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沥干的作文

【篇一:壮乡五色糯米饭】

每一个民族都有很多自己特有的风味小吃,其中五色糯米饭就是我们壮族的一种传统小吃。因为糯米饭的颜色是黑、红、紫、黄、白五种颜色,因此得名五色糯米饭。

三月三,我们壮家人必定要吃五色糯米饭。吃过晚饭后,我和妈妈就在家里准备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材料。制作糯米饭需要红蓝草、紫番藤、黄姜、枫叶还有食用油。首先和妈妈制作工序最复杂的黑色糯米饭,妈妈先把枫叶洗干净,再拿锤子锤碎,然后放在铁锅中煮。当水温达到五、六十度的时候,就可以把枫叶汁水倒到糯米当中,等汁水凉了以后,再把汁水倒到锅中煮,汁水热了又把它倒到糯米当中……如此反复几次,最后把汁水倒入糯米中,浸泡一个晚上备用。接着我们又把黄姜拍碎,放到水里煮,直到熬出黄色的汁水,汁水过滤后就可以把糯米倒入浸泡一个晚上备用。

紫番藤和红蓝草也是用同样的步骤来做的。当把这两种汁水熬好后,就分别把汁水放到不同的容器中,再放入糯米,也是浸泡一个晚上。白糯米就简单了,只需用冷水浸泡。五种颜色都浸泡了,妈妈告诉我:“明天就可以蒸五色糯米饭咯”。第二天清晨,我喜滋滋地跑进厨房捞起糯米一看,哇!除了泡在清水的糯米依旧是白色,其他的四种糯米全呈现出需要染的颜色:黑、黄、紫、红,这些颜色好美!好神奇啊!“等糯米蒸好了,更美哦!”不知道什么时候,妈妈已笑眯眯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激动地说:“妈妈,我们快点蒸五色糯米饭吧,我太期待了!”妈妈开心地说:“好咧!我们就开始蒸糯米饭咯!”妈妈边做边对我说:“我们先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沥干需要15分钟,这样沥干的糯米蒸出来才有弹性,有嚼头!”我听了觉得做五色糯米饭还真有趣。接着妈妈拿好蒸笼,在蒸笼上铺好纱布,我就及时地把食用油递给妈妈,只见妈妈在沥干的糯米中都拌入一些食用油,然后就开火蒸了。此时的我按捺不住一颗激动的心等待着。大概蒸了半个小时,随着蒸气的喷出,我闻到了糯米饭的香气了!一旁的妈妈捏着我的小鼻子说:“小馋猫,再等等!”就这样,又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后,五色糯米饭出锅了。刚出锅的五色糯米饭,好香,颜色好美!香得让我垂涎欲滴!美得就像五彩的绒花!

这就是我们壮家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又香又好吃!我爱壮乡五色糯米饭,我爱我们的民族,我为自己是壮家一员感到骄傲,自豪!

【篇二:焖甜酒】

“卖甜酒哟!”“卖甜酒哟!”巷子里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我用嘴添了添舌头,仿佛体味到那浓浓的酒香。回到家,我缠着奶奶说:“你不是特会做甜酒吗?哪天我们自己也来做一次。”说起做甜酒,那是奶奶的拿手活,奶奶说出了她做甜酒的方法。

做酒酿的前提条件是:1、你要买到好的、不过期的酒曲。2、糯米有两种,一种形状是长粒形,一种是团粒形,要选择长粒形的做甜酒。3、制作米酒要在20——4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发酵,所以制作酒酿在我们江南要选择夏天的季节。

“那甜酒是怎么做的呢?”我好奇地问。

那不简单,明天做甜酒的时候,我做一份,你也来做一份,看谁做的甜酒好吃一些。

第二天吃过早饭。奶奶把五斤糯米用清水淘干净,泡1小时后,倒入筲箕内沥干。我和奶奶边做边学习。

首先在蒸笼内铺好纱布,把沥干的江米倒在上面,用旺火蒸1小时后,倒入盆内,用筷子搅拌均匀,使其温度降到20℃-40℃时;我看温度老是降不下来,马上找来电扇,对着糯米使劲地吹。我问奶奶,你怎么知道温度不高不低呢?奶奶说,只要把手放在上面,有点温热就行了。

