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真切的作文

【篇一:共赢】

一次无意的靠近,让你我得到了共赢。

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那厚厚的雪地,推开那扇红棕色的大门,那已是满脸皱纹的老人便拄着拐杖笑盈盈地向我走来。随着风,那头上的丝丝银发飘动着,但她的笑容又是那么真切,足以使人感受到她的快乐。

她,就是我的外婆。在我看来一位非常快乐的老人,直到那天半夜。

那晚不知怎地醒来,发现她的房间灯还亮着。无意的闯入让我发现了她在夜深人静时揉着膝盖的痛苦。我坐在她床边,与她闲聊,她也把我带入了另一个我从未踏足的世界——她的童年。我也因而了解了她内心的苦。

她六岁时就已经父母双亡了,只有一个哥哥一直陪伴着她。没有爹妈的孩子似乎是要比常人更加渴望温暖的,但冬日的兄妹却只能在严寒中熬过。她也曾渴望着上学,但对于一个只有五毛钱的小女孩,那便是奢望。

我愣愣地看着她,又熟悉又陌生。我们的双目对视,那一双眼中闪烁的朵朵中有伤,有痛,但也有轻松。我知道她那唯一的哥哥在不久前便离开了。她也要渐渐适应,拿起手机想打给他,但又蓦然发现不可能的伤感。但轻松?或许,便是由于我,她把苦倾诉了出来,便也减轻了吧!她或许也感受到了外孙女的一份孝心吧。她是赢家,她心中多了一个可以依赖的我。

而我呢?在彻夜未眠中,我读懂了那笑容背后的辛酸。那是常年无人陪伴的寂寞;是买东西时不识字的无助;是亲人离开的伤感。我也明白了生活的艰苦,从她,一个爱笑的老人身上。我必定也是赢家了,因为我,读懂一位老人。

于是,那年的最后一天,我扶着她去商场选新衣了。雪地里留下了两排脚印和一排整齐的小圆点。风依旧,雪依旧,但这遮不住我们脸上的笑意。第一次,我们如此靠近。那晚,她做了我最爱的鸡汤。醇香的热汤里总映着那老人炖汤时的忙碌与熬汤时的等待。

无意的靠近,得到了真切的快乐,真切的关怀,真切的付出与真切的共赢……

【篇二:感恩真的很美】

幼年时,总是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根本没有感恩一说,渐渐长大,偶然触到“恩情”,心底会突然炸开,迷糊隐约懂得了什么;而到终于领悟到了以后,会倍感意外,原来感恩是这样一个平淡的惊喜。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老人。外婆一直带我到十岁。小时候父母忙,我又特别挑食,总是左挑右挑外婆做的饭,最后干脆不吃了,每次外婆都立马过来问我吃什么,满面着急,却从不生气。一股异样的气息堵着我,可另一种力量不停地往上冲,让我最终还是别过头,抱怨着,不去看那双杂乱深远还透着痛意的眼睛。那时年幼,不懂,或者不愿懂,所谓恩为何物。

慢慢长大,我照旧吃着她做的几乎没有盐味的饭菜,也不在挑剔着什么。外婆命苦,以前穷得叮当响,能省就省,到现在也是,省习惯了。记得有天我嚷着要帮她洗碗,她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不用。我这个城里娃第一次卷起袖子对付一大堆油盘子,可认真的捣鼓了!

我把厨房一一归整好,走出来。外婆把我拉到沙发旁坐下,一把抱住我。我一惊,先是一缩,然后慢慢笑着回搂着她。她温热的的泪水顺着我的脖子流下去,她轻轻的说:“我的宝长大了,外婆就高兴啊!”我默默的感受着她温暖的环抱,心里却像放烟花一样响成一片。原来感恩是这么微小的啊!而感恩的美丽就应该是外婆的满足和感动吧。窗外夕阳映得漫天橘红,云朵缕缕飘动,而屋内正上演一场温情大戏。真的很美,对吗?

后来,外婆便回老家去了。我再见到她时,是前年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两年时光,她已是满头银发,行动也不再灵巧,我的稚嫩也退去不少。

第二天一早,我披上外套走到门外,外婆正坐在板凳上择菜,看到我,她一下子笑了。我坐在她身边,拿起一根菜,笑着说:“外婆,我来帮你。”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拔下叶子,再掐住根,拧断。外婆也一点点指导我,我默默听着,心里却激起阵阵波澜,无法平静。

