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书读报伴我成长】
书就像我的朋友,无时无刻跟在我身边。这位朋友,也时时刻刻提醒我;也让我获得很多名誉。
我喜爱看书,往往看书都忘了吃饭。就是因为这样,我的作文也常常被老师表扬;得到妈妈的奖励。
在三年级时,我看了一本叫《傻狗温蒂克》的书,那而形容词用的准确,也用了许多。把狗描写的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第二天,老师竟要求当场作文,而且是自由主题。当别的同学正在烦恼写什么时。我已经定好题材了,——我们家的“小黑”。(狗的名称)。虽然狗的颜色大不相同,性格也不一样。但我学会其中的方法,运用上也非常容易了。没过多久,老师就让我给一份打印的。大概过了两个星期左右,一个厚厚的奖状到手了。上面写着:祝贺周明慧同学,在“新人杯”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看着这张奖状,心里美滋滋的!
它不仅在学习中帮了我,在生活中它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那次,我在学校里受了气。到家中把书包一甩,到自己房间里哭了起来。我做在床上,眼睛往书柜上撇了一眼,发现昨天我看的那本书,因为正看到起劲的部分,所以擦干泪水接着看。我看着看着,从那房间里传来的哭声,已变成了时不时的笑声。这也是一个能让我破涕为笑的朋友。
书,我要感谢你给我带来的一切。是你让我的课余时间,变得丰富多彩。
【篇二:一次难忘的经历】
一周前那次难忘的经历,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它给我带来了一周的疼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周前,我因为身体不舒服,做了一次手术。
手术前
在来医院的途中,我又紧张又害怕,会不会用刀?会不会打针?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我进入医院的大门,看见好多小朋友都在这里,他们蹦蹦跳跳的。好奇怪呀,刚才我差点就哭了,他们竟然在玩游戏!我走向前去:“为什么你们在玩游戏?马上就要手术了!”他们说:“没事,就只是打几根针而已!”“只是!”我觉得这个词用的不恰当。后来,他们安慰我,说“没事的,我们都不怕!”我把目光投向一个6岁的小孩身上,我都9岁了,怎能比不过一个6岁小孩呢?
距离手术开始还有2分钟,我们围成一个圆圈讨论了一下待会儿会发生什么是=事,谈完后,手术刚好开始。
手术中
手术开始了,当第一个人进去后,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计时。等我们数到第300秒的时候,他出来了。
我们像记者一样采访他,“有没有打针?”“有没有动刀?”顿时,医院闹翻天,等医生说“安静!”的时候我们才不说话。正当我非常紧张的时候,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是谁?”我说:“是……我!”我转头一看,是医生!顿时,我的头脑一片空白,都不知道手术室在哪儿。小朋友提醒了我,我才知道在哪儿。我走进手术室,坐上手术床。有2个医生,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还有一把剪刀!医生问我姓名和年龄,我说:“我叫***,9岁。”手术正式开始。2分钟过去了,最后一分钟,氛围变得紧张起来,医生让我数到60,“1,2,3,4,5,……30。”“好了。”医生说。我说:“这么快!我都没数完!”医生说:“对呀!”
手术后
我像企业一样走出手术室,上下边的牙齿不停打架。出来后,妈妈第一个冲出来,说:“哪里疼呀?没事吧?”我说:“没事!”不过我的牙齿还在打架!妈妈让我深呼吸,慢慢地,我的牙齿不打架了。
回家后,我全身上下都开始疼,全身都开始流汗,背弯得像虾球。妈妈去给我买止疼药,用了之后,慢慢地,我就不再那么疼了!
这次难忘的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三:被打碎的生活】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了生活”,我是认同的。如果说“互联网使生活碎片化了”,我还是认同的,但如此表达令我反感——不知是否是出题者有意为之,“碎片化”这种带有贬义色彩的词用在议论文题目中,是不合适的。
或许出题者对互联网的态度是消极的。很巧,我的班主任也抱有这种消极态度。她常说:“手机、电脑让人分心。”、“有学生没有音乐听就写不了作业。”、“各种新闻乱人耳目。”……很巧,班主任说的话在我这儿产生了共鸣。
我深有体会,以前喜欢读书,甚至做作业时偷偷翻,甚至读到深更半夜,现在却由上网占据了这些时间。我深有体会,以前作业总能按时完成,现在却犯了拖延症,总喜欢把前面的时间留给网上聊天、评论,把该做的事放在后面。我深有感受,以前的日子过得很悠闲,现在却疲惫不堪。本来完整的时间、阅读、社交,都碎了。
比这些更严重的,是思想变了,变到两代人之间无法沟通,甚至产生了严重的矛盾。爆炸一般的信息轰炸年轻一代的思想,把思想打碎了——如果不能分析,思想会被各种观点牵着走。网友们拿着各自极端的观点展开辩论,最终不可避免地毫无结果,然后开始谩骂……其实,仔细一想,使思想极端化的,不是什么只能筛选,是人喜欢支持的观点却讨厌反对的观点的本性。如出题者,也带着立场出题。如班主任,也一个“鸡汤”帽子扣死所有文章,就好像拿“政治正确”去证明错误一样,是偏颇的。年轻一代的思想变了,另有原因。
