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栏杆的作文

【篇一:外婆桥】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每每听见这首歌,我就会想起外婆家乡的“外婆桥”。其实,那座桥原本不是这个名字,而是因为外婆年轻时也参与修筑这座桥,这是我给她取得别名。

小时候,我是由外婆抚养的,因父母外出务工。我特别喜欢在家门口的那条小河上的“外婆桥”上玩耍,我总是一遍又一遍的从桥头跑向桥尾,然后又从桥尾跑向桥头。因为桥的两边有石栏杆,我才没有在玩耍中发生过意外。外婆因年老体迈跑不过我就只有搬两根板凳放在门前的院子中,一边看着我一边做事。夏天,我玩累了就依偎在外婆怀里,喝着那碗早已为我凉好的白开水,享受着阵阵凉爽的风;冬天,外婆为我搓着那双冻得像红萝卜似的小手,给我喝着早已备好的姜汤。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背上了书包进入了小学生活,父母也从外地回来照顾我。我离开了我的“外婆桥”,离开了最疼爱我的外婆。

再次踏上“外婆桥”,那已是几年后的事儿了。我穿上黑色的衣服,跪在地上,望着房间里的那口棺材,那里面躺着的是我最爱的外婆,她离开了我,永永远远的离开了我。

以后,每年的正月初五和清明节的那天,我都故意不走崭新平坦的马路,从小路走回老家踏上那座桥。在桥头和桥尾放上一朵外婆最喜欢的野菊花。和我一样,每年家乡的年轻人都会踏上这座桥走向他们要祭拜的老人的坟墓。在桥头和桥尾分别放上老人们喜欢的物品。

春去春又来,这座桥经历风雨的洗礼已有七十余载。她是老一辈人的劳动结晶。她是牵着外出生活人的思念,她是我一生的思念。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

【篇二:蚂蚁聚集的秘密】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去西山公园玩耍,不料,收获满满,我居然发现了蚂蚁为啥能聚集成群的秘密。

来到公园,小伙伴说先去五洲池玩鱼。玩着玩着,突然看到脚下石栏杆一个小洞旁黑压压的一片,我急忙蹲了下来,原来是一大群蚂蚁正在啃食一块甘蔗皮。

“呀!这么大一群蚂蚁,真好玩。”于是,我心生一计,想跟蚂蚁玩玩,研究研究蚂蚁到底是靠什么聚集在一块的。都说蚂蚁喜欢甜食,我身上正好带有一个面包,看能不能把蚂蚁吸引过来。于是,我在离蚂蚁群一米远的地方撒了一些小面包块,咦!真灵,一会儿就有一只小蚂蚁跑了过来,它在面包块周围转了一圈,好像在观察周围有没有敌人。它走到面包块旁,试图把面包块搬起来,可是,单靠它一只蚂蚁的力量是不行的,它又跑开了,我看着它,急匆匆地跑向了蚁群,过了一会,它又从蚁群走逃了出来,不过不是它一只,只见他身后尾随了一串的小蚂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离开了甘蔗皮向面包爬来。只见原来甘蔗皮的地方蚂蚁越来越少,面包地方的蚂蚁越聚越多,蚂蚁真是贪吃鬼,刚吃了甘蔗皮,又要吃面包,保准是几天未吃东西了。

看着蚂蚁的贪吃样,一个问题始终在脑海里萦绕,它们到底是靠什么招呼在一块的呢?靠发声?靠触觉?晚上一回家,我急忙找出《十万个为什么》,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它们不是用嘴在交流,而是用触角。

【篇三:我们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和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推开车门,走向那个白玉色的石碑。

清明节扫墓,再寻常不过了,可在我的印象里,这却是第一次。

远远就看到了那白色的墓碑。修整的颇为细致,别有一般韵味:青白色的墓碑上刻着几位先祖的名字,朱砂糁之。它的后面是似蒙古包一样的圆形土堆,我想那下面便是逝去之人的灵躯吧。周围是同样洁白的一圈石栏杆,像守卫疆土的战士般笔直的挺立。这里不似小说中描绘的那样恐怖,我倒觉得宁静庄严多一些。

爸爸帮爷爷一起将五彩斑斓的果盘食物端正的摆上去。随后,便与爷爷一同跪下,我这才注意到碑前早已摆好两个大红色的蒲团。他们先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口的正前方,之后将身子俯下去,两手张开支在地上,如此反复了三次。每次都做得极慢,像是忠诚的教徒在肃穆的大教堂里做礼拜一般。他们的表情严肃认真仿佛正在与先祖对话。我对他们的动作表情肃然起敬。可自己又不愿对着从未见过面的灵魂跪拜,便学着他们的样子,双手合十在胸前,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