接着,我递给奶奶一个大大的瓷脸盆,把做好的糯米放在瓷脸盆里面,再将适量的凉开水倒入盆内,用手拌匀。将酒曲研成粉末放入盆内,再一次拌习。如果你觉得不太甜的话,可以在里面加一点白糖。紧接着,将拌匀的糯米倒入瓷脸盆,用手在中间掏一个小窝,再将余下的酒曲粉末加少许凉白开水,洒在江米表面。然后用木盖把缸盖紧,用棉絮包好,放入草窝里面,三天即成醪糟。

我有点迫不及待,每到晚上我都会用鼻子嗅一嗅,奶奶说,你别让它敞气了,不然就没有酒的香味了,到了第三天,我把自己制的一小碗拿出来和奶奶比。发现上面长了一点点小毛毛,而且有点红色的,奶奶说:“那是因为你把酒曲放多了,酒曲和糯米可要按一点的比例放,不是越多越好的哟!”听了奶奶的话,难过极了。姜还是老的辣。奶奶鼓励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下次做的时候你注意一点就好了,宁可少放酒曲,也不能放超过。这是做甜酒的秘诀。甜酒是坐月子女人的最佳补品,它具有健身、暖胃、益气、补血止痛的作用。

甜酒甘甜中透出来醇香。吃着奶奶做的甜酒,我开心极了。我说:“做什么事情都有很深的学问,我得好好向奶奶学习哟!”这时我看见奶奶的脸上笑得绽开了花。

【篇三:家乡的特产】

豆粑——是店前镇的特产,它是一种美味可口的佳肴,可以当饭,也可以做菜,它的美味甚比肯德基。它不仅保质期可达半年之久,而且还是十分健康的绿色食品。只有每年冬季才能做,所以十分的珍贵,必须要新鲜做,从此便成了我们舌尖上的美味。那它这么好吃,必定做起来十分的难?不!不!不!其实它制作非常的简单,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每逢冬季节假日,我们去外婆家,外婆都会亲自制作我最爱的豆粑。

首先外婆会在一个“大白肚”(白桶)里添上许多大白米,再添上一些绿豆、一些芝麻,一幅三色图就做好了,然后加入水,此时会听到“沙!沙!沙”的歌谣。让它浸泡5~6小时,再逼出水,沥干,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二步、此时外婆会将“大白肚”里沥干的三色图倒入打磨机,此时一些白色液体掉入盆中,上面有时会冒出“炸弹”,若将手碰它,它便会爆炸,一些白色液体便会在你手上盖上几个章。久久的,一股豆香便成我的手上冒出。接下来兑浆:打上几桶水和研磨好的液体搅拌均匀。

第三步,考验外婆和外公的配合力啦!外公在灶台下点火,将嗮干的松针一把一把的投入灶台,不仅要控制火的速度,还要控制火的均匀度。这是外婆手拿一把刷子,沾点油刷在锅边,倒入豆粑浆,稍等片刻,一张豆粑就做好了。

第四步,等豆粑冷后,切丝放在簸箕上嗮干,装箱就可以存放了。

若想吃新鲜的煎豆粑,就将豆粑放入大黑锅中,点火,上油,将它放在“黑摇篮”里,等到那张“白雪公主”变成“黄花姑娘”时就可以吃了。若想更好吃,必须要配好食材。生姜切成末,香菜成渣,火腿成粒,然后一起放在豆粑面上,再加上香辣美味的老干妈,一勺纯朴的咸淡黄豆酱,一小勺豆腐乳,这样一块香香嫩嫩、健康美味的豆粑就做好了。那口感劲道十足,仿如“亲嘴烧”辣条的劲道,豆粑上一丝老干妈,黄豆酱的味道令我陶醉,一身热汗顿时涌现,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加上火腿的力劲,千锤百炼,人间美味。再来瓶王老吉,那凉感,热感,简直冰火两重天,一个字“爽!”