假设有这样一个国家,与外界断绝一切关联,人民生活如同古代,没有电,没有车,统治者洗脑人民使他们相信他们过得很幸福;那些生活在匆忙中、并不那么幸福的外国人却说他们“原始”、“落后”。他们真的幸福吗?从不同角度出发能得到不同答案,它们都是合理的。我更喜欢悠闲的生活并不能说明“互联网打碎了生活,所以互联网不好”——事物的实在性独立于人的主观思想。如果有学生写互联网好而被扣分,甚至只是印象分,是不公平的。
屋子的玻璃墙碎了。有人愿意出去,因为相信外面比里面好;有人愿意留下,因为习惯屋里的生活。任何人做出的选择都是有理由的。但不论如何选择,玻璃是没法复原了——历史是不会倒车的。
【篇四:师恩难忘】
回忆起那件往事,真想时光倒流,再上一节这样的课。这位老师将我从一个对写作一窍不通的“好句穷”变成了一个文思如泉的小写作者。为什么一位老师能让我改变这么多?那就瞧瞧下面的故事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年级社团正式开始了。我因为写作不大好,就去了小葵花诗社,这老师叫陈琦老师。刚开始,我有一些紧张,陈老师拿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上有两只“白云羊”在嬉戏着,脸蛋红彤彤的太阳公公喜爱地看着,地上有绿茵茵的草地,清澈见底的小溪上有一叶小巧玲珑的小木舟正飘着,老师让我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我心想这太容易了。便说:“一个舟”。虽然是一个没修饰,没色彩的回答,但陈老师却欣赏地说:“说得很好,但是一个舟是不是有点儿枯燥呢?如果更生动一些就好了。首先,不应该是一个舟,应该是一叶舟;其次,这一叶舟是不是有一些特点呢?看,它是黄色的,照常规的判断,应该是木头做的,所以改一下是一叶小木舟;最后加一点色彩,将好词用上,一叶小巧玲珑的小木舟。”于是,我将“小巧玲珑”这个词记在了本子上了。
之后,我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只要陈老师说出一个好词好句,我就记一个好词好句。后来,我发现好词好句处处有,如电视中的广告和动画片中,都有很多好词好句,你若不信,可以去留心观察一下。
一天,我将漫画书带入了社团,下课后,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这时,陈老师走到我身边,将它拿起,翻了翻后对我说:“章欣奕,以后这类书最好少看,因为一点知识也没有,也没有一些好词。”陈老师说完后便放了下来。转身去准备下节课的教案了。
自打那天后,我家的“漫画客”越来越少,“文学名著客”越来越多了,我的“好词好句库”装的东西也多了,有一天我写的作文发下来,只见我卷子的“容貌”要比以前好看多了:长长的红波浪线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红圈圈多的布了个阵法,大大的笑脸朝我微笑,我当时太开心了,走路都跳了下来。
【篇五:都是粗心惹的祸】
弟弟长大了,越来越粘着我了,我经常和他玩,只是我有时总会闯祸。
那天,我和弟弟在房间玩,玩得高兴极了。我把一个个玩具推倒在他的身旁,和他一起玩,我一会儿和他玩音乐盒;一会儿和他玩弹跳娃娃;一会儿玩气球,两人玩的热血沸腾。
接下来,我和弟弟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在我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认生字,所以把许多字词用透明胶粘在窗户上,贴了两行,直到现在还贴在那儿呢!这两行字被弟弟发现了,因为弟弟不会走只会爬,所以用他最快的速度爬到那儿,只听见“呯呯”的声音,啊!原来弟弟在用他的圆脑袋撞墙呢!我想他一定是迫不及待了,所以我只好走过去抱住他的胳膊让他能站高,像个“清理工”一样把一张张生字词卡撕下来,不过一分钟弟弟已经差不多把两行的生字词卡撕完了,那时我大力表扬弟弟:“啊!真实太厉害了,不到一分钟就撕完了”
一开始,我让他站着靠在我的身上,然后抱住他,准备站起来走时,我的手没有抱稳,弟弟从我肩膀上滑了下来,并发出“咚”的一声,我不知所措,弟弟愣了一下,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弟弟开始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在饭厅的妈妈听到了哭声,立刻走了过来问:“怎么了”,我不放心地说:“他……他摔了一跤”,听了我的话妈妈抱起弟弟,看了看弟弟,他的额头已经鼓起一个又大又红的包,这时外公走了过来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可怜的我害怕得手脚发抖,说话时我也有气无力,害怕妈妈会骂我,害怕弟弟摔得非常严重,想着想着我焦急的眼泪流下来了。可妈妈只是温柔地说:“没关系,下次一定要小心哦”
妈妈给弟弟额头上的大包敷上了一片土豆片,勇敢的弟弟不再哭了。可是我的心里还是很难过,默默责怪自己,怎么会这么粗心呢!我到底是怎么做姐姐的呀!妈妈照顾弟弟后,走过来说:“别害怕,下次小心就好了”,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唉,都是我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