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赏读的作文

【篇一:不会变的是少年意气】

赏读宋词时,我曾无数次害怕自己早早地与“少年”这个字眼脱了轨,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却道天凉好个秋”,害怕早早地就被消磨掉了意气,害怕自己沉沦于深秋的萧索中。

想来是因为近几年过大的心理压力吧。

两年前的某个下午,在聊“我眼中的苏轼”这个话题时,大家恨不得把所学所知倾囊而出,着实一番热闹景象。但对苏轼的印象大多是豪迈,率真,或是道听途说的一些倜傥风流,听多了,便是无趣了。

“在我眼里,苏轼永远是一个少年。”我冷不丁地冒了一句。

老师示意我站起来说。

“苏轼身上的所有特征,大都源于他的少年意气,亦或豪迈,亦或潇洒。在他的诗词里,是看不出年龄的,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到‘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再到‘老夫聊发少年狂’,最后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若是不仔细查阅资料,谁又会知道其中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在苏轼的心中,他永远是个少年,他潇洒,他轻狂,所以他可以靠着一腔热血辗转多地,对着世俗笑看人间。”

事后,我同桌对我说,刚才我的样子简直是苏轼附体了一般,仿佛下一秒就能起来喝酒摔碗吼几嗓子的那种。只是没想到,两年后的我,却逐渐消失了原有的少年意气。

雨夜,我无聊翻起了书架顶部的《苏东坡传》,翻至苏轼被贬的那几章,仔仔细细地读完后,感触颇深。脑中浮现的是林语堂先生在序中说的话,“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想来也是,他去过黄州惠州儋州,受过无数的打击,但总是努力在贫苦的生活中去找零星的乐趣——那是他的少年意气。面对接踵而到的各种人生磨难,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可以在积水空明的夜晚与友赏月,可以在水波不兴的湖面泛舟游行。他还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不被岁月侵蚀的豁达——那是他的少年意气。

合上书页,我感受到的是苏轼的一腔热血。一腔热血仍在,何愁再无少年?于是想到自己,近年受的挫折颇多,压力颇大,与若干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形成了巨大落差。东坡尚且能在贫瘠之地中寻到鲜味,而我置身的,是一个鲜衣怒马、草长莺飞的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啊!

“归来,仍是少年。”语毕,我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发奋图强去了。

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最美常少年。

【篇二:赏读白云】

白云常常静穆着,凝望着茫茫天宇,阅尽人间春色;有时随意徜佯,如片片白帆,悠悠然向前飘去;有时变幻无常定,千姿百态,无尽地表演着奇妙的魔术。当艳阳出海,拥抱天庭,或者西原落日深情回望的时候,白云又化为满天彩霞,陶醉在热烈的爱情之中……

白云淳厚含蓄,柔美至极,不给人以丝毫张扬恣肆之感。仰望白云,总能感受到一脉绵长的抚爱,总觉得那携来安乐细雨而摇金荡翠的春风,就是丛其温柔的怀抱里走出来的。我想,白云不只是望温和,近之亲之也该是如沐温泉的吧。温和的力量远远胜过暴力,她折服的是思想,赢得的是爱戴。多一份亲和之力;温和秘友爱的涓滴积聚,是可以于无形中让自己强大起来的。

白云是淡泊的。唯其淡泊,才能够不为繁冗所累而飘逸于澄明的天宇;唯其淡泊,才得以不为奢望所惑而拥有通体澄澈。一代贤哲诸葛亮,所以能发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千古绝唱,大约也从白云的风姿中得到几多启示吧。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事物总是在规律中行进的,强人所难与强己所难都不足取,还是在顺乎自然的在前提下“明志”追求奋发“致远”为好。面对红尘滚滚,要悉心守望自己的一泓“宁静”;物欲横流于前,当有自己的一份警觉。

天道谁无烦恼,风来浪也白头,白云若有烦恼,自然是黯淡了那洁白的颜色了。可不论是阳光灿烂,不论下面是怎样的风雨雷霆,白云总是形容不改,通体明丽,悠悠然飘着,漾着,实在看不出哪是她们烦恼的时候,不管是成片、成缕、成朵,白云常常是各就各位,井然有序地占着自己的一幅蓝天;没有你拥我挤、更不见尔侵我夺,或者含情相望,或者默悠悠自得其乐。有时飘荡追逐,那是玩耍嬉戏;有时融为一体,就是在忘情地拥抱着了。我常想,就在拒绝烦忧、享受快乐这上面,悠悠的白云也可以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白云是潇洒苍穹、姗姗可爱的天使。赏读她们的倩丽形容和绰约风韵,深味其彰显着美好情愫,我不禁心旌摇擅,久久萦回着希望和向往……

热门推荐
1游金仓湖有感
2最美的姿态
3关于友谊的作文
4规则也是一种美
5品味生活
6秋天的叶
7世界因我而改变
8感受初三
9我的小伙伴小六
10家乡的柑橘
11读书感受
12迷人的乡村
13读红岩有感
14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15给人类的一封信
16描写枇杷的作文
17我“讨厌”书
18万能的鸡蛋壳
19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20秋天
21春天的校园
22《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
23打开友谊的一扇门
24感恩的心
25走过青春的明媚忧伤
26直面挫折
27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28脚下的路
29我常想起她
30文具盒里的争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