一会菜就择了一大盘,外婆满足的笑了,我抬手抚开她额前的碎发,看见那双清幽灵动的眼睛,一下子揪住我的心。我记得她夜里发病辗转反侧的样子,我记得她夜里就着微光缝衣的样子,我记得她洗衣时手痛的样子,我全部都记得。我突然感到悲哀,祈求时光能不能倒流,回到我的童年时,让我的外婆不受病痛折磨,可以陪我四处跑闹,可以不那么费力的为我缝衣。但是让我,以现在的样子回去,不再以年幼这个理由伤害她。为什么岁月不能让她等等我,为什么在我好不容易长大了明白了何为感恩时,她却已经老去。只留我一人空空望着他且渐渐佝偻的背影。

时间又过去了两年,给了我更多的沉淀。有人说,成熟是对一件事的定义发生变化了,那么感恩一词,在我的词典里又多了个解释。外婆说,我的降生就是她最大的惊喜。回忆起每次她滔滔不绝,笑容面满地讲我小时候的趣事的样子。我慢慢明白,我幼年的任性,调皮,在她心里,都是最甜蜜的回忆。原先,我后悔了很久,可后悔在感恩面前是多么无力。我后悔无处去报,能做的无非是帮她干些活,而在她心里我的感恩只需非常简单即可。我想要的,只是我愿陪伴她的那颗真切,火热的心。

小时候以为感恩就是无知回报,我曾信誓旦旦地对外婆说要给她买个大房子,带她去美国。在成长途中,对感恩的理解昙花一现。现在觉得,感恩是去懂得“恩”,懂得如何去“感”。感由心生,有了真实彻底的感情,才会真切而美丽。

感恩的美,在于懂得心心相惜。

因为有爱,所以感恩,真的很美。

【篇三:文学,让我看到了真善美】

世间万象,扑朔迷离,而文学,正是我打开混沌之门的钥匙。文学使我明白:人间有情,而真善美就随情而生,遍及古今中外每一个角落。

文学,使我看到了真。

真,最为难求。朦胧表象背后的真实,可能是动作、话语所难以表达的,但文学则可以尽情地流露真情。《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率真直白,不假修饰,情深意显,清亮脱俗。诸葛孔明为感激刘玄德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的恩遇,鞠躬尽瘁侍奉后主,北伐前作《出师表》,千叮咛万嘱咐,其兴复汉室、完成先帝遗愿之真情,苍天可鉴,催人泪下;李密不仕二朝,作《陈情表》,以孝抗命,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其意之真切,感天动地;《哈姆雷特》主人翁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直接道出了人生在世最根本的意义,抒发了最真切的内心情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打开文学经典,哪一部哪一篇不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文学,使我看到了善。

善,最为难得。邪恶的意念,可成于一夕,善良的思想,则须多年的积累、文化的熏陶。从“须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我们在古代诗歌中,看到了诗人们的悲悯情怀。杜甫的诗“三吏”“三别”和《兵车行》无一不体现了他对黎民百姓最深切的人文关怀,他自己的破茅屋“床头屋漏无干处”,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心也善,其言也善;其品可嘉,其人可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更是推崇人文主义,无论是但丁的《神曲》还是拉伯雷的《巨人传》,都以人为本,主张摒弃旧制度的严刑酷法,教人向善,善待每一个生命。文学中有最善良的意识。

文学,使我看到了美。

美,最为难寻。而最难寻的美在文学中比比皆是。在李白诗中,我们看到了山的壮美,在苏轼的诗中,我们看到了水的温柔;在桃花源,我们看到了良风美俗,在大观园,我们看到了一群清丽脱俗的金钗。《海燕》向我们展示的是自由、高傲、矫健的姿态,《老人与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海的博大和人的刚强。一部《巴黎声母院》,是对人性美的最好诠释——心灵美才是最美,才是真正的美。文学作品中真的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观照的眼睛。

文学,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里看到的,是真,是善,是美,比呱呱坠地的稚子睁眼看到的那个世界更真,更善,更美,更洁白,更纯净。文学,培养着我们的美感,陶冶着我们的情操,铸造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向真,向善,向美。拥抱文学。

热门推荐
1有一种甜
2越长大越是依恋你
3春节游兵马俑博物馆
4浇菜园
5被踢飞的易拉罐看图写话
6奶奶做过的一件蠢事
7大龙湫
8蒲公英旅行记
9上学路上
10八年级幸福作文
11第一次
12家乡夏天的景色
13
14我们班的热心肠
15又是一年落英时
16幸福的颜色
17妈妈我想握住您的手
18我为奥运加油作文
19假如我是孙悟空想象作文
20把心留在这里
21风景秀丽的湘湖
22跳楼机
23感恩父母
24
25红尘
26久违的国大
27留住那抹风景
28遇见另一个自己
29时光流逝爱相随
30我们的校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