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难忘的龙门之行】
6月11日早晨,本是个可以睡懒觉的周末,但我却早早起了床,因为我有幸成为了郁达夫少年文学院的一员,并获得了参加“穿越历史,走读龙门”实践活动的机会,内心感到格外兴奋和激动!
带着期盼,带着好奇,我坐上了去龙门的大巴。约摸半小时左右的车程,龙门古镇就到了,哈哈,还真快啊!下了车,我们第四小组的6位成员很快便聚集在一起,并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活动前的准备:取队名和口号。取什么样的队名好呢?大家七嘴八舌地你一言我一语,可是取的队名感觉都不尽如人意。正为难时,老师提示我们:这次活动的地方是龙门,希望有神龙相助,不妨从这思考。经过老师的一点拨,大家马上就确定了队名——“龙之队”。不过,有了队名,口号似乎又把大家给难住了。队员们个个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此时,我心想:“龙之队,龙之队……必须充分体现我们队的实力与气魄,届时活动中哪个队员如果泄了气,就可以用这句口号来激励自信和鼓舞士气。”我小声地嘀咕琢磨着。突然,我眉头一皱,不由得计上心来,于是就大声念道:“飞龙,飞龙一声吼——”其他队员还真有默契,稍一思索,不约而同地叫道:“大地抖三抖!”就这样,一句押韵的口号新鲜出炉了!志愿者老师竖起大拇指夸我们好能干,队员们甭提有多开心了!
实践活动正式开始了。进了古镇的入口,只见这里到处都是明清古建筑,黑瓦白墙,狭窄悠长的老街、卵石铺成的小路,真是古色古香,让人仿佛是来到了古代。我一边走一边聆听着孙校长介绍龙门古镇的历史。原来,这里曾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孙权的后代在此已经生息繁衍了六十多代。小镇6000余人口中,90%的村民姓孙,是我国孙权后裔的最大集聚地,孙校长也正是孙权的后裔呢……听着孙校长娓娓道来,我打心眼里觉得导游也没他说得好呢,孙校长不愧是土生土长的龙门人,对龙门的历史和文化真是知之甚深啊!
跟随着孙校长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孙氏祠堂。孙氏祠堂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孙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在这里,通过看图片资料和讲解,我了解了孙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变迁、发展的轨迹。
随后,我们进入了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砚池诵读。诵读的内容分为必读与自选两块,诗词均与龙门有关,有的体现了龙门的历史,有的赞颂了龙门的风光……每个小组认真而有序地准备,集中队员智慧,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瞧,诵读表演开始了!有的组抑扬顿挫,韵味十足;有的组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有的组声情并茂,队形超酷……伴随而来的是一阵阵热烈的鼓掌声和叫好声。
采访古镇手艺人是接下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之前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过记者采访,但我却从未亲身体验过。“这次可是来真的了!俺的第一次采访!”我心里感到一阵惊喜。我们组抽到了“油几”这个词,意味着要去采访的是位擅长做“油几”的手艺人。听到“油几”这个词,一开始我感觉有点陌生:油几?油几是什么呀?过了一会儿,我想起来了,是一种食品,这是方言呢,哈哈!一路上,我们询问了几位老奶奶,终于找到了一位做油几的手艺人——一位朴素的中年妇女。我壮着胆子上前向阿姨问好:“阿姨你好!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阿姨爽快地答应了。于是,组员们滔滔不绝地问了起来。从阿姨口中我们得知,她做油几已经三年了。她告诉我们,油几要做得正宗、口感好,除了配料不能少(鸡蛋、芝麻等),每道工序(和、揉、炸等)的技术也很讲究;另外,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叫法也不一样。第一次采访感觉顺利又轻松,并且还收获了一些知识,我觉得真有意思!
采访过后,进入了此次活动最具挑战性的环节,那就是汇报表演。我们组尝试着写一副关于油几的对联,来展示小组的采访成果。油几整体上是黄色的,表面的芝麻则是黑色的,尝起来又酥又脆,于是我就写了一句“黄中带黑品酥脆”。我还想表达油几这小食品很香的特点,揣摩一会儿后便有了下句“小小身躯阵香来”。队员们看了都说好,对仗工整,用词精炼。很快,到汇报表演的阶段了。其他小组都是还原采访的过程,扮演手工艺人,扮演小记者……整体构思和表演的形式大同小异。而我们第四小组的队员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则以快板的形式进行表演:
龙门艺人多又多,
哪家艺人属最棒?
油几老板数第一。
用料多,面粉鸡蛋加芝麻;
工序多,和面造形油里炸。
味道好,又香又油嘎嘣脆;
历史久,祖祖辈辈传下来。
油几老板真大方,
美味油几免费尝。
尝一口,香又脆,
咬一口,甜到心坎里。
吃油几去喽!
龙门之行在我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回望这古老而又神秘的小镇,我满眼眷恋。那悠长的小路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久远的历史,等待着我们再次去解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