是种民族乐器,但一百架古筝合奏起这首流行音乐,别有一番韵味。再加上我们架子鼓的加入,那场面充满了震撼力!当我手持鼓棒,在鼓上敲响的时候,我心里别提多自豪了。我为我自己能参加这场演出感到自豪,为我们可爱的家乡而自豪!
今天天气虽然很冷,但每个参加活动的人心里都暖洋洋的!
【篇二: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梦想,在我眼里,幸福很简单,就是假期里有个朋友能陪我。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一到假期就被各种不同的补习班分开了,时间总是不能交集在一起,所以一到假期我反而变得孤单了。尽管父母也总是百忙中在假期陪我,但我和他们在一起玩得就是不尽兴。有时在公交车上偶遇朋友,立马像打了兴奋剂似的,争分夺秒的和他聊聊。告别时,我会一直一直一直挥手,直到看不见他。
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和住在我对门的周文其妈妈约好。要我们二个孩子同上一个补习班,时间也一样的。这样的话能一起上补习班又能一起玩。第二天告诉我时。我立刻变得精神饱满,早上的英语和早餐我又快又好的完成了。在书法院,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几个小时了还不觉得累,练得又多又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心里甜甜的。在放学的路上,你一言我一语,打打闹闹,仿佛花儿都在笑。路俩旁的大树也在向我们点头,心里特别快乐。
幸福的时候,妈妈随便炒的小菜我都会吃得特别香,妈妈在一边唠叨着:“这孩子?有这么饿吗?”偶尔妈妈责备二句,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个人跑到房间里独自生闷气了。“老妈————别这样嘛!别这样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嘛!咱们可是一家人啊!”“谁和你是一家人。”老妈马上蹦出一句。然后扑腾一声就笑了。
原来幸福如此简单呀!
【篇三:我的拿手好戏】
在古色古香的书房里,淡淡的墨香夹杂着宣纸的清香充斥着整个房间。我自如地大笔一挥,写下了两个大字——“书法”。
我的思绪又被桌上的笔墨纸砚拉到了那一天。那年我九岁,正是活泼贪玩的时候,可就是“书法”这两个大字让我体会到了书法的韵美,一下子坚持了三年。那天,我和爸爸路过书法院,看到一位须发雪白、道骨仙风的长者,他手握毛笔,洋洋洒洒、龙飞凤舞般地写下了“书法”二字。我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急切的渴望,也就是此时,学习书法的念头从我的心田里萌发了。于是,我央求爸爸给我报了一个毛笔书法班,这一写就是三年。
如今,我的字已经写得十分出色了,在同学之间也算小有名气了。每到书法课,仿佛就是我的主场。宣纸仿佛一个叱咤风云的“战场”,毛笔是“武器”,墨汁是“装备”,砚台是“战营”,那一撇一捺就是冲锋陷阵的“士兵”。而我,则是整场战斗的“总指挥”,往往使其它“指挥官”望尘莫及。
又是一节书法课。我的座位四周,里三层、外三圈地围着一群“狂热粉丝”。这时,我们班的搞笑大王发话了:“你们看我‘师傅’写的字多好。羡慕吧!嫉妒吧!”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抿着嘴巴窃喜。我回敬道:“为师的乖徒弟呀,愣在这干嘛?还不迅迅去练习!”他也不甘示弱:“师傅,徒儿不知从何下笔呀,你给我做个示范呗,大家说好不好?”“好,我们正好可以一饱眼福啊!”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拿起了毛笔,蘸了蘸墨汁,定了定神,头脑中飞速地设计着前几个字的结构,酝酿着如何运笔让字更美观。片刻过后,我用力地握紧毛笔,左手按着宣纸,镇定自如地写着。我认真淡定,各个笔画安排合理,笔锋到位。“哇!真是王羲之转世啊!”周围又聚拢了不少观众。我不为所动,目不转睛地看着笔尖,横平竖直点有力。很快,一首古诗整齐美观地跃然纸上,掌声和惊叹声连绵四起。
即使周围荣誉不断,但我知道一定要更加努力地练习,把毛笔这门拿手好戏发扬光大,做到无人能敌,成为书法界的“东方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