这就是我最爱的店前特产——豆粑。

【篇四:学做萝卜肉丸】

在这个秋风飒爽的国庆期间,妈妈看我一天到晚安闲自得,外加我对她制作得外焦里嫩的萝卜肉丸情有独钟,就在今天,妈妈拉着我一起来制作啦!

妈妈牵着我来到厨房,要知道我妈妈可是上的厅堂下得厨房,吵得一手好菜,可对于我这个有点懒有点宅的女孩来说,还真有点难度,不过怎么会难倒我这个争强好胜的人呢,赶快准备材料去了。

要做肉丸子当然要有肉了,我和妈妈乘公交来到菜市场。我看见了一块比较好的肉指给给妈妈看,妈妈却笑着跟我说:“小傻瓜,这是牛肉,我们要做猪肉丸子呀!”我尴尬地收回了手指。在经过多家店铺后我们终于挑到一块心满意足的猪肉还有葱姜蒜,白萝卜和玉米淀粉赶回家开始制作。

妈妈把白萝卜放进清水锅里煮20分钟左右,把它煮熟后再剁成泥放到盆里的肉酱里面,然后再放入四个鸡蛋,香油,鸡精、盐还有葱、青菜等配料,经过妈妈耗费九牛二虎之力捶打搅拌的肉酱精心制作的肉丸才会拥有外焦里嫩的特点。

我戴上像医生那样的白色手套,并穿好小围裙,自告奋勇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帮您炸肉丸好吗?”妈妈欣然同意。

只见妈妈右手抓起一把馅,手握成空拳状,稍稍一挤,拿大拇指抹一下,一个圆溜溜的肉丸子就从虎口处跑出来,圆得可爱。再用小勺子把挤出的肉馅轻轻一抹,慢慢放入油锅。顿时,平静的油面上炸开了花,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它们欢快地你撞我,我撞你,由灰白色渐渐变成黄色,肉香代替了葱香,飘散在家中的各个角落,惹得还在睡觉的哥哥都从房间里闻香“狩猎”,问我要走了两个肉丸,回房“消灭猎物”。

我连忙拿漏勺用力一推,哎呀,这几个丸子怎么裂开了!我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呆呆地看着:“对……对不起。”我瞬间涨红了脸,结果锅里的丸子一边已经炸熟了,而另一边还没变色。尽管事先妈妈对我讲了注意事项,但我还是手忙脚乱的。看着妈妈快速让一个个新鲜肉丸下油锅“洗澡”,我果断急了。一会儿不小心把捞出沥干的肉丸掉到桌上,一会儿被油炸一下就拼命往后退。

“瞧,你的小脸都紧张的变红了。别急,等丸子下锅了,先炸一会儿再翻动,这样既炸的均匀又不容易散。等到表面焦黄之后捞出沥干控油,再放入锅中炸至近咖啡色沥干油放进盘里,这样才不会太油腻。”妈妈边说边给我做耐心示范。这下我镇定自若,稳稳当当地按照步骤操作。炸出香味十足的肉丸,油灿灿圆溜溜的,仿佛一枚枚小太阳。

终于炸完了,妈妈又全部都下锅炸了十五分钟,刚出锅的萝卜肉丸香气扑鼻,令我垂涎三尺,即可时时炸后当零食,又可以放入汤里煮熟吃。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几个,“我吃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肉丸!”我兴奋地喊道。这萝卜肉丸可包含着我的一份辛劳,所以我吃起来格外美味。

看来,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难度还挺大,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退缩不前,大胆尝试,总会有收获。

热门推荐
1小猪踢易拉罐看图写话一年级
2清明节的优秀作文
3语文作文
4超市惊魂
5学会宽容
6书和我的成长
7观察蜗牛
8牵动心灵的声音
9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10敲门
11爱马拉松的爸爸
12青春的脚步
13《生活》诗歌
14走近茶文化
15美丽的秋天让我陶醉
16写雪的作文
17高中军训日记
18致亲爱的教师的一封信
19请给美丽做道加法
20月愁
21我最难忘的人
22会走路的树续写
23我的好朋友
24让座
25谈科学
26质与量的对话
27让灵魂在阳光下起舞
28二十年后回故乡
29再见了,老师
30放风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