在如此安静的圣地,时间也像是被凝结了,直至小雨将歇,我们才恍悟已是一上午了。我们驱车离开我忍不住回头张望,看到白色的石碑前,在将散未散的蒙蒙雨气中有点点闪烁的金光。那是生者对逝者的敬畏,是后辈对前辈的尊敬,是中华文化永不磨灭的光彩。

之前我总是很不屑,私里认为他们虽是我的祖辈却从未谋面,又不是伟人,有什么值得敬的呢?从那日我才明白:这是对先祖、对逝者的纪念,是代代相传传对生命的敬仰,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虽是沧海一粟,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血脉传承。

清明节看似比其他节日冷清许多,却也有着最炽热的温度。在这一天里,我们和祖先对话,慎终追远,抚今追昔,更珍惜当下。

这是先祖逝者的节日,更是我们的节日。

【篇四:童年的照片】

每当心血来潮,翻起那古老相册时,童年的往事,一件件,就像一条条小鱼一样活蹦乱跳从大脑记忆的小河游了出来,色彩斑斓。

相册里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记得是5岁那年的10月,我和哥哥在榕城西湖公园拍的。当时我们还是长不大的孩子,走路要不是连蹦带跳,就是疾驰,或是干脆原地不动。

走进公园,最先吸引我们的是两棵大榕树。我像一头灵活的小猴子一样嗖嗖嗖左爬右登便上了树。榕树一片碧绿,枝繁叶茂,夸张点,是遮天蔽日。哥哥在树下一边纳凉一边喝水,我则在树上手搭凉棚鸟瞰全园。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湖!湖水清澈见底,水面如镜,岸边柳枝低垂,湖心亭倒映在水里,一幅绝妙的水彩画呈现在眼前,美极了。我们走在九曲石桥上,小船从脚下驶过,尚未散尽的薄雾,远山近水,湖光山色,犹如置身于《西游记》里的人间仙境!据史料记载,九曲石桥已经有百年历史,石栏杆有些已老得发黑,但质地依然坚硬且完好无损,没有一丝风化。阳光照耀下,满园鸟语花香,一片勃勃生机。于是,我们按下了快门,拍下这美好记忆。

这张古老照片已经发黄变脆了,也有些掉皮,我担心保存不了多久而写此文,以求成为永远的记忆,成就永恒。

【篇五:一路有你】

夕阳洒下一片金黄,桥上的石栏杆还留有几分余热,行道树笔直地沉浸在夕阳中,树叶闪闪发光,像被涂上了一层金色的颜料。多么祥和宁静的黄昏啊。

我和婷缓缓地踱着步,穿行在这个温暖迷人的黄昏,想起无数个放学后,我们一起走过。

在无数个类似的黄昏,西天的火烧云还未沉落到山的另一边,大地的余热还未散尽。我们一边欣赏自然美景,一边聊着天南海北。你说你喜欢郭敬明,喜欢他清丽的文笔,淡淡的忧伤。而我总是不以为然地说:“切,净是阴柔。”此时的你便无奈地撇撇嘴,轻轻地挤出一个字:“哼。”你说你喜欢浅墨这两个字,我说这两个字有儒雅的气质,有淡淡的墨香。一得到我的赞同,你莞尔一笑,眼睛眯成两弯新月,夕阳照在你的脸上,金色的光芒将你如花的笑靥勾勒得格外唯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你说你将来要当一名作家,像郭敬明那样的。你又笑着问我:“你将来也要当一名作家吗?”我摇摇头,天边的火烧云千变万化,每一秒都是不同的姿态。未来是如何,又有谁知道呢?

路上的我们,成长的我们。美丽的黄昏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又见证了我们的情谊。

一路有你,春暖花开。还记得忘带课本时,是你轻轻地将课本往我这边挪,还记得作业忘做时,是你抢着帮我向老师解释原因,还记得上课答不出问题时,是你在偷偷轻声提醒……

“计算器?”当我轻声问你时,你总是第一时间将计算器交到我摊开的手上,嗔怪道:“真是的,自己都不带。”这时,我便耍无赖地说:“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还是我的东西。”一直以来,你的笔袋总是慷慨地向我开放,你总是有求必应地借我各种文具:圆规、尺子、计算器……

很幸运,我遇到了你,与你一起度过了这珍贵的三年,一路有你,春暖花开。

热门推荐
1我的表弟
2学做聪明人
3我的外婆
4拔牙记
5故乡的小河
6书包里的争功
7忘掉过去,努力现在
8孤独的雏菊
9爱种花的妈妈
10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11大连旅行记
12体育课
13管理好自己的“宝贝”
14我家的小事
15勤劳的蜜罐
16我的故事
17共享单车的自述
18我亲爱的奶奶
19展望新学期作文
20观察日记
21庆六一游园活动作文场面描写
22关于家庭风波作文
23中奖
24梧桐树下的承诺
25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26我们一起成长
27走在学艺的路上
28有时我也想化为古刹中那棵银杏
29愉快的滑雪之旅
30有一种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